人生论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实在论的

发布时间:2018/11/9 18:44:13   点击数:

源自: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

作者:R.奥伊肯◎著张蕾◎译

实在论的观点是按照最直接的人生经验来统一生活立场,并尽可能地赋予它一种意义。特别是要超越无法接受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现代思想探讨这个问题是按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寻找一种世界性的超越纯粹主体的生活,即主体没有丝毫的独立性,生活完全彻底地把人包括在其中;另一条是让主体成为具有控制作用的元素,世界只是提供环境来服务和保证人类的幸福。我们看到这里面的每一种选择都可能细分出很多的种类,每个种类都可以描绘出各自的蓝图。同时,所有的描绘的图式中没有一种是只靠反思理论得到的,相反,它们无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历史运动的结果。

自然主义和理智主义对生命问题的解答

作为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案,宗教和内在论唯心主义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对于人们来说,自然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人们的整体世界和个体的构成。这里所说的自然并非自然,现代思想的自然是莫名的、不可思议的神秘之物;这里所说的自然即是机械因果论所表述的观点——在人类面前呈现的自然事物。虽然自然科学并不赞同世界与自然画等号——这种主张不是科学结论,而是自然主义哲学的信条——但这种主张仍来源于科学的依据,用自然主义阐释科学理念正在成为趋势。它开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起点是自然与精神的分离,没有精神依附的自然变得更纯粹。人们认为,这种观念下的精神对自然的要求越迫切,精神渴望生存的权利就越强烈。当然,辽阔无边的自然从一开始就占据着绝对优势,分散的个体在它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而且随着自然疆域不断被开发,精神不可避免被融入和包围。但生存的经验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自然的条件是精神的家园,精神有不断侵略它并最终把它全部纳入自然主义框架的野心。目前这种企图仍在膨胀,要把科学和自然科学画等号,把现实等同于自然。如果现在仍觉得两者有差异的话,那么这种差异会在机械进化论的发展中,伴随着种种疑惑一起消失。机械进化论观点认为人势必要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不具备凝聚力和自发性的自然将被人类逐步同化。因此,人类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试图证明它生活的意义,是符合逻辑规律的,也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尽管我们用历史发展来论证这种可能性,也必然会冒犯一些天生的具有内在倾向的人。人们综合了诸多因素才在自然与人之间设置了一条鸿沟,这其中不仅有人类自身的天然——即使是不正当的——动机,也有提高和激发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生崇高目标的目的。事实上,凸显人的地位本身就证明了他的尊严与高贵。与此相反,把人当做自然的附属,把人生当做一次自然进化的过程,这种人则必须克服由于人对其独特性珍视而造成的敌意:他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还必须说服自己,这种敌意不过是在进行最后筋疲力尽的挣扎,消除敌意和承受损失才会有最后的收获。当然,这种说法必须有正确的论点去支撑。如果这种论点是正确的,它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压倒自然学说的偏见。

但是它经得住真理性的质疑吗?这种体系能给人性的权利和经验留下空间,并全部包容它们吗?自然主义,构想宽容宏大,无疑具有诸多的优点,对现代思想有着强有力的吸引力。至少它的出现,解决了二元论带来的一切困惑,并让生活变得简单直接。人们被纳入这个庞大的体系,分享着人类特有的权利。于是,人们生活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并听从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过去四分五裂的生活图式像笼罩的薄雾一样消散,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前景。此外,这种新的体系可以激发我们的力量和斗志,它要求我们用最激烈的斗争,打败我们意识里来世学说的幻想和愚昧。因为这种来世学说曾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它呼吁我们把这种幻想从根基和生活的一切领域驱除掉,并按新思维模式重建新生活。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体系对于那些为生活所迫的人们来说,具有着怎样的召唤力和吸引力。让这种尚在模糊中的体系成为一种信仰,符合人类的本性。

但当我们开始详细规划这种自然主义的体系时,便发现实现它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很快我们发现,它所代表的生活是一种有限方式,它丢弃了以前生活里的许多东西——过时的信仰、愚昧、幻想和迷信。人们被置身于一种毫无关联的孤立状态,完全是按自然规律的要求机械地进行生活。人与自然只有加法和并列的联系,丝毫没有半点内在的联系。个体之间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只是生物进化的程序,而生活本身就是由这种竞争构建的一个整体系统。系统里的个体谁也无法走出他的位置,因此人们的生活只有依赖,缺乏独立创新。体系没有给独创、独立和自由预留位置,对于任何发生的事我们只能说:它发生了。我们不可能提出例如“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的问题。也不会有关于善与恶的对立价值观,有的只是能力支出多少的问题。

现在,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生活相当多的部分是符合前文的描述的,而且我们目前的精神生活——设想的程度比过去要大很多——也只是物质生活的延续,但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描述是不是我们整体生活的全部,是否公正和客观,如果生活缺少内在一致性,仅靠外部刺激做出反应,一切仅靠外在的关系而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缺少自由的能动性,那么,不仅对宗教来说是噩耗,对所有的道德和正义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艺术和科学所创造的一系列的感情和观念都将变得冷漠,像人格、品质、气质这样的概念,都成了纯粹的空洞名词,就像宗教只是幻想和迷信的产物一样。还有,在自然主义的体系里,挑战我们能动性的工作是什么?我们还有没有权利使用“活动”和“任务”这样的词汇?自然的内外两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它的每一步行动都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支配着。但这并不是人在行动,而是某种事物,某种与他天性相违背的事物,在他的内部运作。他的意识只负责记录和观察:他既不能创新也无法改变任何事物。所以,在这种体系里,人虽然具有自然的天赋,但如果不迫使他努力,改变其生存条件、纠正谬误和幻想的话,他就只是一个人生的观察者,只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影子。自然主义唯一可以激发人们努力的是,它会要求人们去反对超越自然界限的图谋,要求人类去参加扑灭人类偏见与迷信的战斗。一旦人类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启蒙,他就又被放回到自然中应有的位置,很难看出他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他内在的发展陷于停顿,所有的成就都归于自然,而与人的意志无关。就是说我们最终努力的方向是消灭所有的精神生活。

那么,人类是历史长期进化的产物,现在又回到他的原始状态,对于他来说就是剥夺了他自身一切特殊的权利,希望他借助自然天性来满足他对幸福的渴望,这可能吗?我们对此表示怀疑,理由——如果没有其他理由的话—是,仅就回归自然本身的愿望来说,已经不是一件纯粹的自然产物了,它也表明已经具有精神的性质,它与纯粹的自然产物相比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为什么对重回自然报有如此的热情?人们为什么把回归自然定为人生的方向?显然,它被人们看做获得幸福和追求的必然通道。但是,设计这样的体系作为追求的目标,却无法把目标和对象结合在一贯的经验之内,这可能成功吗?而人一旦有了追求和对象统一的要求,岂不是意味着人生不再是各种外部元素组成的体系,而具有了精神的内在性?此外,就真理的观念本身而言,岂不是已经超出了自然规律的范畴?如果有人以真理作为他的兴趣和欲望,那么他就不再是自然的碎片了。因为在追求真理和幸福进行的争斗中,他的生活就已经被卷入尖锐而对立的旋涡,这是自然一借助于它缓慢而积累的行程——所不能理解和容许的。如果赞同自然主义的人,体会不出他的行为和理论的对立,就只能说他身上过多地遗留了英雄时代的精神。人的精神秩序是由感官建立的,依靠它人们生活已经超越了自然状态的生活。虽然自然给予他的精神生活比过去更为紧密,但这丝毫不能证明它只是自然的产物,因为这种见解不仅对文明来说是致命的,对于科学以及一切精神组织同样如此。如果一种学说越是完整和统一,它的自我毁灭性就越强,但如果形式和内容是对立的矛盾体,它又如何向我们诠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呢?总之,自然主义如此热衷它的学说,它的生活图式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呢?它告诉我们,与广阔的宇宙相比,人的范围是那么地狭小和微不足道,宇宙包围着我们的一切,对人类又极端冷漠。它还指出,人不能相互接纳对方的友谊,不能接纳对方相互敬爱,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一切行为都只能受主导思想也就是自我保存的影响。这种动机把人们卷入冷酷无情的竞争旋涡里,根本无法去实现心灵的幸福。自然主义拿走人类的所有东西,给我们的唯一回报是,把我们从幻想和迷信中解放了出来,让我们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但是,这样的回报无论怎样重要,它又怎么能让我们的品德变得高尚?又怎么能滋养我们内心生活和有助于个体精神的发展呢?它怎么能把人的力量激发出来,使人与人或人与宇宙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呢?它又如何发挥人的首创性呢?如果它做不到,它有什么资格向我们证明人生价值呢?它当然无法证明,除非我们的条件很低,或者我们的思想不纯洁,再就是我们通过窃取对手的论点慢慢改变自己的立场。所有按照正常逻辑思考的人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即自然主义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结果,他得到的只能是失望和否定。由于自然主义对幻想和迷信的极为强烈反对,才掩盖了它的自欺行为,它看不到自身体系的空洞和缺乏创造力。

因此,自然主义无法对人生做出正确的解释。不过到目前为止,对它以直接经验为自己掩护的事实我们还没进行批驳。而不对这种说法提出反驳,我们的所有的精神成果,就可能会沦为次要的地位和被看作一种补充,但是我们现在能如此有把握地相信,感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直接和稳定的基础吗?如果我们臣服于感官印象和感官知觉,不独立思考,或者让我们的思想一直接受感官世界统治而不去独立支配,这种说法无法是正确和无须争辩的。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感官世界所统治,而只要这种观念还存在,我们就永远也无眼法摆脱自然秩序的束缚。过去的经验证实,人的智力即使在这种束缚之中,也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动物世界不缺乏谨慎、狡滑和智慧。但是这种智力仅能为我们提供自我保护的武器:为个体或种族的延续服务,而无法让我们摆脱自然的机械秩序的限制,不能使我们选择和开辟自己人生的新道路。这种仅能有限理解的智力和任何身体的优势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狡猾和智慧对于某个动物来说,犹如戴了枷锁的另一个动物,或者相当于有灵活性和敏捷性的第三个动物。在很大程度上人也是如此。最初人的智力只是用于保存自身和激烈斗争的武器;后来便不限于如此,它可能让人摆脱感官世界而独立存在,与感官世界并列对峙,并独立感官世界之外冷静地审视它。这是人的思维的显著发展。在思想独立之初,无论它是多么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熔化感官世界经验的固执与僵化,难道它不是一场十分重要的革命吗?人的思想不再受自然的限制,它可以站在自然之外独立思考,把自然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人们体验着自然并借此超越于自然之上。如果他的感官和思维只限制在接受和依赖阶段,他就无法达到这种高度。凭借我们已经指出的方式活动,它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这种新生活与自然显示的生活截然不同。不仅如此:这种生活的发展最明显的成效是,它彻底颠覆了以前的学说,为我们提供出发点和基础的不是自然而是思想。在这里思想自信和理所当然地宣称自己才真正具有直接性,凡是它无法明白和信服的东西它都不予承认。于是,它成了衡量和裁判所有事物的标准,感官生活重要性被削弱,成为非实质和有问题的,被归结到纯粹现象里。它的真相还有待于我们的发现。这种立足点的改变,不仅只是个体的生活,还超越了感官经验和革新了生活的方式。使人类得到全新的进步,它既是所有真正文化的前提也是结果。试想,如果思想不能摆脱感官而一直被它影响的话,就没有一切真正的文化,我们又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呢?在思想的前进过程中,把人生的表象也进行了改造,这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显著的特点。思想以自信而傲慢的姿态面对世界,提出了一些极为强烈的要求——从它的本性里生发的要求—并让现实世界绝对地臣服于它。这对旧的生活秩序来说是革命性的。思想是一个快步行走的先锋。它动摇了以前生活的旧习,它所坚持的理念和原则,力图要把它的内心需求表达出来。它激发了现代运动的力量和激情,即为实现真理而斗争。甚至物质水平的提高与繁荣,也是受它的各种思想和原则的激励。它维持和控制着我们的全部感官世界。

不可否认,在思想功能的发展中,有一种独特而有支配力的运动,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并渗透到了个体的生活。这种运动与自然主义理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各自坚守自己的观念而反对对方,结果我们的生活被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所操纵,它们截然不同的动机让我们的所有生活意义都失去了统一。

我们用现代的眼光看,自然是个无情的纯粹物质世界,自然主义的信条告诉我们,我们全部的运动都要盲目地服从于这个物质世界:甚至科学都不能对它进行解释,而只能对它进行描述。与自然主义相反的思想,却在不断产生自己的内容,至少也要用自己的活动填充它,因此它就要坚持对事物进行追根寻源,无论面对怎样不可改变的事实,思想都要试图打破和改造它,不承认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任何一种把生活看做确定和像自然一样永恒的观念,对于思想来说都是最悲哀—且不说致命一—的限制。至少下面的事实里就严重存在着矛盾:人们非常奇怪地把实在的某个部分称作自我,在意它所感觉的痛苦和欢乐,承受它从善或从恶的职责,却没有能力影响和控制它。因为人在纯粹自然里扮演的只是自然指定给他的角色。因此,作为一个有思维存在的个体,无法容忍把他自己当成一种简单的动物对待。他不能不比较,不能不反思,不能不质疑。而且,如果他的问题找不到解释,他就会感到羞耻。思想既能寻找问题答案又能缓和矛盾冲突,就足以证明了它是超越自然而独立存在的。

关于思想自身的本质可以进一步得到证明。我们知道,我们工作的世界有一种机械的需要,自然无非将特殊状态和事件并列和对立。而思想却相反,它会把各种复杂的事情包括到一个统一的体系里。它会制定一个综合的方案,逐步地实施,把统一性贯彻到实施过程的方方面面。个体凭借整体与宇宙的关联而获得意义与价值。所谓的进步并不需要延长序列和增加项目,只需要从一种体系富有启发性地向另一种体系转变。当思想形成一完整的系统时,它会把系统的秩序相应分配到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新鲜经验不断地涌进和思想自身存在严重偏见面前,要一如既往地贯彻这种秩序便困难重重,但无论如何,这种完整的系统仍是人的主要动力,影响深远而广泛。况且追求内在的统一性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自然的纯粹外在性已经被生活的进步所超越,思想也已经被证明具有独立的能力。

还有一方面,理智与纯粹的自然生活相互冲突。纯粹的自然体系不承认本质的地位,而理智体系则认为它是至高无上的。现代科学对自然的解释,将所有内在的存在和力量排除在外。如果将此作为塑造生活的标准,则生活必然要采取外部的观点,忙碌于外部联系,而无法







































白癜风中医疗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69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