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20/8/14 21:25:15   点击数:

隐居的生活固然很好,但一个大菩萨绝不会隐居起来。不行菩萨道,终不能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没有帮助他人修行,自己的修行也很难进步。环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绝不会倾向某一个人,所不同的只是每一个人的心态。心态不同,对环境的感受和评价也就不同。有人喜欢白天,则有人喜欢夜晚;有人喜欢天堂,又有人喜欢人间。

其实,说道在红尘,那是因为修道是非常实际的经验,是现在解脱,而不是死后解脱。惟有在红尘中面对生活,透过人生的种种痛苦,才能超越痛苦。把自己关闭起来,这不是解脱,而是逃避,是压抑。超越了痛苦,也即超越了人生。生活本身就是道,舍弃了生活,也就舍弃了道。道并非在书本里,生活才是一部真正的经典,唯一值得读的书便是生活——全然地生活。能使你开悟的法门惟有生活,生活中有什么便享受什么,没有的也不必渴望,渴望便会错过生活的意义,渴望是痛苦的根源,当人生没有渴望的时候,也即迈入了一个全然的生活旅程——开始进入内在的核心。全然的生活意味“我执”消失了,没有了贪欲,没有了争斗,不为名而活,不为利而活,;那里没有希望,没有痛苦,没有未来,没有智慧,没有愚痴,只有当下的开花和宁静的祥和。只有适应时代、服务社会、丰富生活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只有理事圆融、正知正见、利乐有情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把思想提炼为智慧,把情感陶冶为大愿大行,才是真圆满,方为真究竟。权力是人类所患的最大的疾病。内在空虚的人才会拼命地追求权力。权力不是道,是道的附属品,也可通过权力来修道。有权力的人对人类所作的贡献,一点也不亚于传教士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权力和道有一点区别便是:权力需要别人来赐予,失去了别人,权力也就没有了意义。道不需要别人,自己一人就可以达成。权力是驾驭别人,道是驾驭自己。过于追求某种东西,便会为它所控制,进而失去自身的自由,成为它的奴隶。为了得到它,人们会变得发疯,变得忘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得到和成功是人类的两大魔鬼,魔鬼总想证明“我”的伟大。事实上越想证明“我”伟大,“我”将变得越渺小;当能够放弃“我”伟大的想法时,“我”才能变得真正的伟大;当能够放弃“我”想成为强者的想法时,“我”才是真正的强者;放弃解脱的欲望,才是真正的解脱。把金钱捏在手里不放,金钱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金钱要流通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金钱是为人而存在的,人不应该为金钱而活。钱是人的工具,钱是人创造的,违背了这个规律,生活将变得痛苦,人也将会失去人性。存钱意味着不自信,唯恐明天赚不来钱。钱的价值在于流通,权力的价值在于为民使用,金钱和权力都没有必要放弃,要放弃的是你对金钱和权力的占有欲望。社会上的道德是以外在的行为来论,按社会上的法律,真的杀了人才算犯罪,只有起心动念不算。宗教里面的道德是以内在的心态来论,如宗教里面动了杀人的念头即是犯罪。内在开花以后所做的一切都符合道德,即便打骂也是道德的显现,是以爱心为基础而打骂,处处皆是道德的显现,处处皆是内在的核心在显现——辐射式的显现。时时刻刻能返观内照,深入内在的旅行即是道德,除此皆非道德。

人生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只是人类的习性总善于把成功的一面、好的一面亮出来,就像日常生活中照相一样,人们总是把美好的一面呈现给相机的镜头。

胜利和失败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面都很美,众生的成长和成熟需要这一枚硬币的两面,胜利者看上去似乎得到更多,而失败者其实得到也不会少。智者会从失败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历史的规律是,人们佩服胜利者,偶尔对失败者报以同情。烦恼并非就是烦恼,只是你对它认识不够,当深入禅定以后,你会发觉烦恼就是喜悦,犹如傍晚见到路边的一根绳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蛇,当我们放松地靠近它时,才发现原来是根绳子。当你还没看清这根绳子时,这根绳子就可以充当毒蛇来拦你的路。所以说烦恼除尽菩提也无,菩提就是觉悟,而当你还没觉悟,菩提就是烦恼。不敢面对金钱和物质,说明还没有超越它们,果真超越了金钱和物质,为什么还不敢面对呢?如果不是因为人类贪图金钱和物质,金钱和物质又怎么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痛苦呢?世界上出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具有两重性质——正极与负极,要想协调,靠的就是正负两极的力量,舍此一极都无法达成。修禅的人是一个对来世没有兴趣的人。在禅者的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他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当下的那一刻顿悟就是终极,是没有次第的,此岸就是彼岸,“一”就是一切,刹那就是永恒。修禅是最单调的,也是最无聊的,惟有透过无聊才能达成终极,无聊可以杀掉一切妄想,迸发出一切智慧。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要吃,要穿,要住,会生病……周围的环境促使你产生欲望,人的一生都是在为欲望活着,就是想修行也是一种欲望。欲望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给予正确的对待,并非是一件坏事。

——万行大和尚著述摘录

生命因随心自在而灵动,因心灵的丰盛富足而幸福。人之成长始于觉知、贵在行动、成于坚持!随心灵蕴——立足东方文化大统,融贯东西方现代人性发展理论,以传播为道,播撒关于生命成长的知识、智慧、禅意生活主张;发现、创造禅意生活之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933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