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对话生活礼仪,这些关系衣食住行的常识你不
大学吧第三期?对话生活礼仪
聚焦大学生生活礼仪培养
美育与知育情育意育并重
为什么要上大学?
梁启超先生曾这样回答,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其实科学正是达到不惑、不忧、不惧的最好方法。
大学为什么要美育?
我们的王庭槐校长曾这样回答,通过大学美育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意识,日益内化为一种“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有修养”的人,令学生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开启漫长人生之旅时,能更好地创造生活之美和实现幸福人生。
“大学吧”第三期将我们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聚焦到大学生生活礼仪的培养,将王庭槐校长倡导的大学学习生活、未来人生幸福需要美育的理念推广开来。
7月2日,我校管理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大学吧”第三期主题学习活动,聚焦生活礼仪的培养问题,特邀管理学院副教授利尚仁博士作主题分享。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彭建平教授发表讲话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彭建平教授莅临活动现场,与师生一起共同推进管理学院大学吧这一品牌活动的开展,来齐力倡导大学生活美育的普及。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同学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更要接好生活美育、文化传承这一棒。
彭建平教授认为同学们学会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与沟通是尤为必要的。因此,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此次分享会,将生活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一名“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有修养”的大学生。
管理学院副教授利尚仁博士作分享
生活礼仪即美育、美德。利尚仁副教授从吃、住、行、衣着四个方面的礼仪入手,借助现场演示与视频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与同学们作了生活礼仪方面的分享。
网络配图
他表示,生活礼仪实则并非大学问,它仅是通过抽炼人们日常生活元素,并对这些元素加以规范化、系统化得出的结构性体系。
“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那何为礼仪?”利尚仁副教授表示,礼仪其实包含了礼节与仪态。
网络配图
所谓的礼节,就是待人处事的规范,而仪态则是指个人仪表、姿态以及呈现在他人面前的风范。它具体可分为基本礼仪与应用礼仪。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对外呈现出更为开放与包容的姿态,国际化氛围也愈加浓厚,掌握一定的生活礼仪常识对于推动个人国际交往关系的友好和睦开展十分必要。
网络配图
如地方风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约定俗成等因素对礼仪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应当加以了解。
利尚仁副教授作餐桌礼仪之摆盘演示
网络配图
利尚仁副教授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餐桌礼仪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同时国内与国际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网络配图
如在餐桌的座次安排上,国内是主人应当面对正门口,主宾面对主人座,背对门口。而国际礼仪则恰恰相反,主人需背对门口入座,主宾座次则正对门口,现场利尚仁副教授也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示范。
网络配图
在个人仪容方面,利尚仁副教授指出,标准的脸型一般有椭圆型、倒三角形型等。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标准的脸型,因此,借助发型、衣着、饰品可弥补形象上的不足。
如,长方形脸型可以适当运用刘海,或者穿V字领拉升视觉效果。而作为体现着个人形象问题的穿着礼仪,则要求人们应该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衣着。
网络配图
同时,由于人的身形各异,因此,应对自己的身形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衣着。
如,A型的人,应该选择能够修饰臀围的裤裙。男士衣着较之女生则相对简单,一般可分为休闲装与西装。
在西装的穿着上,切忌松垮。同时,衬衫袖口一定要露出西装袖口,并且西装外套最后一颗纽扣切忌不要扣上。而西装裤则要成马蹄状,裤脚前要盖鞋面,后要盖鞋跟。
网络配图
利尚仁副教授强调,电话礼仪作为生活礼仪的一部分,同样不可忽视。
“虽然电话只是声音的传递,但电话两头的接话员在做何事,情绪如何,对方都能够透过声音的传递感知到。因此,打电话时,切忌进食,出现厌恶等情绪。”利尚仁副教授表示,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出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