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20多年创业人生杜国楹感谢过去的失败才有今天的成长
商海纵横20多年,起起落落中,回看过去的人生,有时的失败其实也会带来一些成长,而这些失败的经验,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位连续创业的商业大佬以及新茶人——杜国楹。
连续创业频出爆款的创业营导师
2月底的一个周末,杜国楹从北京飞往小罐茶安徽黄山工厂,以创业营导师身份为年轻创业者做一次经验分享。“这是人来得最齐的一次。”创业营的负责人感慨,年轻创业者们是慕大师之名而来,座无虚席。
台下的创业者来自各行各业,一边记笔记,一边又对着PPT拍照留存。未必人人都想成为杜国楹,但人人都想连续做出爆款。即使质疑者也好奇:杜国楹为何能在不同领域屡屡成功,不断推出爆款?
(杜国楹在创业营讲课)
至今,背背佳仍是矫姿产品的代名词,有着不错的市场份额;好记星是电子词典和学习机,90后都不陌生;E人E本是平板电脑,主打手写记笔记功能;是高端商务手机,是“身份象征”;小罐茶仍在路上,定义它或许还早了一些,但依然是茶行业的“另类”,是消费者能喊得出名字的茶品牌。
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杜国楹对此感同身受,“你们只看到我成功的产品,却不知道我失败了多少次。”
回看杜国楹的创业历程
那么我们不妨去探寻下这个大佬过去的人生,他是如何成功的,又经历了哪些失败?
杜国楹24岁就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杜国楹坦言,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让当时还是一名化学老师的他按捺不住了,"穷的时候一心就想着赚钱"。
后来的他直接辞掉了老师的工作,去做销售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广告学,说服老板做广告推广,意外的销量大涨,并因此获得了49万的人生第一桶金。此后,他开始自立门会,开启了他的创业人生。
杜国楹老友谈到杜国楹的成功并意外,他年,在北京跟杜国楹彻夜长谈。在他办公室,看到他记的工作日记,有近多本,每篇正面是工作情况,背面是解决方案,10多年一天不落。
正如那些年一起在小镇上教书考学思考未来时一样,杜国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擅长寻找解决方案,并为之付出努力。
一本最近出版的关于杜国楹的采访实录中,他自己表述,自己曾有过两次失败的经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保暖鞋项目,这个项目的失败更是直接导致了他的破产。
失败与体验是人生的财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杜国楹也评价道“截止到目前,这次破产仍然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正是这段破产经历让杜国楹认清了营销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助他转变为一名“产品至上”的拥趸,为后续好记星、E人E本、手机和小罐茶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同时,杜国楹也凭借努力还债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众多经销商的信任与追随。以至于后来他创立小罐茶,在产品准备投入市场时,经销商不考虑是否赚钱直接先抢占合作城市,因为他们都坚信“老杜不会坑我”。
因为这场“来得早,来得彻底”的破产经历,杜国楹后来的创业更加注重科学,这也是小罐茶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坚持“科学做茶”的理念。
而在小罐茶十周年“科学做茶汇报会”上,笔者也确实震撼于十年科学做茶成果,不得不说,杜国楹的远见与勇敢时至今日依然耀眼。
年,杜国楹将目光投向了茶产业。这次,杜国楹坚持了下来。10年时间比之前的任何一次创业时间都长,他说茶是他人生下半场的唯一事业。他需要这样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机会"。
把自己的事业与宏伟的茶叶复兴链接到一起,杜国楹身上也开始出现了一种使命感。
只要杜国楹在北京,小罐茶总部就有一间办公室彻夜亮着灯。
他习惯晚上工作,烟不离手,茶不离口,“午夜的办公室,是我的教堂。”直到凌晨五六点,杜国楹才开车回家睡觉。“早上联系不到老板,但中午他一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在小罐茶员工心中,老板是一个爱熬夜的“年轻人”。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成功的人既是一只凶猛的狮子,狡猾的狐狸,更是一匹耐心的狼!杜国楹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人!今年是小罐茶成立的第一个十年,笔者期待在杜国楹带领下的小罐茶能走过更多个十年,也希望他能让中国茶走进更多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