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钱学森挣着高工资,额外收入不断,一生却无
“醉于酒的人会清醒,迷于财的人永远不会清醒。”古人曾经说过,人有4个挑战,那就是酒色财气,其中财和色的挑战最为严峻。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面对这两个都走不动道,很多普通人都难以克制。
特别是关于财,很多人都以发财为人生目标,并且为了钱财而昼夜奋斗。但事实上,发财可以是一种人生目标,但绝对不能成为人的理想,因为钱财买不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如果不能理性的对待,总会让人陷入误区。
真正面对钱财的态度,还是应该学习下钱学森先生。老先生虽然名字里面带有一个钱字,但正如老先生所说:我姓钱,但是不爱钱。那么老先生是如何处理他的钱财的呢?答案让人惊讶。
一、从不知钱到知钱
客观的来说,钱学森先生早期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个从不知钱到知钱的过程。
据记载,钱学森先生的父亲叫钱均夫,这位老前辈当年可是教育部适时和浙江省教育厅代理厅长,因此曾经地位很高,也有着较高的收入。而且钱学森的母亲,也是富商之女。
所以钱学森先生从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就比较富裕,可谓是从小的富贵公子的生活。他的基础生活有女佣照料,而且上学可有包车专门接送,平时从来不需要思考钱的问题。
在那段岁月里,钱学森先生真的没有钱的概念,所以他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
不过可惜的是,很快他就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因为他的母亲子宫大出血,医院进行紧急救助。此后钱均夫的积蓄,大部分都挥霍一空,但也依旧无法挽回他妻子的性命。
而且,钱均夫先生因为历史的变迁也逐渐的变得普通平凡,因此这也导致了钱学森先生由富贵公子沦落成了一个普通的孩子。
经过这一转变以后,钱学森先生越来越感觉到钱的重要性。例如他的生活开始慢慢的变得普通,而且甚至变得拮据。上学没有的接送,生活也需要自己动手。据老先生回忆,在那段岁月里,他开始学会了自己打扫卫生,洗衣,甚至包括做饭。
而且最让人难受的是,由于缺乏钱财,他甚至还遇到了学费危机。那时候钱学森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并且跟着冯卡门前辈攻读博士学位。按照当时的情况,钱学森先生拿到博士学位没问题,但是他却面临着清华大学校规的约束。
清华大学规定,所有的公费留学生资助年限为两年,最多不超过三年。因此钱学森先生将会面临着自己出学费的问题,但他的家庭已经十分贫困,拿不出学费了。
面对这个窘状钱学森先生可谓是急坏了,他第1次感觉到钱是那么的重要。
不过幸运的是,冯卡门先生以及梅贻琦校长最终通过协商,最终破格通过了钱学森公费留学延期的申请,额外资助了他元的奖学金,这才是他完成了博士学位。
客观的来说,这一次经历让钱学森先生真的意识到了钱的作用,因此这一段人生也可谓是他从不知钱到知钱的过程。
二、高收入和低存款
获得高学历以后,钱学森先生很快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执教,而且随后他又迎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的爱人蒋英,所以经济状况一下子扭转过来,日子也开始变得富裕。
而且据记载,钱学森先生以后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甚至都高到了让普通人羡慕的地步。根据统计显示,钱学森先生在年刚参加工作,他的年薪大约为美元,已经超过了很多的普通人。
此后在43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助教授,年薪已经高达美元,基本步入中产阶级。后来到49年的时候,钱学森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年薪高达1万美金,这已经是高收入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钱学森先生才38岁,他就已经非常有钱。而且经过统计估算,从年到年左右,钱学森先生的工资收入总和超过了10万美金,这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此外,钱学森先生的非工资收入也非常的富裕。他曾经先后在美国发表过50余篇学术论文,提高费收入保守估计都有美元。而且他的学术著作更是曾经获得多美元的版税。
因此客观来说,钱学森先生在毕业以后,他真的不差钱,而且十分富裕。
不过可惜的是,到年的时候,当时钱学森先生获得了回国的机会,他取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准备回家,然而全部存款的数目让人惊讶,居然只有区区.64美元。这可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问题来了,钱学森先生的钱花到了哪里呢?
三、知钱但不爱钱
据记载,钱学森先生的钱财花销,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为父亲,为摄影,以及为国家。
首先来看为父亲的花销。据记载,钱学森先生从读书期间就开始大量的汇钱给自己的父亲,第1笔汇款大约为年12月,金额只有元,但这笔钱是钱学森先生从清华大学的奖学金中抠出来的。
此后,无论刮风下雨,钱学森先生一直都保证对于父亲的汇款。例如在年的时候,钱学森先生就委托同学寄给父亲元现金。由此可以看出,钱学森先生对于自己的父亲十分孝顺,他真正做到了反哺父亲。即使在国内困难的事情,学生先生也没有丝毫中断。
紧接着就是为摄影。钱学森先生特别爱好摄影,曾经将很多的钱都花到了摄影上,这使得他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而且也让他成为了大家拍照的主要人员,为了这个兴趣爱好,花钱的确不少。
最大的开销为国家。客观来说,学生先生的积蓄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一方面。当年钱学森先生为了回国,所以他多次雇请律师与美国部门打官司,一次又一次的法律比拼,使得他几乎将家底掏空。
当时加州理工学院承诺给巨额的年薪,曾经可以让他成为百万富翁,但他还是选择掏空家底回国,这一点真的让人敬佩。
而且回国以后,钱学森先生的工资也比较高,月工资高达.5元,而且还曾经多次受到馈赠。例如苏联就给他捐助过14,人民币,而且钱学森先生先后有两次获得,3元以及11,元的稿费。
但他将这些钱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剩余的钱财也用来供养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父亲,妻子的母亲和妻子的奶妈她们。
结语
所以,钱学森先生虽然有高工资,但他到最后都保持着月光族的状态,从来都没有多余的钱。但我们看到的不是缺钱的尴尬,而是老先生的伟大。老先生知道钱的重要性,也知道钱的作用,但他却愿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选择放弃金钱。
这样的精神境界,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他从不知钱到知钱,再从知钱到不爱钱这个过程,真的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缺钱的确很痛苦,我们也的确需要钱,但真正的人生境界绝不会因为钱来决定,而是用钱来干更加有意义的事情,钱老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