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较瘦拙愚攻略大学自我认识篇

发布时间:2024/3/25 17:34:14   点击数:
植肤秀肤色遮盖套装 https://m.39.net/pf/bdfyy/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认识别人(和外界环境)很重要,认识自己(和内在环境)更重要。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受过认识自己的教育或培训,所以往往缺乏清晰的自我认识。既然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对别人的认识也就存在误区或偏差了。

而且由于我们习惯通过眼睛和表面印象判断别人,很少进行深度的思考,在修正自我认识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尽管年龄越来越大,大多数人也无法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识。

可以说,缺乏自知之明,是人生最主要的困难原因之一。不过,即使没有受到认识自己的教育或培训,只要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目标,也能凭借过程中的反馈逐渐修正自我认识。如果能遇到良师益友或一本好书,一句扎心的真话,就能加速这个过程。

大学生是最容易迷失自己的,因为环境比较宽松,人际关系比较简单,进行剧烈碰撞的机会很少,所以觉醒很难。有人会选择做社恐,或拼命学习,或逃到游戏、小说中麻醉自己,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过这样只能拖延解决问题的时机,该来的始终会来,还会变得更难解决。

如果可以,大一就要开始认识自己。当然,人不可能马上就准确认识自己,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进认识的。就连孔子也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更何况普通大学生呢。但你必须有这个意识,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认识自己的内容,包括所有与我们相关的因素。但不是每个因素都有同样的重要性,或者随着时间、情境变化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无论如何,全面认识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轻松、高效地认识自己,你必须有一些基本的框架来限制,以免漫无目标、白费功夫。我将提供一些框架给你参考,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你全部都可以灵活使用,随机应变就行。

一般人喜欢用优点、缺点形容自己,你可以从这里开始,现在就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这是一个正反面对照的认识框架,是一分为二的认识方法。

然后,思考自己是否存在既不是缺点又不是优点的特点,就是普通的、不好也不坏、大部分人都有的点。比如,大小便正常、生活能自理、睡得着、说话不结巴等等。

正常我们身上最多的就是这种平平无奇的特点,这是每个普通人的基本特征。如果这种特点发生程度或情境的变化了,就可能转变成缺点或优点。比如便秘就是缺点,影响心情和耽误时间;说话流利清晰就是优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

经这么一启发,你大概能想到认识自己不是抽象的、虚无的思考,而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观察自己并总结规律。比如我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自己会在出远门或上台之前,肚子痛,明白那是心理紧张的身体自然反应,且先蹲厕所、吃保济丸预防一下。

相信你此时写下的大多数缺点或缺点都是概括性的,比如自律、乐观、勤奋、懒散、消极、暴躁等。但这基本是你个人的主观看法,未必正确,所以你需要与旁人交换意见,看看你在别人眼里是否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都有较大的差别。你要做的,不只是修正自己的认识,还要了解差别从何而来。这能帮助我们理解自我认识形成的原因。当然,自己的评价和别人的评价可能都不够客观,但通过不断比照就能离正确的自我认识越来越近。

比如,当年我在走廊读《新概念英语》遍被几个同学撞见。一个说,疯了;一个说,好牛;一个说,佩服佩服,我学一下。而对我而言,就是很简单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已。综合起来,真相应该是:我有一种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简便易行而又出人意料。

这相当于把别人当镜子了,不同的镜子或照出我们不同的样子。留心别人的评价,分析别人做出评价的动机、理由,也是在认识自己。时至今日,我已能从别人所处的立场、地位或条件,来判断别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或回应,从而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

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很容易犯迷糊,而旁人就算说得不准确,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又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虽然是认识自己,却不能只依靠自己,要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

拒绝被别人评价,或者因为别人评价而情绪波动,都会阻碍我们认识自己。哪怕是彻底的污蔑,其实也有推敲的价值。这种事,要么说明我们是缺乏实力的软柿子,可以随便欺负;要么说明我们有令人动容的实力,惹人嫉妒。不过这种观念还要一定时间才能建立,慢慢来。

总之,自我认识的目标是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要被环境、别人或个人主观情绪带偏。

你可以从衣食住行、身材相貌、学习、家庭条件、家乡出身、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年龄等各方面进行认识。在描述的时候,要去除形容性的、主观性的、比较性、情绪性的词语,只是描述事实。

比如,身高、体重,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增加“我觉得自己好胖”、“我的缺点是胖”这样的负面词汇,不利于正确认识自己。但你可以补充,“比理想体重超10斤”这样的客观说明就很合理。

又如,你每天学习至1点睡觉、6点起床。你不可以说“我是个勤奋、认真的好学生”,但也不能说“学习效率低下的笨学生”。你只能说,“暂时能适应晚睡早起的作息节奏,这样有些违背人体生物钟,现在我愿意做出身体健康上的牺牲”。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也许能意识到正确认识自己有何作用。因为认识自己,就等于认识我们的生活、心态和行为习惯,就能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事情寻找到准确的因果关系。当我们出现问题或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些认识就能帮我们尽快脱离困境,或者加快进步的速度。

认识自己如此重要,却少有大学生能真正认识自己。但这不怪你,因为我们并没有一双向内看的眼睛,向外看才是自然的姿态。人人都如此,所以大家都向外求,环境之中就充满浮躁的气息。

我的建议是,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66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