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茶禅酒道宗坛邀您酌酒品茶论人生
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以茶代酒”的说法,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把“茶”和“酒”同等对待的,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本周末,宗坛会邀请高级茶艺师——郭怡然女士,来给爱酒也爱茶的朋友们,来讲一讲茶,品一品茶酒之间的不同人生。
茶与酒,都是关乎灵魂,直指人心。每个人一辈子都绕不过去的事。有道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
茶事,酒事虽小,事事都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茶杯,酒杯,杯杯都是人生。喝着喝着,满是烟火味;品着品着,又都是昊天流云。一个是老庄孔孟化身的“树叶”;一个是杜康仪狄化身的植物胚胎,但都通过水,这个最合乎“道”的精灵融进人的血液里。它们都是人类自身与精神对话的最好中介。
唐代诗僧皎然品饮剡溪茶,写过一篇传颂千古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酒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流传千古,还不是今人仍对诗句中的情绪耿耿于怀吗?
成就一杯茶是很不容易的,从采摘茶叶开始算起,大大小小要经历至少七八道工序,即便是工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茶,也有诸多细节方面的要求,茶的复杂并不仅仅体现在制作工艺上,很多都需要岁月的沉淀,比如发酵渥堆就不是简单的一天两天就能完成,所以需要耐心。成就一杯好酒更难。粮食从精选,蒸煮,研磨,糖化,发酵,蒸馏,到至少三年以上陈酿,再变成了杯中酒,实在是一生最长的长征历程。
茶与酒,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点,譬如,都是拿起,放下,正如做人的道理一样:拿得起放得下。老子云: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因此,在阴阳相对并存的中国人智慧里面,大众有大众的喜好,小众有小众的雅趣。古代的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富贵,附庸风雅;文人骚客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志,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佛;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享受人生。远古时期,酒是祭祀的珍品;中古时期,酒是王公大人的奢侈品,是文人骚客创作的催化剂;现代,酒是公众交流的润滑剂,是自我释放的忘忧草。
禅心无凡圣,茶味古今同。元代诗人洪希文饮罢故乡的福建土茶,脱口而出:“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
古仓叶董说,“酒是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东西。”
以前常听人说“烟酒不分家”。可是,抽烟对身体害处天下皆知,还是“茶酒不分家”的好……茶可以“清”;酒可以“补”。“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致敬每一杯纯粹好酒)
宗坛会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