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这书有毒之人生十论随笔

发布时间:2017/8/27 9:49:47   点击数:

前些日子天际涂了黛妃色的光环,配合着调调,老徐给我推荐了他智库里的一本《人生十论》,在人生低谷低到地平线的时候,时机恰当的补了一刀,读了之后便开始怀疑人生。

此书是整理了钱穆老先生的3次演讲而作,分别是“人生十论”、“人生三步骤”、“中国人生哲学”。老先生从传统文化入手,讨论当时的潮流风气。这里的“当时”是中国建国初期年到年之间。距今已有六七十年,但是读完之后,觉得就是在写当下,当下的面临的情状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存在,不禁感想历史是一个轮回。

钱穆,近百老人(算了一下95岁),90年去世。历史学家,无锡人。年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年起定居台湾。有学者认定他为完全自修成才的旧学学者。

幼时浸润:与我们今人所学不同的是,老先生耳濡目染的是曾文正公家训、东汉书、论语等旧学,而且读来“有亲切有味”。

人生向往

看待大多数人的“人生向往”,认为基本有“恋爱”和“财富”两种,但两者都支撑在自然自身之外,推及其他念想,人生向往都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是人生的痛苦之处,坚持向前,得到之后快乐转瞬变成苦楚,继而向前,得到之后又换为不满足,目标终究变成了无限向前,一次次扑空。借此谈到禅宗、佛教、西方态度、儒家人生的向往。并认为禅宗不向内心、不向外在,中立而无意义;西方、佛教皆向外,无尽追求,无限进动。倒是儒家把人生观通俗化,主张享受当下。即认为飞翔的远离现实,不是福,沉溺于迷醉的现实也不是福,有福的人生只要足踏实地,安稳向前。其实,这种人生观在每个中国家庭都会宣扬,但是我偏偏没有得到应有的儒家熏陶,可能是特殊的家庭有关,但是现在的中国家庭,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和我一样,所以传统的中国人生观有必要再重提一次。

人生目的和自由

在谈及人生的目标时,把生存称作“自然的人生”,把生活称作“文化的人生”。引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排比句“闲暇乃文化之母”来解释文化的人生,是满足于生存之后的闲暇时光,两者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好像老虎吃人,本来如此,吃不吃人都不能以好快归结。周知,杀人是一个严重的罪,之所以定义为“罪”,是因为我们有了“文化的人生”去感触、评价,也并不是因为有了“文化的人生”产生出了罪恶,而是“文化的人生”产生了更多的善,毕竟在原始社会人吃人的事情并不被看做罪恶。怎么选择两者,在乎个人,就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宁愿牺牲不愿屈服,在“自然的人生”看来,这近乎傻,但它却是“文化的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物与心

“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从两方面论及:一方面,所有的物质创造,就都是人心的杰作。就像桌椅,除去物质是木头做的,更是人用心设计的,把心留在了桌椅上。近乎于唯心论的角度驳斥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用论。马克思认为眼睛、耳朵因为有用,才长到了人身上,老先生批评道:“如果五官都是生产工具,那么到底生产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生产,还有嘴巴有用什么用处呢?”。另一方面,人与人的身体不同,但“心”确是一代接一代的生命的表现与扩张,是人类大生命中之一瞥。人心的构造是共通的,借用“老和尚敲木鱼来打动人心共建寺庙”的事情来说明,万事万物莫不经由了人心,渗透了生命达成。看世界一切事物后面所隐藏的人心与人生命之努力与意义。

宗教与科学

人的心理诉求促成宗教,宗教路程走的太远,又会给人带来黑暗。科学走的太远,如果不回头看看,社会引发流弊。中国所擅长的,不在宗教、科学、哲学,而在于讨论人生大道。简而言之,宗教与科学都先回避,把人作为对象,对个人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不用担心宗教与科学之争。

如何完成一个我

既然要求不了别人,就应该做好分内的事情,加以引导至道义上去,这就是对“我”的要求。拿父子关系来说,若为子者,一心要父之慈,为父者,一心要子之孝,如是则父子成了对立,因对立相争而不和。父子不和就没有孝,若人人要求对方,此只是人生一痛苦。子孝可以诱导父之慈,父慈可以邮到子之孝。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人心不像禽兽心,它不愿被形役,它自作主张,飘飘荡荡。宗教可以发泄心的情感,科学可以展开心的理智,叫心不向两面跑。就像已经走出大门见过世面的孩子,他如果真生喜欢外面,你若是把她关进大门,那非使他发狂、抑郁。如果不去叫他回家,他会如游魂般到处飘荡,无着无落,无依无靠,依然会发狂、抑郁。人心不能尽向宗教也不能尽向物质科学,它们都不是个好的安放,应该走向“心”。这里的心,是朋友的心、家人的心,心与心在一起就是孔子所讲“仁”,心与心是相知,是彼此的乐土。一人之心化成了家,一家之心化成了国,化成了天下、世界、宇宙。

不同的声音

在我看来,钱穆老先生支持旧学有它的道理,我们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不是一下子脱离特殊的物质资源瞬间建立的,经过了几千年的提炼形成,一刀切的否定势必是危险的。全然搬过来、建立新的文化势必是危险重重。老先生称赞中国的传统社会,认为之前是宗法社会而非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民众相信道义高于政治。民众生活的分外轻松,并不是所说的受压迫的奴隶般生活。

但我更支持现行的状态: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以西方体制为形式。这是最好的结合,这种结合体具有的包容感更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压抑,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千年带来愚昧和糟粕已经让中国疲惫不堪。当被传统弊端逼疯的时候,社会依然接纳你,因为仁义道德没办法发挥力量的时候,依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

赞赏

长按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346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