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抗战中ldquo斗士rdquo鲁

发布时间:2018/7/31 23:29:23   点击数:
历史新编每天读一篇,学会用常识说话

一份严肃、用证据说话的历史微刊

历史新编博士说:喜欢鲁迅的读者,请不要不满这篇文章。一个人的文章,并不一定可以代表他的为人。在一个简单干净的社会,言由心生,心里想什么,文字原本表达出来。但在一个不健康的社会,言不由衷,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也可能成为常态。历史新编既承认鲁迅的文字批判精神,但以下内容也基本属实。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不同视角。

作者:萨沙

萨沙对鲁迅一生比较了解,鲁迅是一个优秀文人,文笔高超,立论深刻,比萨沙强过几十倍。

但鲁迅也就仅此而已!他只是一个文人,一生始终都是以文为生,不是什么革命家!

纵观鲁迅一生,文学不能说是他什么斗争的手段,不过是吃饭的饭碗而已。

鲁迅是从来不骂蒋介石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李立三再三要求,鲁迅用真名骂蒋介石,鲁断然拒绝了。鲁迅倒是很坦率: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国去当寓公。

在上海期间,鲁迅还身兼国民政府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月薪元,不必到南京上班。大家知道元是个什么概念,当时上海工人月薪才10元。拿了蒋介石政府的高薪,你能多硬呢?

鲁迅一生有没有因为骂人而遭受危险?没有!

所谓的对鲁迅的两张通缉令,现在也被证明是无稽之谈。

以上这些都不算是太大的事情!一个人到底是什么人,还是要看遇到大事时候的表现。

萨沙写军事战史多了,深知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在巨大危险时,或者说生死关头才会撕掉伪装,展露出自己真面目!

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巨大危险,显然就是日寇的入侵。

刚才说了这么多鲁迅,再说说杨荫榆。

杨荫榆和鲁迅因为女师大事件成为敌人。

女师大事件很复杂,萨沙也不多说,简单介绍一下。

杨荫榆民国教育界的最顶尖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杨荫榆相比中专没有毕业文化的鲁迅,水平上高了很多。杨荫榆是留学日本和美国的高材生,在日本留学五年毕业,后又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硕士,很有才华。她自己曾经有一段不幸的包办婚姻,离婚以后就不再结婚,发誓投身于中国落后的教育事业。

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担任校长以后,杨荫榆同以刘和珍、许广平为首的一群女学生发生了冲突。表面上,有着西方和日本治学理念的杨荫榆,一直强调严肃大学纪律这才能保证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就当年来看,可以说杨荫榆是完全正确的。

当年国内搞所谓民主的大学,如北大之类,基本都是污染瘴气,一塌糊涂。学生借民主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北大学生将宿舍搞成旅店,甚至将自己亲朋好友也带来居住。学生连一些费用都不愿意付款,甚至连北大老师油印教学材料的一点小钱也不愿意给,威胁罢课。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调解无效,怒而宣布教师也罢课,竟然被学生威胁暗杀。

从这个角度来说,杨荫榆显然是没错的。杨荫榆留学日美,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基本教训秩序不能维持,还谈什么发展教育。

她按照校规开除逾期数月没有回校的3个学生,无论就哪个方面也没有丝毫问题。

关键在于,当时大学里面另一派,也就是杨的政敌李石曾等人利用许广平刘和珍这些学生闹事,试图将杨荫榆推翻,掌控女师大。

许广平在他们支持下,搞起学生运动。她们不但在公开场合游行示威,霸占校舍,占据教员办公室,驱赶教师,公开场合冲击杨荫榆,全力逼杨荫榆下台。

杨荫榆认为这些学生的行为导致学校就要瓦解,还危及其余学生,决定将许广平等人开除。

双方对峙良久,包括杨荫榆在内的教员无法进入学校,被迫要求警察协助。最终杨荫榆在教育部长章士钊支持下,利用军警进入学校,并且试图将许广平这些学生驱逐出学校。当时的学生,后来大名鼎鼎的李四光回忆杨荫榆全程跟随,一再要求军警无论如何不能伤人。后杨荫榆害怕警察伤及学生,最终放弃了驱赶,不了了之。

这些事情本来是可以协商解决的,关键在于鲁迅突然的强势介入。

在宣布开除许广平后,鲁迅立即利用自己的声望和舆论攻击杨荫榆为北洋走狗、无耻、败类、独裁、寡妇、甚至性变态!

随后,鲁迅几乎成为女师大的主角,不但进入学校帮助学生占领校舍,收留学生,甚至在女师大被章士钊宣布关闭后,自行组织了一个女师大!!!堪称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杨荫榆本人是个老实的学者,不太通事故,哪里是鲁迅的对手!杨荫榆被骂得狗血喷头尚且其次,还被鲁等人巧妙的归属到镇压学生运动的军阀麾下(当时军阀镇压学生被全国舆论反复抨击),甚至同洋人开枪镇压群众运动挂钩。

加上此时北京政府濒于垮台,章士钊自身难保,杨荫榆也不愿意陷入是非中。最终,这件事以杨荫榆的辞职、女师大的关门而结束。

很多人对鲁迅此次事件的积极很惊讶!他原本都是趋吉避凶,从不会公开跳出来。鲁迅在这之前从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即便后来他的学生刘和珍被枪杀,他都没敢进灵堂,只在门口转了转。

此时,鲁迅为什么会突然跳出来冒险呢?当时没人知道!

那时候社会对鲁迅多持称赞态度,认为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许广平才会这么做。

几年后许广平挺着大肚子出现,这些赞美才瞬间消失了。原来那时候许广平就是鲁迅的女朋友,他们已经密切通信数月。

那么,女师大事件到底是鲁迅帮助女友还是支持学生运动?

可悲的是,竟然是前者。女师大事件结束以后,鲁迅就不允许许广平再去参加学生运动。

刘和珍遇害的当天,许广平也要参加游行,被鲁迅严厉的制止,不许她去。

女师大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鲁迅仍然是斗士伟人,保护中国学生的英雄;而杨荫榆则是懦夫走狗,为了北洋军阀的一点赏钱不惜出卖灵魂。

遗憾的是,后来历史的现实将这一切打得粉碎。

日寇从年开始入侵中国,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敌人。

有意思的是,什么人都骂的鲁迅却基本没骂过日寇。

萨沙翻遍《鲁迅全集》,除了几遍上海所有文人的声明,以及如《友邦惊诧论》中借助骂日本几句实则攻击国民政府以外,鲁迅从没骂过日本。

鲁迅在上海居住,对于日本人在上海的肆无忌惮应该看的很清楚!

此时大背景是日寇入侵,这涉及到每一个中国人,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包括鲁迅。

鲁迅死的早,没有赶上年后的八年抗战。万幸的是,他经历了年的上海会战!

此次会战中,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国军集中两个军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日军血战竟月,伤亡惨重。

上海民众基本都支持中国人,升斗小民甚至黑社会流氓都为国军战士带路、背弹药、运伤员、提供情报,至于捐款就更别说了。这而导致日军对上海老百姓大肆报复,闸北区几乎被日军炮火炸为平地。

在国家生死存亡一线、人人起来抗争的时候,斗士鲁迅在干什么呢?

他正躲在日本的羽翼下,眼睁睁的看着日本兵整装待发去残杀自己的同胞。

战争刚刚打响,鲁迅就带着家人受好友内山完造的邀请,躲进了日租界的一座房子。准确说,是内山完造的书店!

这个书店的对面,就是日军指挥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

内山完造是和军方联系密切的所谓商人,是绝对支持侵华的,所以这个书店也成为日军军事作战的一个据点。

有意思的是,鲁迅的日记中没有写这段时间的见闻,连给朋友的多份信中也绝口不提这段时间的事情。

看来,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写。

倒是鲁迅的妾许广平比较老实,她写到:这里我们看到内山书店中人忙乱不堪;日本店员加入了在乡军人团(准军事组织)做警卫工作,店内不断烧饭制成饭团供应门外守卫的军人进食。

显然,鲁迅全家10人挤在一间房子里,许广平看到的也就是鲁迅看到的。

鲁迅看到了什么?他看到近在咫尺的日军,正在吃饭准备进攻屠杀中国人;他看到了他躲藏的书店店员也作为民兵,帮助杀中国人。

平心而论,恐怕任何一个稍微有些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看着这个场景无动于衷。有血性的中国年轻男人,说不定直接抄家伙和日本人拼命了。

但鲁迅没有什么表示,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后,才因为儿子出疹子,转移到英租界内山书店分店去。

鲁迅曾经介绍自己搞文学的初衷: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处死,一群中国人麻木的围着看!

试问,此时的鲁迅同这些麻木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呢?

会战打了很久,期间光是中国军人就死伤1万多人,老百姓死伤数万,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家,房屋被毁1.97万户。

显然,战争很惨烈,中国尤其是上海已经到了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候。

之前鲁迅躲在日租界看着日军残杀同胞无动于衷,我们可以用一个软弱文人无可奈何来解释。

对,你也许是帮不了什么忙,但最起码你应该同情中国人吧。面对中国人遭遇如此惨剧,你心情应该低落和哀伤吧!

可惜,鲁迅丝毫没有这种心理,他活得很滋润,很开心。

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李传玺的论文中写到,鲁迅在这段时间不但小日子过得很好,花费30多块大洋巨款买了娱乐的书籍阅读,甚至在战争最紧要的2月多过年时,还去招了妓。

李先生论文里写道:2月15日夜,鲁迅“偕三弟、蕴如及广平往同宝泰饮酒”。第二天晚上,鲁迅不仅带着前一天的几人,而且把两大家男女老小及女工全带到同宝泰“饮酒”,自己竟然喝多了,“颇醉”。也就在这次“颇醉”之后,鲁迅邀妓了。“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鲁迅日记中这句话与上句“颇醉”之间是句号,因此此次“邀妓”可能仅是鲁迅一人去了,如果把一大家尤其是夫人带去了,邀妓不仅于小孩不宜,恐怕也与夫人有碍。这次去,“颇醉”想解口渴恐怕是最好的由头与掩饰。

当然,当年招妓和今天嫖妓还不一样。一些妓女多是演艺为主,不是上来就脱裤子卖身的那种。即便如此,招妓也是不等大雅之堂的行为。当年民国教育界推行文明生活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不招妓。陈独秀就是因招妓时和妓女扭打,被开除了教职。

除了没有作为,鲁迅居然还对战争的惨剧进行各种各样的挖苦,挖苦对象恰恰是抗日的中国人!

鲁迅一篇文章对我参战空军写到: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事实上,此次我国空军以绝对劣势和日寇激战数次,伤亡多人!就算打得不好,你有什么资格嘲笑这些战士?

除此以外,鲁迅竟然还对被捕遇害的抗日爱国青年进行调侃:上海有许多抗日团体,成员多有徽章或照片,也不当一回事,而一旦被日军发现,就难免被杀。像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

你招妓的时候人家为国牺牲了,你能这么说话吗?如果萨沙这么说,一定会被骂两个字:嘴贱!

鲁迅如此表现,那么被他骂为北洋军阀走狗、懦夫、暴君、性变态的杨荫榆又是什么表现呢?喜欢真相的,加博士读者群,加







































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61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