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北大教授中国美学博大精深,但国外百科全

发布时间:2019/8/5 17:09:41   点击数:
什么是中国美学文/彭锋(北大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学系教授,美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彭锋(图左)

什么是中国美学?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简明地回答。不过,回答什么是中国美学的问题,并不必然要撰写中国美学史或者建构中国美学体系。我们既可以通过撰写中国美学史或者建构中国美学体系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三言两语来回答它。甚至,某些撰写中国美学史或者建构中国美学体系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美学的轮廓,因而不能简明地回答什么是中国美学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比较或者跨文化传播的需要,我们真有可能只是研究中国美学而不会提出什么是中国美学的问题,即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中国美学,而无需确切地知道什么是中国美学。如果不拉开距离,对于自我的确就难以获得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艺术、审美这些高度依赖个人趣味和文化习惯的领域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对于中国美学的总体认识的困难,导致一些外国辞书中缺乏“中国美学”条目。比如,《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就没有收录“中国美学”,但收录了“日本美学”。撰写“日本美学”条目的作者帕克斯(G.Parkes)用物哀、侘寂、幽玄、粋、切等一组概念,就将日本美学的面貌清晰地勾勒出来了。我们能够仿照帕克斯用一组概念将中国美学的面貌勾勒出来吗?或者我们还有其他什么办法给出有关中国美学的核心信息吗?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一些重要的外国辞书中没有收录“中国美学”条目,不是因为辞书编撰者对于中国美学存有偏见,而是我们自己对于中国美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同时也是因为中国美学博大精深而不容易概括。

也有一些外国美学工具书收录了“中国美学”条目,比如库柏主编的《美学手册》就收录了“中国美学”条目,不过是与“日本美学”放在一起构成“中国和日本美学”条目。作者德沃斯金(K.Dewoskin)将该条目分为三个部分:东亚美学的基础,中国论艺术和文学,日本论戏剧、文学和文化。在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部分“中国论艺术和文学”中,作者只是按照历史顺序讲到先秦乐论,陆机和刘勰的文论,顾恺之、宗炳和谢赫的画论,并没有对中国美学的特征做出概括。作者只在第一部分“东亚美学的基础”中,通过某些概括性的论述揭示中国美学的某些特征。德沃斯金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东亚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美、情感和适当的直接和率真的表达,追求没有矫饰的自发性。②东亚美学对否定的感受力和宁静的外观有兴趣,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视为艺术的最高境界。③尽管东亚艺术特别强调天赋,但是不像西方浪漫主义那样,突出原创、个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是强调对传统和规则的遵从。即使是对传统和规则的背离,也是源于内在的精神动力,是更深层的内在和谐的体现。④东亚艺术中的创新,与其说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不如说体现在艺术家的人格和生活中。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人格修养、天赋异禀、技巧锤炼等,成为美学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白癜风工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82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