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三晋女书侯文宜回忆美学midd

发布时间:2019/8/12 17:56:42   点击数:

“·三晋女书”系列丛书个人作品集评论之二

回忆美学·过往叙事·人生况味

——郭井平《秋韵》读解

侯文宜,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文艺学与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知名评论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艺学、美学、文学批评学、文化哲学以及区域文化与文学。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文学批评》《文学报》《文艺报》《理论与创作》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万字,出版个人专著《当代文学观念与批评论》《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等,合著有《山西文学大系》《山西文坛风景线》《山西长篇小说史纲》《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等。曾获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文艺评论二等奖等奖项。

郭井平的《秋韵》是诗意而富有哲韵的,“秋”意味着一种经过、成熟、淡然,“韵”意味着对于过往的回味和一种咀嚼,这大体可以说是书名“秋韵”要传给读者的东西。由此让人联想到文学创作的本质、冲动,有人将其叫作“回忆的美学”,可谓触到了人类写作的深层心理。的确,文学艺术实质上是以回忆为基础的审美活动,无论苦难与欢乐,当一个人到秋冬时节,反观过去了的春夏时光,都是一种超越了的咀嚼,因为拉开了距离,现实纠葛升华为一种远距离的观赏体味时,就像看一幅风景一样,这时就有了一些彻悟的、品赏的感觉。有学者就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萧红、施蜇存等创作谈到回忆的美学:“文学是作家人生体验的表述,也是作家回忆的再现。对于作家来说,回忆就是把自己所体验过的东西呈现在作品中,使它在审美的意义之上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阈中。回忆饱濡着作家对于以往岁月的深刻的审美体验,把那本已依稀难辨的旧日情形呈现为当下的感知图景,以审美的特质呈现了诗的光晕。无数优秀的作品正是因了其中的回忆的要素而平添了令人沉浸其间的无限魅力。”这就是回忆在造就美感方面的两大作用:一是回忆能在诗与现实之间营造适宜的审美距离,二是回忆可为“过去的世界”赋形。郭井平的《秋韵》正是这样一种为世界“赋形”,从而达到审美观照和精神超越的艺术创作。

一、《秋韵》的主题内容及其审美感染力

从《秋韵》所收录的作品来看,它主要是作者从二十多岁至今写作而陆续发表的文字,内容涉及军旅生涯、家庭亲情、乡土风情、职场轶事等。全书包括小说5篇、散文22篇、报告文学2篇、诗歌1首,共10万余字,可以说是作者用心经营而饶有寄托的一个精神世界。由于其天性和来自家庭温情孵化尤其母亲马背上民族习染的健朗情怀,就使她的回忆书写充满人间真情至爱,是颇有温度给人力量的文字。那么,给人印象深刻和富有感染力的主要是这样三个方面书写:

1、“绿色”意象的反复出现与难忘的部队生活和“兵”故事

翻开集子没有先看书“序”,先浏览篇目,跳入眼帘的第一辑小说篇目中,一共6篇,其中4篇凸显出“兵”的色彩和气息,包括《兵妹子英媚儿》《兵妹子们小辣椒》《兵妹子们与“元帅”》3篇,1篇《部队大院里的人和事》,这样一种突出的特点不由让人联想到作者一定与“兵”有某种联系,生命中一定有特殊的渊源关联。果然,反过来读“序”,其友人庞善强说出了其中缘由:“郭井平常发给我有关军人、国防及时事类的精彩内容,看得出她对我们的国家、民族及个人远去的军旅生涯无限热爱。”原来如此,作者一定曾是一个兵!这部分作品可以说是忘不了的“绿”与军营生活的回忆性叙事,写出了年轻时代的纯真生活、生命活力、战友情谊和军旅风貌。

三个兵妹子们的故事中,工作紧张而又活泼生活,可以说青春年华、活力四射,笑声朗朗、生气勃勃,最有趣的、突显出那个年代时代特色的是《部队大院里的人和事》。其中记叙的几件事和情景描写、人物刻画都颇传神。其一是住房状态和尴尬情形的描写;其二是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生活故事;其三是战叔叔及妻子“战斗机”“三个秃儿子”家的趣事;特别是二次看电影事件,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趣事,与今看电影的优雅色调,小影院享受不同,大家挤在一起坐小板凳、站着看,虽辛苦也很享受,且感觉体验和人生状态不同,那时挤挤攘攘,但大家享受着群体的快乐不寂寞、不孤独,俨然不同于现在的冷漠、自我、隔膜状态,可谓时代生活征象的生动记录。

2、长篇叙事系列与浓郁的亲情抒写和亲人形象的刻画

这部分主要是家庭过往生活纪事,通过对自己眼中的父亲、母亲、女儿等人物事象的描叙写出了一种至亲至爱的亲情和家风,是今日最宝贵而感人的。

其一,《家爹的故事》有最有分量的一篇叙事写人散文。《家爹的故事》写当年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后来的一些遭遇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晚年生活。上篇写了家爹和几个历史经历不同的革命者战友,但构思结构欠佳,开始由孩子们说带爹去日本,其父反对,引出日本强盗行径和爹参加革命的起因、经历,于是开始回忆上辈人的英雄战绩,一直到文革灾难;下篇写上世纪70年代“文革”结束后的生活,写到军分区大院里“左老太太”的伪善和姚营长被陷害时父亲的正义凌然、守本道义,写了晚年父亲生活的快乐安详、丰富多彩和对家乡建设、国家发展的







































湖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83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