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从双非跨到北大,千万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说一句欠扁的实话,我确实没怎么好好学。
不过在家里呆着的半年,我经常做梦,自己在打字写冗长的考研经验,直到这一刻变成现实的时候,我一肚子的话却变成了这个题目:千万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好了,先来报告成绩,北大MFA艺术硕士分,政治60,英语二70,艺术基础,艺术创意。公共课真的很渣,但是够用了。
对了,鉴于会有其他不认识我的小伙伴,我还是说一下我的情况,北京双非一本,本科经济学专业,属于跨学校跨专业考生~
我在B站发了一个关于考研的复习思路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av。
下面我按照时间线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流程,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我确实找到了适合我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和最轻松的方式达到目的。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去选择院校、专业和复习时间、复习周期,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做的事,要了解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扯远了,回归正题。
01选择——院校、专业、全日制非全日制时间:2月-3月
大家知道我大三时候说过要考中传的传媒经济学研究生,甚至在去台湾交换的时候已经开始复习了,但是大四因为想要落户最后才选择了做公务员。但是人生能就此止步么?不能。
迟迟等不到上班的通知,我就冒着考试时候会上班的风险报了考研。因为平时要上班,所以学校的选择面一下子就从大多数的全日制缩小到,在北京上课的、有广播电视专业的、有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名校——中传、北电、北师大、北大。
中传是很诱惑人的学校,广播电视更偏实操,非全招生人数多,竞争压力更大,考试题目更加专业细致。
北电是招生人数出名得少的学校,但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进演艺圈,而是满足自己的爱好能够得到专业训练而已,果断pass。
北师大和北大相比较而言,招生人数少,学术力量较薄弱,与其退而求其次,不如一鼓作气考最好最难考的。
北大MFA有两个专业是专硕,一是中文系的创意写作专业,但是没有非全日制的名额,所以就割爱了。二是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专业,分为广电、电影、音乐剧和美术四个方向,设立专业时间不长,题目概括性强,粗中有细,而且因为题目设计模式不固定,所以复习难度比其他学校要大很多。但是你怂啥!你都是敢报北大的人了!
OK,就这样定了北大MFA广播电视专业,然后就去找资料了。
02信息——搜索整理、报录比、学习周期时间:3月-4月
定了学校专业后,我主要在考研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