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影响我人生的50人2第六个人
这是第六个人的第篇文章
阅读提示
全文字,你大概需要阅读11分钟
无论如何,你的老板,都会在你的人生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这是人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它甚至会和伴侣、婚姻一样,深刻地塑造你的人生——他们帮助你提升技能,构建职业轮廓,成为你人生重大转折点的缔造者,有些人,或许也会成为你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26岁高龄进入职场,一张白纸走入社会,我想,我并不知道自己将会遇到怎样的人,未来的旅程又会如何展开。
但幸运的是,只要稍稍回望,就能够感受到这股扑面而来的强大力量——正是他们,引领我走上职业道路,并从此一往无前!
01
经营自己的职业,为自己的发展负起责任
11月的上海阴冷灰暗。在地下一层的食堂落地窗前,我的第一任老板Frank跟我一起开午餐会。
吃下去什么我全然不记得,他讲的话,让我的胃处于麻木状态。
“今天是我约你,我希望下一次,你能主动来约我”。他正在启发我,也在给我施加压力。
12年过去了,这一幕仿佛仍在昨天。
作为公司最年轻的总监,他掌管两个品牌十几亿生意,在同届管理培训生中最后一个晋升经理,但却成为中国区最年轻的营销总监。现在,他成为这家公司的领航人。
在我正昏天黑地陷入不能融入业务的高反期,他约了我,有了上面这场对话。为了避免我作为一个新人半途而废中间夭折,他正努力为我提供援助。
“在这家几万人的公司,如果你想堕落,速度会很快。我见过太多人,透支过去的运气和优秀,而后变为平庸。在这里,没有人能够对你负责,包括HR,你的发展,要全靠你自己。”
多年后,回味起这段话,我才真正理解它的真诚和别有用心。在经历了很多次大跨度转型,主动选择离开舒适区,真正无惧挑战、拥抱困境,经历降薪和裁员,我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全靠自己”意味着什么。
这正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所说的精髓:BeProactive。十几年来的高低起落,也验证了这段话的真实含义——
大多数人都在等待机会,而不是主动去争取、创造并有效的识别机会;大多数人都在期待外界环境能为自己铺平道路,一劳永逸,而只要双脚踩上去,好像就可以迎来前途无量的人生……
Frank帮我建立起了坚实的职业价值观:面对挫折的态度,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如何触底反弹绝境中反败为胜……甚至他自己的职业轨迹,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观察他如何工作,也从中学到了这种「负责任」的态度,默默进行模仿。这让我在以后很多次被动、缺乏规划的选择中,内化成了一种下意识行动——为现实,你总可以做点什么;你总可以改变你自己;你总有机会「创造机会」。
在我入职的第一天,他给我讲了持续学习模型:Do-Learn-Review-Reflect。到今天,这个模型仍然在我的工作中被反复应用。
在中国,营销成为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行当,然而,能做到顶尖的人,凤毛菱角。
至今,我在深度思考、反思、提炼规律上都有过人之处,这当然归功于在步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中,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思维模式。在训练并培养自己拥有这种习惯的同时,我并不知道,它会成为受益终生的品质。
直到某一天,我自己也需要带团队带新人,我需要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暂时的挫折之时,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我需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回馈给更多人……那一刻,我才深切的理解它的宝贵之处。
我想,正是在不自觉中慢慢学习这种智慧,让我可以从第一个绩效评估倒数排名,到半年后一跃而起。Frank欣喜的说:“你有远远超越同龄人的职业成熟度!”
时隔多年,岁月可能磨平了一个人的性子、追求、激情、甚至是信念,但老板曾经说过的话,我却可以倒背如流。虽然失去了联系,也来不及道谢,但我感恩曾经有追随他学习的机会:Thinkbigger,aimhigher。只有你追求卓越,才可能创造商业奇迹。
而人生,何尝不是呢?
02
管理者最艰难的训练:提升治理能力
遇到张总之后,我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人。
作为12号员工,我陪伴见证了这家公司从零到一。经历了营销从最早期的混合部队、到市场与销售分拆、再并入运营职能,每个阶段。
他46岁再次创业,公司的客服电话尾数就有(意为70/80后创办)……算起来,也算是一家大龄创业公司。
站在今天回望,这是我经历的所有公司中最没有光环的一家,然而,我从中却学到了很深的管理智慧:它拥有优秀的文化。
公司创造了非常简单而透明的沟通机制。老板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