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如水论坛丨第11讲品经典bull悟
书,是知识的沉淀,是智慧的积累。经典书籍凝炼传神,意境高远,丰蕴的思想与生动的形象往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小说、散文、学术典籍,都是历史的沉积、创新的先导。正所谓“品读名著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阅读经典,我们找寻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让我们秉承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热爱,跟随王家河小学英语老师的脚步,一同品味经典,感悟人生吧!
No.1分享者:何丹君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散文小品34篇,篇篇精致、优雅、有趣、幽默。其中最有感触的一篇——《孩子》,与各位老师一起共探教育中的溺爱问题。这篇散文围绕着不管是何朝代是何年代都不会过时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孩子”。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家庭,父母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给自己的孩子吃,而自己却不吃一口,好像不这样做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这种情况自古就有,而今计划生育的年代,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比以前就更甚了。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表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无私精神与奉献精神。但是只要你疼爱、期望自己的孩子,就能按照你的想法发展下去吗?一味的溺爱,娇纵自己的孩子,可能无法达到你所期望的结果。《雅舍小品》的作品篇篇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No.2分享者:李雪
作品通过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写出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巨流河,在清代就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No.3分享者:周骏旖
《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其学生颜回的观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正是在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他们因材施教。的确如此,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方能“因材施教”。
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历代师生关系的典范,他们既像父子,亦像兄弟,更多的则是像朋友。正是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10年弘道,诲人不倦,终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仁者爱人,爱众亲仁,应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应成为我们的为师之道!
No.4分享者:黄文洁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
“书香能致远”,就让我们在经典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从容的心态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充盈心灵,用经典的睿智之语指引前行的方向!
文稿:周骏旖
编辑:易航如风
视频提供:周骏旖黄文洁
音频提供:李雪何丹君
审核:易燕飞刘艺卿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