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2/26 8:20:38   点击数:
白癜风前期 http://m.39.net/pf/a_7192406.html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句语言美和中国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3.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会品析诗句,自主诵读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反复吟诵,还原诗歌画面,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苏轼的个人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复习曾经学过的三首诗,引出苏轼)

师:苏轼在杭州写过不少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个别读,师正音,生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2.出示吟诵要求,自读练习。

3.师范读,个别吟诵,生练习吟诵。

4.跟着“婷婷姐姐”音频吟唱,做到会吟、会唱,并富有韵味。

三、品词析句,想象画面

1.赏字词之妙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一草一木皆成画,一字一句总关情,诗中有哪些字你认为用得妙?请赏析一下。

2.赏比喻之妙

师:字词之妙只是其一,本诗在修辞手法上还有别的妙处,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

师:诗中将黑云比喻墨水,白雨比作珍珠,用了比喻手法描写了疾风骤雨中黑云和白雨的动态,也烘托出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咱们古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赏画面之美

师:苏轼曾经给王维诗歌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咱们今天这首诗中的每一句也都是一幅画,请同学们试着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和小组成员说一说,你在每句诗中所看到的画面。

四、以词解诗,拓展阅读

师:短短二十八个字把忽雨忽晴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苏轼一生还写了很多关于雨的诗和词,下面我们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词《定风波》。

1.出示词,齐读

2.师生读,男女生对读

3.出示一段经历,师读

师:一次比一次远,如此坎坷的命运,我们这首词中却完全没有看到半点伤感,而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4.知人论世,深挖背景,体会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我们知道苏轼21岁中了科举考试进士榜的第二名,他当时的《刑赏忠厚之致论》被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赏,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本来是前途光明,却因为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丢官降职,被贬湖北黄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来分享你了解到的苏轼。

5.学生汇报,升华主题。

是的,即使仕途坎坷,苏轼也依然积极面对,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词,还有苏堤,此外,苏轼还发明了苏东坡健身操,有益于强健体魄,改善身体机能,他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作为诗人、词人、书法家,他更是热爱生活的美食家,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真可谓是多姿多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苏轼:“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dài)未之有也。”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蔡嵩云《柯亭词论》

《尚书.舜典》有言:诗言志,歌咏言,诗人在这两首写雨的诗词中蕴藉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送一个词给苏轼,并书写到黑板上。

6.生回答,师总结。

这样一位诗人,可以说他的豁达乐观,让他不仅仅成为了文学家,更是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五、拓展诗歌,多元感悟。

对于雨这个意象古人写下了很多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几首含有“雨”的古诗词。

读《春夜喜雨》,这是杜甫的喜雨;读《渔歌子》,这是张志和怡然自得的雅雨;读《声声慢》,这是诗人李清照凄惨命运的苦雨;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是陆游碧血丹心的一片爱国之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写于被贬杭州任职期间,面对突来的疾风骤雨,诗人坦然喜悦面对,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这是苏轼的人生之雨,也希望能成为你我的生命之雨。

六、小练笔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哪场雨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一段话、一首诗或一首词表达出来。

七、布置作业

1.喜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可以唱给家人听。

2.推荐阅读《苏东坡传》。

3.修改自己的诗并读给家长听,并将自己的作品投至咱们班的诗社。

贺石菊,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曾锦花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广东省班主任德育论文比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辅导金奖,宝安区“五段互动式”研训比赛优秀辩课教师,在国家级刊物《新教育时代》发表《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论家长课堂艺术化方法》论文并主持区级课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研究》,全国语文朗读评选获“教师指导一等奖”,在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荣获广东省优秀指导老师奖,北师大“风逸文学奖”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07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