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语middot八佾解读

发布时间:2021/8/12 13:19:16   点击数:
《论语·八佾》篇中,有一段对话,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关于国君如何指使臣子,臣子如何服事国君,孔子的回答是:“国君指使臣子要依礼,臣子服事国君要尽忠。”孔子的这番言论,放到现代企业仍然适用,只不过君臣变成了上级和下属,即上使下以礼,下事上以忠。上级和下属在职务上虽有统属的关系,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上级对下属有信心,待之以礼,关怀、照顾下属,下属对上司自然尽忠职守。“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简而言之,就是你对的住我,我对你自然也不差,而不是上位者只管发号施令,下位者只会服从命令,逆来顺受。孟子在《孟子·离娄》篇中,就痛快淋漓地道出了孔子还没说下去的话,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这段话,道出了现代企业雇佣关系的三种典型状态。1.家人级——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领导者把下属当作手足一样爱护,下属一定会把上司当心腹一样的爱护、拥戴,把企业当家一样维护。故事案例中乙公司的小小保洁员为什么会勇斗小偷,不就是因为总经理的一句赞美,一份尊重吗?2.路人级——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领导者将下属视为犬马,把他当作赚钱的工作使用,下属就把领导者当一般的人民对待。你发工资,我干活,没什么交情。为什么现代企业经常出现这种情形,一下班,员工飞奔出办公室,一秒都不肯呆,领导一说加班,员工就要加班费。就是因为领导者把他当作工具,需要的时候用一用,他对领导者自然没有感恩之心,自然就会斤斤计较。3.仇敌级——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领导者自认为自己有钱、有权,不把下属当人看,不尊重他,任意辱骂,随意克扣工资,下属的內心自然会产生强烈不滿,日积月累就把上司当仇人一样看。故事案例中甲公司的情形不就是因为老板视下属如土芥,下属才不管他死活的吗?有上级、有下级才叫团队,一个融洽、有爱的团队才会一条心、一起拼,实现共赢。视下属为尘土草芥,将上下级关系变成敌对关系,你拆我的台,我踹你一脚,团队被东拉西扯,又谈何向前发展呢?坤卦的“利永贞”,意思就是你时时刻刻都要对自己的老板忠诚,这一点不能改变。作为部属,不管玩什么花样,用什么方式,对自己的老板一定要忠心耿耿。乾卦第五爻的这个“利见大人”,一个是自己要表现得有大人的风范,第二个是跟底下的干部要心连心。否则,下面第四爻的人会经常拿你当目标,看你的笑话,总有一天要把你拉下去。义在我们中国人心目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要讲义气,那什么叫义气?就是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会不顾一切地去,可是平常你要照顾我,你平常不照顾我,这时我就不一定要这样做。一一周帅山中立秋日偶书王阳明?归越诗三十五首〔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后作。〕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先生以带病之身,对新秋的到来,虽有某种警觉,但写来绝无衰落之气。那山、那水、那云、那心态、那飞鸟,无不充满一派生气,表现出一种怡然之气。一一王海峰周六汇报: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根。请你看看河南省孝行中原研究院采编的“四大孝子谈孝道”:呵护“家之根”,处理好养与敬、顺与谏、葬与养的关系;孝道如何传承?一代说给一代听,一代做给一代看,身教重于言教;家教的三等是拳头,二等是嘴巴,一等是行动,你认可吗?孔子曰: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一一刘付贵感恩与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东山书院·国学早读:《围炉夜话》赏析第则:[原文]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谢安围观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译文]晋代名臣陶侃,闲暇之时搬运砖块来磨练自己的体力和意志,这种精勤态度,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得到的;晋代名将谢安,面临大敌,仍能与朋友从容下棋,这种镇定功夫,不是随随便便能效法的。[评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长时间处在优越的环境下会很容易忘记励精图治,而东晋时的名臣陶侃则非同一般,陶侃以勤勉著称,虽然身居刺史,但闲暇时候,他通过运砖来激励自己不懈怠、不懒惰,这种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大事面前,一般人很难保持淡定,而晋代名相谢安却能在关键时刻气定神闲,在大兵压境,胜负难料时,仍能和朋友轻松淡定地下棋,这种镇定自若的非凡气度就不是我们轻易所能学习的了。一一朱建群????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文化教育承传弘扬????(学习分享篇)????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在《颜氏家训》上,有一段关于读书,求学的目的,那么这一段话,也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来学习。他说:“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鸮。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花,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段话对于我们学儒的人,学传统文化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警惕。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学习,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我们看到有人读了十几卷书之后,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鸮,也就是一种猫头鹰一样的讨厌他。像这样求学,其实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不如不学。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称为为己之学。是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同根同源同祖和睦和谐和平根植于孝亲尊师力行于知恩报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进步为世界民族和平发展而砥砺前行山东圆缘园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济南多元文化交流协会文宣部筹建委员会管理

从0到亿只用了22年,阿里成功背后的管理体系!-08-06

很多人觉得马云是个奇迹,从一个英语老师,在2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一个市值3.7万亿的企业,无人能与之争锋。

其实在年时,阿里虽已达万人规模,但却面临着干部数量不足,管理能力跟不上,绩效意识不强,作风不够彪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阿里发展。

为此,阿里引进了大量的课程,但马云并不满意,重申“要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斧子落下去,就要有效果!”“对每一层级的干部,关键的能力项目不必多,但必须实用,要高强度、反复的训练,才会有效果”。

在这个背景下,由湖畔学院承接开发了一整套管理者培养体系,就是后来的“三板斧”,这套体系对于如今的中小企业培养管理人才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随后的实践过程中,三板斧因其效果彪悍,声名远播。

1

阿里管理的三大板斧

1、揪头发

揪头发,锻炼管理者的“眼界与远见”,培养向上、全面、系统地思考的能力,杜绝“用屁股决定脑子”和“小团队”,从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内考虑组织问题发生所在。

2、照镜子

照镜子,培养管理者的“胸怀”,管理者是需要孤独的,因为要面对自我内心的强大,管理者需要融入,要“以身为镜”,做别人的镜子,以他人为镜子,完善自己。

做自己的镜子——首先,找到强大的内在自我,这样才能体验到自我的能力与自信,在痛苦中坚持自己,成就他人。

做别人的镜子——在一个管理团队中,彼此都是彼此的土壤,成为彼此的镜子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既然我们希望通过别人的镜子看到更全面、更真实的自我,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面镜子。

以他人为镜子——能够自我照镜子,又学会做别人的镜子,才能以他人和环境为镜子,从多重不同的镜子中真正发现和认识自己。

3、闻味道

闻味道,培养管理者的“心力”,任何团队的氛围,其实都是管理者自身品味的体现和放大。一个管理者的味道,就是团队的气息,无形中影响着每个人思考和做事的方式,尤其会影响团队内部的协作和跨团队的协作。

作为领导者,与员工彼此孕育、支持、培养,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高层管理者,我们认为一定要有的味道是:简单的信任。

味道是管理者会自我散发出来的,可以的散发反而会形神不符。

2

阿里管理者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初级管理者的ManagerSkill(经理技能))

HireFire招人、开人

说白了就是招人与开除人,在阿里,政委必须要了解业务,组建团队,招人到干部到主管,都是业务线管理人员负责的;HR与政委只是辅助,给出框架与体系。

组建团队

阿里非常重视团队,任何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打造专属自己的团队。

组建团队,要清楚知道自己是想要一支什么团队,把团队的理念,让团队中的伙伴看在眼里,听进耳里,刻在心里,直至融入血液里。

过程与结果

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首先在业务层面,能抓得了过程,拿得了结果,掌控得了人。

2、第二个层次(中级管理者的ManagerDevelopment(管理者发展))

中层管理者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丢了西瓜捡芝麻急功近利短期的目标与长期目标失衡山头林立为各自的利益为战大团队的战略与小团队的发展的取舍等等

中层管理者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上文中提到的那三板斧: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

三板斧力塑造一个内心强大、以人为本、使命驱动的优秀管理者,揪头发锻炼一个管理者的眼界,照镜子培养管理者的心智,闻味道可以培养管理者的精神力量。这些方法的核心是让企业管理者具备管理力。

3、第三个层次(高级管理者的Leadership(领导力))

领导力主要包括文化、战略、组织能力。公司的文化是内核。我们说“有道无术尚可术,有术无道止于术”。我们搭建公司的顶层文化设计,下面怎么做都与员工关怀有关。

道、谋、断、人、阵、信关乎天下。在下图中,上面是道,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下面是谋断,战略、战术,最后是人、阵、信,也就是就是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又很简单,阿里用的是三角框架,一个团队的思维模式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干,员工会不会干,团队容不容许他做。

3

如何掌握阿里管理三板斧

阿里巴巴的三板斧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管理者,这是一套适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培养体系。

作为企业老板、高管、管理层、HR,都需要来上这一套“三板斧”!

最近中纪委拍摄了一部警示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引起一定的反响。观看评论中,对孙力的一段话很感兴趣,文言尖锐并切中时弊,拿老百姓的话说,很接地气。我截取了一小部分,与朋友们共享。一个水塘,死了几十条鱼,那是鱼本身的问题;如果死了成千上万条鱼,那就不是鱼的问题,一定是水出了问题。一个国家,出了贪官刘青山、张子善,那是他们本身的问题,如果这个国家无官不贪,无官不腐,那就不是几个人的问题,一定是治国的理论出了问题、顶层设计出了问题。经济搞上去了,可代价太大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两级分化;金钱至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污染一片土地,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治理一片土地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搞坏社会风气,有个三年五载就够了,端正社会风气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人心的代价是最大的代价。出了几个贪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老百姓眼里无官不贪;几颗大白菜被沾了甲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认为所有白菜都有甲醛;对人心的污染是最大的污染,人缺乏信任是社会最大的悲哀,离心离德是最大的隐患。一个基尼系数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一个清廉指数排在世界后边的国家,一个人与人之间毫无诚信的国家,一个法律可以不被尊重的国家,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家,即使你在世界上成为土豪又有什么意义?你凭什么挺直你的脊梁?一旦金钱站在高处,所有的真理都沉默了。假如一切都是为了钱,人们就会失去灵魂,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就会没了底线,行为就会失去约束;是非就会混沌颠倒,做人就会失去尊严;道德就会苍白无力,法制就会流于形式。孙力的一习话,耐人寻味,值得深思。一一铭志转发能成大事的人,都摸透了人性(管理者必读)-08-07

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共同受益!!

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管理是从识人心,懂人性开始的。

为什么?如果你不懂人家心里想什么,你学再多的管理工具,学再多的管理方法,你的管理都是没有入门的。而且,你也管不了人家。

因为你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他也不会关心你要什么,认为这是一份工作而已。做好了也没有成就感,做差了也没有愧疚感,这就是“不值得定律”。

所以管理要识人心,但光知道对方要什么还不够,得有一颗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的情况都和你一样,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的选择。

打个比方:

比如你和你的下属,你们两个人都有一只鹅,你把这一只鹅当成了投资品,让这只鹅持续地下蛋,然后用蛋换钱,再买鹅。但他却将选择了消费,把这一只鹅杀了,吃掉了。这个时候,你能嘲笑他吗?你之所以可以用鹅下蛋,能够投资,是因为你有资本做储蓄,而且能够维持花销,也有钱供养鹅。资产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但他不行。因为他不吃东西就会挨饿,吃了可以满足今日的存续。而如果养鹅,还需要给它喂东西吃,需要持续追加投入,他承受不了。

所以在嘲笑别人之前,你要站在他的角度,看清楚他的问题,深入了解他,这就是同理心。

作为老板或者管理者,不要抱怨你的员工来公司就是为了赚钱,员工不会为了公司工作,只会为自己工作,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变成员工的目标。

识人心后还要懂人性,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管理就要根据人性来管理。

很多人经常问我:“Cherry,为什么我制定的制度,最后却没有起到作用?”

这个时候,我最想问的是:

你设计的制度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吗?能够让最优秀的人很爽、很想干吗?有没有保护强者,不让强者受委屈?能让干得不好的人有压力吗?

如果不能激励最好的员工,不能让做得没那么好的人感觉到压力,有制度还不如没有。

有的时候,我们的制度没有用,我们辅导下属没有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因为你们都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员工需要什么。

所以我们激励员工,就要激励到位,奖励也要奖励在他们需要的地方,当你想要的和员工想要的能结合在一起,员工就能具备自驱力。不怎么需要管理,只需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

管理本身是逆人性的事,但我们要把它做到顺人心,这才叫管理有境界。

心中有事,装作若无其事,便是阅历。心中有事,还能若无其事,便是格局。但凡有事,皆不往心里去,便是修为。但凡有事,坦然处之,淡然化之,便是最高境界。[Worship][Worship][Worship][Rose][Rose][Rose]吉祥美好的立秋日从微笑开始一一司磊《西游心语》:西游记是转识成智的妙药,把知识转变成智慧是当代人的必修课。它是一盏心灯,一座心门,里面都心灵世界的故事,这里的妖魔都是心灵扭曲,心理变态的人。西天取经就是心愿心行,磨炼心灵,提高心境的过程。总之,读懂一本书,看懂全世界,这本书就是《西游记》一一妙解西游记作者陈铁桥敬上心情不好时,要经常问自己,你有什么想不通?有什么看不惯?如果你觉得不愉快了,就看看窗外,有无限的风光,看看广阔无垠的天空,也学青天不关门。人生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旧梦,一朝一夕皆来生。转个念就是希望,回个头就是来生。一一王广生五十句常用国学名句,做人做事必看!堂构云开堂构云开昨天

读书,不仅可以丰富人生,更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美好。渊博的学识来自不断的积累,从容的智慧来自日常的培养,名家的经典更是瑰宝。今日精选50句常用国学名句与大家分享~

1、关关雎(ju)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的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

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人,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既然这种情况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一天不见面,好像隔着三个秋天那么长久。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伊人指意中所思之人,一方指河的对岸。意思是我思念的人离我很远。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巧笑的两个酒窝儿很美,水灵灵的两只眼睛多好看。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建筑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起始于脚下的第一步。

1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既然来了,就要面对现实。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说的人即使说错了也没有罪过,听的人要引起高度警惕。

1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正直的人从表面上看似乎委曲随和,聪明的人从表面看似乎笨拙,善辩的人从表面看似乎嘴笨。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意思是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的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不周密,但最后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用以制成加工玉石的研磨工具。意思是做事可以借助于外力。

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一般人不是圣人贤人,谁能不犯错误?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他人以桃子赠送我,我要以李子回送。比喻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天降的灾难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都逃不掉。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阻止人民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虽居高位,但聪敏而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问为耻辱。

2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越显得坚固。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学习知识不要厌烦,教导别人不怕疲倦。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论语·学而篇》

学习知识时时刻刻琢磨钻研,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和小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君子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无怨无悔;而小人却愁肠百结,怨天尤人,心胸狭窄,猜疑嫉妒。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疑惑而更加危险。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人在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但作为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人都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样的。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即使自身富贵,也不做过份的事,不穷奢极侈,不为声色所迷;即使自身贫困,而志决不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做不仁不义之事;即使自身勇武,也只以德服人,而不以武屈人,滥用武力。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3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要有根据,所说的话要有道理。

3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镂刻不停,坚硬的金石也可以镂刻成功。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是一个意思。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比喻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只要学生努力,会比老师更优秀。

39、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里路程。

4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4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朋友之间的交往如果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水一样纯净,这就是君子之交;如果接触过于密切,交往若醴,像酒一样,容易醉人,导致勾心斗角,追逐名利,这就是小人之交。

4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ai)。(孙子兵法·谋攻)

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4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4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鹅毛还轻。

4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人想了一千遍也有错误的时候,而愚蠢的人(平凡的人)想一千遍也有正确的时候,意思是: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始终正确的人和事。

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水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也会被击穿。用来形容长年累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终究会成功。

4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4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用来表示对人对物不可要求太高。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50、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人生结交有新有旧,不能结交了新的忘记了旧的,无论如何不能逾越这个为人之道,这里的贵贱不是指地位的尊卑和价值的高低,而是‘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

最优秀的群: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理解,有一个共同点,人人守群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离不弃,把最好的分享,把最坏的甩开,开心快乐,传递正能量,不分彼此,互帮互动,像家一样温暖,像兄弟姐妹一样亲爱,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你,有我,有他。所有家人老师们现在好,万分感恩守群分享[ThumbsUp][ThumbsUp][ThumbsUp][ThumbsUp]辛苦了[Coffee]一一阳光为什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佛道居士堂昨天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见于《论语·雍也》篇。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喜爱水,道德高尚的人喜爱山。

为什么说“智者乐水”呢?在古代哲人看来,水是天地万物之源:“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物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为什么说“仁者乐山”呢?因为在古人看来,山是万民所瞻仰的地方:“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忾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多有游山玩水、陶冶情操的文化传统。“山中宰相”陶弘景、“五柳先生”陶渊明、“诗仙”李白、旅行家徐霞客等智者、仁者无不喜欢寄情山水。

(搜集整理:吴友梅居士)

我一再说,未来的变化不是人所能够预测的,是测不准的。那我们要不要测呢?《易经》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测不准,所以才要测。因为只有测到一个方向,才知道怎么去调整。因此,我们做计划,不是做完计划就完全按照计划去实施,那是不对的。做完计划,还要随时进行调整,并且要拿捏好调整的准则跟幅度。今后,我们的计划会做得越来越宽松,不是越来越严谨。计划越周密,数字越精确,最后得到的结果越不对。这样大家就了解了,为什么这个时代中国人会比较有办法。当环境很稳定的时候,那个靶就叫做固定靶。打固定靶是美国人最擅长的,因为他们讲求量化,只要仪器精确,人员用心,几乎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固定靶了。当日本人起来的时候,美国人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市场开始变动了,可是也没有变动得特别厉害,这时候的靶就叫做活动靶。天底下最会打活动靶的人,是日本人。可现在连活动靶也没有了,我们发现现在汇率不稳定,利息天天有起伏,原料的价格随时在变动,工资不断地上升,已经没有固定的东西了。现在目标市场随时在变动,全世界只剩下一种靶,叫做飞靶。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会打飞靶,四个字就可以讲完,叫乱打乱中。只有中国人能做到乱打乱中。我问过很多实业家,我说:“你知道自己是怎么赚来这么多钱的吗?”他说:“凭良心讲,我不知道。”后来他愣了一下,说:“我知道了,乱做乱赚。”当我们听到人家告诉我们,他是乱做乱赚,这表示他讲的是真话。如果人家讲一大堆,说自己怎么样做计划什么的,那都是讲好听的,我们不要相信。但是我的看法是,一个人之所以会赚很多钱,是因为祖上有德,其他全不可靠。每个人都是从未定之天出发,然后摸索、搜寻,最后走向既定之局。既定之局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定数。人生的努力,只不过在追求自己的定数到底是什么。一家公司的成长,也是在追求这家公司的定数在哪里。这都是早就定好了的。什么时候哪一种行业该淘汰掉,什么时候哪个地区要没落掉,都是既定之局。一切一切都是从未定之天走向既定之局,人生也不过如此。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预测变化。预测变化,不是预测结果是什么或者一定会怎么样,因为预测出来的东西还是会变的,我们称之为危机处理。其实西方管理都是危机管理,这在《易经》中,用四个字就讲完了,叫做忧患意识。人之所以会恐惧,就是因为不了解,了解了就不会恐惧了。其他的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只不过是阴阳的变化而已。所有事情都是阴阳变化造成的,没有什么新奇的。而更重要的就是太极的部分,太极的部分由于大家看不见,往往被忽略掉了。人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自我精进,进德修业。中国人最了解,一切一切是要自己负完全责任的,说难听一点,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过一种很凄惨的日子,叫做自生自灭,所有的公司也是在自生自灭。我们无法依靠他人,因为每个人都自顾不暇。在自生自灭当中,我们就觉悟到一切都是假的——买股票,最后贴在墙壁上做纪念,因为公司倒闭了,手上有再多的股票也枉然;买黄金一定被偷,除非量少,买多了小偷们马上就来偷了;把钱存在卡里,卡可能会不见……天底下没有一样东西是可靠的,唯一可靠的恰好是我们平常最不重视的,就是品德修养。人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不同的职场,不同的职位里面,进德修业。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自己不做坏事,其他都没有办法控制。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凭良心,你会歪打正着!不凭良心,你会正打歪着!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一一周帅大家一定要记住头脑的意识能量连接它是一个瞬间的,是通过神经系统进行的身体各个能量体建立连接,大脑可以随时调动身体各方面的能量体,进行一个总综合的能量集中进行疗愈。能量的叠加由信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317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