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这种幻灭主题,真是让人觉得对人生充满无限

发布时间:2023/3/12 11:53:12   点击数:

初看《如懿传》,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位导演的不简单,光影构图颇有张艺谋风范,大气沉稳而又让人觉得舒适平衡。独特美学思想的运用,使色调搭配颇有中国古典韵味,赏心悦目,从这些角度来看,与《甄嬛传》相较,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剧中,青樱结婚的造型是最让观众吐槽的,说是神似刘姥姥,然而给我的第一感觉,竟是想起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种很符合中国民族风和中国传统的审美,竟被吐槽成刘姥姥风,实在感慨。说造型不符合,或许民俗博物馆逛的实在是少了些,都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古装剧蒙混了眼。

此剧让我惊艳的有三点:其一光影和镜头非常美,大气中带着一点哀婉的气质,这个也不必多言,前头有许多比我研究得更专业的人已经发了众多帖子来评论;

其二布景造型非常还原古代,尤其是陈设和故宫很贴近,让人感觉就是紫禁城里的生活状态,服饰颜色也颇为接近乾隆时期流行色调。青绿山水画在那时异常盛行,可知那个时代并不是推崇灰绿色,而且朱砂红,和三绿花青等重色,至于在众多人眼里中国传统色调搭配就是灰灰暗暗的,那不过是书画服饰历经年代过久,才泛黄折旧;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故事有内核,就像文中说的每一个人物都带着一种无奈感,兰因絮果,皆有命数,不同于甄嬛传的斗智斗狠,却很戳心。

有时候,总是对世事发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感慨。古今、世事、人生,往往都像是相通的,就如众多影视作品共同的幻灭主题。王朝有兴起于覆灭、鼎盛与没落,世事有聚有散,有爱的炙热也有离的萧索,人与人的关系来时荏苒去时迁延,人的经历有高峰有低谷,曾经踌躇满志也曾一蹶不振,我渴望拥有这般超脱苦难的眼光,宠辱不惊参透世事,不被外物所束缚,但古往今来,求仙求道者尚且不能,吾辈俗人又如何幸免?

这种幻灭主题,真是让人觉得对人生充满无限的思考与斟酌,光阴的流转、世事的变迁,总是让人觉得可怕而又可畏,于是便造就了一出出的遗憾。好像每一日都在盛宴狂欢与垂死挣扎间不停切换,希望与失望也在轮番上演,人于大喜大悲的强烈落差、鼎盛繁华与凄凉死亡的洗礼后,可否还会对璀璨俗世有所留恋?若是能永远留在那个娇娇媚媚的年岁,只一句“小生有宮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作定盟之物”,便足够让人愿将红尘醉卧一生,不顾往生。青樱和弘历,肯定是爱过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剧中,若真的不爱,在乌拉那拉被甄嬛斗得失势之时,弘历又为何还要保她,最后明明也没有家室倚仗,还是成了一代皇后,只是爱的越深,心也就碎的越彻底。谁都想永远美好单纯,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一遭尘世路途,谁都是孤独地来,孤独地去,被生活压迫得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也许那隐藏在似水流年桃花深处的厚重情感,无时无刻都在那繁华与落寞的对比间缠缠绵绵。

细想剧外的我们,过得又有几人能舒坦,那些放不下的人,那些执拗不过的世事,终究太多不如意。若多年以后的某日,在某处茶馆酒肆孤灯独饮的你,看到一个满面皱纹却又似曾相识的老人走进店里来,坐你邻桌。他的身影很是熟悉,或者恰好那人脸上的纹理曾多次想起,再巧一些,那人脖子上戴着一个坠子,或是手上戴着一枚戒指。你会觉得仿佛有片刻记忆触动了你。然而,在那些蒙昧如云烟氤氲的记忆之中,那些前尘往事总是不忍多做叨扰。于是,你饮罢手中的那杯酒,悄然把钱放在桌上,你不再试图去记起,而是转身撑起那把伞,像一个潇洒不羁的侠客,又像是一个逃亡者,轻步走进无边的深夜里,哼着不知从何处学来的小曲,并且小心躲避溅起的雨滴。

莫笑往事太执着,只怪时光成蹉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57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