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真实宝贵的投资经历让你站在聪明人
你可曾徘徊底部,不得投资真谛,最终抱憾离开?
你可曾跌跌撞撞,历经多轮牛熊,最终逆袭成功?
你可曾坚守成长,历经市场检验,最终改变生活?
国庆长假,小雪把这本《投资改变人生》分享给大家!
股市没有百战百胜的神话故事,这里有23位历经风雨的投资达人,23段真实宝贵的投资经历,23个独具特色的投资笔记,23种精彩纷呈的投资人生。
他们从误打误撞到建立体系,用投资改变了认知;从追随市场到调整策略,用投资提升了自我;从两点一线到拥抱自由,用投资改善了生活。他们以风格多样的投资智慧、截然不同的投资精神,激励着广大读者在投资道路上书写自己的绚烂人生。
通过阅读别人的投资人生,来启发自己的投资实践,站在聪明人的肩膀上,让你投资路上事半功倍!
市场低迷之际,小雪摘取了书中一段精彩的投资经历,与大家共勉!
诞于熊市多敬畏,坚守成长少迟疑——吴伟志的30年投资路
吴伟志这个名字,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一批从业者,也是“
中欧瑞博”这家5年“私募常青树”的掌门人,同时也是中国私募奥斯卡“金牛奖”的常客。他的背后,是一段近3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故事。0
入市前十年,我收获的三个道理!
我是潮汕人。年大学毕业后,开始进入到证券行业工作。当时加入的是联合证券深圳赛格营业部。在那个上交所也刚开业两年的时代,市场中主要还是技术分析、资金/庄家大流行,价值分析的土壤还极其贫瘠——我大学毕业的论文写的就是《股市的技术分析》,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个论文也说明,那个时候,我已经对股市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至今快30年了,也依然没有变化。
应该说,我职业生涯的起步是非常不错的。我到公司报道不到一周,就被领导叫去,说公司要做自营,让我和另一个小伙子一起试试。能管上钱,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我常说,这就好比一个战士,刚上部队,枪还不会用,直接就派上前线了。这对于我个人而言,自然是感到有压力的,但也正因此,才得到了重压下的锻炼。
在我入行的前两年,整个市场处于熊市之中,买什么什么跌。指数级别的最大回撤竟然可以到70%左右。也正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对于风险极其厌恶。我现在的公司中欧瑞博的英文名是rabbit-fund,也就是兔子基金。兔子这种柔弱的小动物,正是依靠良好的风险管理,时刻竖起耳朵,保持惊醒,才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公司名字背后敬畏风险的投资文化,正是我职业生涯最初打下的烙印。这是前十年从业,我的第一个收获。
年市场触底之后,指数开始了一波比较有力量的上涨。但由于我过于敬畏风险,常常是所买的股票稍有上涨,我就卖出做了止盈。所以在那段时间,虽然也有赚钱,但操作上,并不尽如人意。倒是在此期间,我所服务的一个大客户的操作,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这名大客户,在市场较为底部的位置,买入了四川长虹和深发展这两个票,各一半的仓位。在整个上涨的过程中,我和他通了30多次电话,分享对于市场的看法。自始至终,他一股都没有卖出。直到有一天,他主动联系我说,要卖出这两个标的。我打开账户时被震撼到了:他已经收获了高达7-8倍的收益。
而这,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原来买入质地优良的好企业,从牛市初拿到牛市尾部,竟有如此威力。
我也从不觉得分享这种反思有任何丢人之处,恰恰相反,这构成了我们现如今策略框架的一部分:所谓策略适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意思——牛市有牛市的操作策略和思路,熊市有熊市的操作策略和思路,很难有一种策略,可以在各个环境中通吃。除了策略框架之外,这甚至成了日后中欧瑞博平台组织框架的底层思维之一。而策略适配,也成为我前十年的第二个收获。
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我从业的年头基本上接近十年了。蓦然反思,发现自己虽说进步很大,但前十年并没怎么赚到钱。在大客户投资成功经历的启发下,叠加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对于基本面投资理念的日益认可,我逐渐从“技术分析派”转向“基本面投资派”。这,成为我前十年的第三个收获,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收获。
顺便说一句,我之所以能够读足够多的基本面投资的书,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前文所述的“一出校门就要管钱”的状况。在重压之下,我读书的数量,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投资相关的,在业内都应该是排得上号的。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十年后的转变,可能和十年前的际遇密切相关。
02
个人理念碰撞历史的进程,我创立了中欧瑞博
投向基本面投资一派,我的首战是比较成功的。
年初,基于对茅台价值的认知,开始投资茅台。我本身和茅台还是有些缘分的,因为父亲比较好客,也比较喜欢喝酒,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就跟我讲,这是中国最好的酒,他当时大概花了一个月工资的/3买了一瓶。这么多年我就见他买过一次,他后来把那瓶酒珍藏了很久,所以茅台很早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第一白酒”的印象,它刚上市我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