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安排的三个突破点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安排的“三个突破点”
篇章结构是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文章内容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在整个写作过程当中,结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文的结构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是作文赋分的重要依据。
突破点一:多个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三层五段”结构
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我们看年全国卷Ⅱ考区的一篇高分作文:
扫除腻粉呈风骨
某考生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文章开头,写时下人们对化妆的喜爱,是破题段,也是对将要引用诗句的过渡。我们可以把这段文字视为一个“前奏曲”,不列入“三层五段”之列。)
①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这段文字,开头引用材料,并对李清照的这句诗加以简要分析,提出“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的观点,此段可视为第一层。)
②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论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这段文字的论点是“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可视为第二层第一段,论证了“修饰”的必要性。)
③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这段文字的论点是“外在之美不可少”,可视为第二层第二段,论证了“外修”的必要性。)
④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这段文字的论点是“内在修为是必须的”,可视为第二层第三段,论证了“内修”的必要性。第二层三段,其结构是总分,先谈论重要性,再谈论方法“外修”和“内修”。)
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跟上时代步伐。人前举止谈吐得体,人后增强内蕴,今朝我少年必在自强不息中收获精彩人生。(这段文字可视为第三层,引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强化观点,升华主旨。)
突破点二:单则社会生活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引议联结”结构
近年,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出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多采用单则生活实例材料。相比较传统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并给出三个以上的立意点,只要选取其中一个立意点展开论证即可,但在论证的过程中,要紧扣材料进行,类似于时评的写法,属于一事一议。这类作文,能贴近生活,有效避免宿构。其具体行文方式,可按照如下四步进行:
1.引。
引叙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引用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或者概括记叙这件事情。好的引叙既要简明扼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引出评述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
2.议。
是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以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一般可以分以下三点来写作:
①抓住材料中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
②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③主体论证段落:采用“中心句支撑句”(分论点)的格式进行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3.联。
即“联系现实”,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者更多思考,或者发出呼告,引起读者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