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爱智人生生命伦理学性别选择和它带来的
什么是性别选择?性别选择(sexselection)或性别控制(sexcontrol)、性别决定(sexdetermination)、性别预定(sexpredetermination)、性别预选(sexpreselection),都是选择后代性别的技术或手段。
余年前的古埃及人就试图选择后代性别。《犹太圣法经传》(HebrewTalmud)中提到,把结婚用的床按南北方向放置,有利于怀男孩。在各国的民间传说中也有不少选择性别的方法。斯拉夫国家中传说,如果夫妇要一个男孩,在性交时妻子捏丈夫右边的睾丸。德国的民间传说建议,如果丈夫要一个男孩,他应该带一把斧子同他一起上床。但是只有到了现代,生物学知识才使性别选择的方法有效可行。
性别选择有孕前方法和孕后方法两种:
(1)孕前方法:后代的性别决定于使卵受精的精子类型。成熟的精子中,一部分是雄性(带性染色体Y)精子,另一部分是雌性(带性染色体X)精子。选择性别的孕前方法是控制使卵受精的精子类型,从而选择所要的性别。
1)遗传学家认为,性别的确定不单取决于X或Y染色体的存在,而且取决于特定染色体上存在的一个或几个基因。例如在Y染色体上有一种HY抗原,为发育男性胎儿所必需。但迄今还没有办法来操纵这个抗原以控制性别。
2)精子的生成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能确定哪些因素(生化条件、体温、刺激)可影响雄性或雌性精子的产生,就可选择性别。
3)雄性精子比雌性精子活动力强,但寿命短,特异的生化条件可影响精子的活动性。如酸性环境更有利于雌性精子的活动和生存,碱性环境更有利于雄性精子的活动和生存。排卵和性欲高潮增加生殖道内的碱性。阴道的分泌物比子宫或宫颈的更具酸性,不利于雄性精子的活动和存在。因此可以通过影响精子在生殖道内运动的条件来选择性别。有人报告,对一组48对夫妇进行这种试验,约85%成功地生出一个所选择的性别的婴儿。
4)雄性精子比雌性精子小,可以用一个膜置于妇女生殖道内,把雌性精子滤出,只让雄性精子到达卵。
5)将男性精液作特殊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授精。用离心、电泳、凝集、白蛋白分离,把雄性精子与雌性精子分开,然后用选出的精子对妇女进行人工授精。
离心法基于雌性精子比雄性精子重,可以用高速离心法分离二者。电泳法基于发现,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当精子受电流影响时,雄性精子集于阳极,雌性精子集于阴极,用电泳后的精子授精,动物实验的成功率达70%,这种技术尚未应用于人。凝集法基于发现雌性精子比雄性精子有更大的密度,因此它们沉淀得更快。白蛋白分离法是基于发现雄性精子具有更大的活动力,把精液稀释后置于牛的血清白蛋白顶层,然后分离出含于白蛋白中的高度活动的精子,有人报告用此法分离出的精子85%是雄性的,其中94%是活动的。
(2)孕后方法:一种方法是从母亲子宫中取出胚泡受精卵发育为胚胎,当胚胎由一个或若干个细胞层组成,中央有个腔时称为胚泡。,鉴定它的性别,如果是所需要的,再植入子宫。也可在母亲体外形成胚泡后再植入子宫。但即使有可能,所需的技术费用昂贵也过于复杂。另一种方法是用产前诊断(参看第Ⅳ章)技术鉴别子宫中胎儿的性别。妊娠到12周,可用羊水穿刺(参看第Ⅳ章)确定胎儿的性别。
性别选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应用可能有如下好处:
(1)控制伴性的和受性别影响的疾病。如血友病与X染色体有关,如果父母中有一人为血友病患者,则男孩患血友病的可能比女孩更大,就应该选择女孩。
(2)促进家庭幸福。如夫妇生下一个双方都合意的性别的孩子,父母、子女、家庭就会更加幸福和睦。
(3)有利于降低出生率。如果一对夫妇已经有了他们所要性别的子女,就不会再去生更多的孩子。
(4)有利于积累有关生殖的知识。
但性别选择技术的普遍使用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造成社会中的两性比例失去平衡。夫妇选择子女性别往往根据个人的爱好或一时的兴致,这种爱好或兴致受文化或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受几千年封建礼教影响比较深的国家,对女性的歧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清除的。更多的人也许会选择男孩。因此性别选择的客观效应便是造成男女比例的不平衡。在我国,某些农村已经出现男女比例不当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孕前或孕后选择方法造成的,而是产后选择(如杀女婴)的结果。现在我们设想,一个社会男性比女性多出10%,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传统的婚姻、家庭、社会规范是否能够维持下去?例如,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两性比较平衡时的规范。如果男性比女性多出10%,会不会因缺乏女性而造成一妻多夫现象(公开的或隐蔽的)增加,从而破坏传统的规范和社会的稳定?其次,分配给医疗卫生的资源本身非常有限,利用这些资源去研究和发展并非不可缺少的技术,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认为,尤其在目前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条件下,性别选择技术只能应用于预防伴性遗传病。从长远来看,可以研究这种技术,在人类对人口的发展趋势可作出更可靠的预测,以及在人们的观念中已基本清除性别歧视并能够服从社会大局利益时,可用性别选择技术作为调整两性比例的方法。
生命伦理学(增订版)
点击此处一键购买
作者:邱仁宗
ISBN:-7---0
定价:98.00
出版日期:-09-15
内容简介: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新颖交叉学科,50多年来一直发展迅速,现已扩展到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生命伦理学目前不仅在学院之内活动,而且已经深入实践,走向生活。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也有助于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如何综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实际的进路。
本书年出版,是对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些生命科学技术包括辅助生殖、生育控制、遗传和优生、生命维持、器官移植、行为控制等。本书在对生命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即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进行管理的建议,其中不少建议已经被采纳在法律、法规、条例之中。今天增订再版此书,并附有作者近年来的多篇学术论文,可帮助读者一窥我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历程。
作者简介:
邱仁宗,江苏苏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社科系/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生命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肯尼迪伦理学研究所终身成员;美国海斯汀中心研究员;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年世界技术网络伦理学奖获奖人,年教科文组织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获奖人,年美国亨利?诺尔斯?比彻生命伦理学奖获奖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