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巫泽慧广州理
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巫泽慧:
广州理工学院自主创业助农卖茶的“小茶同学”
年9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组织举办的第15届“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揭晓并公示,全省15名在校大学生获此殊荣,广州理工学院巫泽慧同学入选。
巫泽慧是广州理工学院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国家高级评茶员,共青团广东省委“青创”学员。先后荣获《中国茶人秀》大赛亚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先进个人、广东省疫情防控志愿者,先后荣获“三创赛”“青创”“创客广东”“挑战杯”“互联网+”多个奖项,她的“小茶同学”项目获得年大学生创业项目省级立项。她还被推选为家乡生态农业合作社副社长,牵头搭建的销售平台年卖出单丛3万斤。
这个来自广东省饶平县的农家小姑娘,一边学习,一边创业,一边支农助农,在家乡脱贫攻坚决胜进程中,服从服务家乡攻坚战略,带动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立足岭头单丛、推广生态种茶、推动网络购销、实现集体致富的路子。她也成为励志修学的追梦人、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支农助农的践行者、单丛茶文化的传承人,是学校的学习之星和创业之星,也是乡亲们致富的领航人,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先进榜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饶永不瘠,平永不乱”,故名饶平。
巫泽慧来自粤东饶平县浮滨镇五祉村,隔壁就是岭头村,“岭头单丛”享誉海内外。
饶平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单丛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饶平中部的浮滨镇,黄冈河滋养的绵绵山丘,便是单丛茶乡的种植核心区。浮滨的山农,世世代代种茶制茶为生。生活很苦,茶很香。
巫泽慧就来自数代贫寒的茶农世家。爷爷是脊椎二级残疾人,一只耳朵失聪,一个大拇指早年因工被切除,也不能摘茶采茶了,只能帮忙除草刨地,但制得一手好茶。奶奶体弱多病,身患严重的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一家人天天提心吊胆。在她读大一的时候,爸爸开始与病魔抗争,二年后在她的眼前离去。那时候,家里全靠瘦弱的母亲苦苦支撑。
沉重的灾难和巨大的变故使花季年华的巫泽慧变得更加坚强。父亲要她守好茶园的嘱托在耳在目。她爬上家乡的朱湖山,放眼望去,一水梯田,三面青山。如何让茶山变金山、茶叶变金叶?
饶平茶香悠远、人文风流,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辛亥革命县、中国兰文化基地、非遗文化三饶彩青艺术发源地。潮汕人的朴实、勤劳、坚韧、刚强,在她身上萌发出希望的种子。
在就在这个时候,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送进了家乡,市县扶贫办给予了五祉村大力支持,中山市古镇镇驻村扶贫队走进了家乡,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实施给家乡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还是在茶园里,在叶子上。
巫泽慧看到了支农助农、集体致富的希望,坚定了种好茶、制好茶、卖好茶的决心勇气。做新时代种茶人,做新时代追梦人!
锲而不舍,不废求学之旅
年9月,巫泽慧怀揣激情梦想走进广州理工学院(当时还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就读于市场营销专业,这是她为自己、为家乡量身选定的专业,未来安生立命的本钱。
“我选择市场营销,还因为当时这个专业的学费最低!”
在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中,学校工商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教她如何热爱专业、学好专业、加强实践、学习提高,创新学术社的学长们教她如何做策划、查资料、写论文。她推掉了所有的应酬邀约,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
巫泽慧这三年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她非常喜欢胡劲副教授的4P营销理论,也爱听刘艳玲老师的商务谈判,因为“这对我未来开店、商务谈判、合同签订、与合伙人打交道很有帮助”。她对电商很感兴趣,高中时就有网上卖茶的成功经历。在刘洋老师指导下,她积极参加各种营销实训,掌握了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实践能力。后来,她又积极参加胡高喜博士组织的性格测试软件的学习实践,认真学习人力资源课,学习培训和薪酬相关知识;协助刘琰副教授开展人资胜任力课题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设计、发放、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三年下来,除了市场营销本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她都已基本完成。
假期回家时候,除了跟爷爷学习制茶,巫泽慧很喜欢拜访当地资深制茶师傅,学习他们独特的制茶工艺。疫情期间,她向潮汕工夫茶非遗传承人张虹老师学习茶艺礼仪,考取了国家高级评茶员的职业证书。
“我认为,在人生每个阶段都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积跬步以至千里。”
现在,进入大学四年级,巫泽慧感觉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但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还不够。今年暑假疫情期间,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广东省委教育工委重点立项支助、学校党委指导的“以茶助农先锋队”大学生党员暑假社会实践队。在党总支书记杨惠和指导员伍小英带领下,队伍走进了她的家乡五祉村。她牵头调研当地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感受红色文化,组织“直播带货”。活动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通报表彰。今年九月,她通过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选拔,担任了秋季专插本新生班级营销6班的助理班主任,在学校“三全育人”中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学风校风建设的典型。现在,学习工作之余,她选拔学弟学妹,积极培养创业团队。
助理班主任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问起毕业季的学业情况,她并不担心。虽还有四门专业课,毕业论文也在选题,“学习是第一要务,是本分,和工作、创业不冲突”。
巫泽慧坚持积极参加学校勤工助学项目。在父亲重病期间,她申请到保卫处顶岗助学。从这以后,就再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她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茶人秀》大赛亚军、社会工作科普竞赛省二等奖、“博古通今知识荟萃”文学竞赛省三等奖,入选年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前几天,在巫泽慧“帽峰创谷”的工作室,访谈结束,她送笔者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要我读完之后还给她,叮嘱我“这是团队的图书,您一定要还给我”。女孩的心思才情如斯。我很感动,虽然我看过好几遍了。
她,是名副其实的学习之星。
学以致用,不负创业之梦
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全校学科竞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广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一大批优秀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锻炼成长,一大批优秀项目在学校的“帽峰创谷”孵化落地。巫泽慧就是学以致用、大胆创业的卓越代表。
从大一跨进校门,巫泽慧就对学校的创业大赛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在胡高喜、刘洋等老师的指导下和学长们的帮助下,她酝酿已久的“小茶团队”终于完成了策划,有了雏形,后来又在张毅民、唐成龙、彭文刚、余永龙等老师先后指导下,冲进了学校创业大赛决赛,冲进了广东省决赛。为了完善团队建设方案,唐成龙等老师帮他邀请校外专家一对一精准指导,加上本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创业的执着,“小茶团队”在校内很快站稳了脚跟。她的创业梦想便一发不可收了。
在校期间,她又联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同乡青年才俊,建立起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会工作等多个小规模青年团队。抱守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初心,巫泽慧组织饶平同龄大学生一起参加助农助茶之路,奉献家乡集体致富。她以比赛为契机,带领团队不断学习技能、交流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年,她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广东省启动仪式,倍感鼓舞。
回想起这一段创业之路,巫泽慧觉得“真心不容易,哭的时间都没有”。她说:
“学校的众创空间为我们搭建了学习提高的平台、团队建设的平台、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我们通过学校的海选,获得校级立项,一路孵化,又获得省级立项,获得多项经费支助。”
“学校的双创教育是有底蕴的,我们也是有底气的。”
当笔者告诉她,学校董事会和党政领导非常支持她、关心她时,她说:“感谢学校,我会坚持下去。”
“现在确实有些困难,主要是发展资金方面,等各个项目的奖金、支助资金到账后会有好转。学校能够帮助解决缺口,那就太好了。”
她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年团省委“青创”项目、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赛”(公益创业组)铜奖、第六届“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三创赛”(农村电商组)省一等奖、“创客广东”工业电商大赛三等奖、建行杯“退役军人创业赛”(精准扶贫组)铜奖。她负责的“小茶同学”项目获年大学生创业项目省级立项,随后又入驻学校帽峰创谷和众创空间孵化。
10月29日,巫泽慧参加完肖海副校长主持的座谈会后,立即赶赴深圳参加创业比赛。这一次,她是带队伍参赛,队员都是她一手挑选的情趣相投的学弟学妹。
第二天中午,巫泽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