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发布时间:2017/10/4 10:54:19   点击数:

如果要评出近代中国,最让牛人们崇敬的偶像,那么曾国藩绝对名列前茅。他以中人的资质,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最终成为半个圣人,不可谓不是个奇迹。

梁启超先生直呼他为:五千年才出一个的奇人。

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近代的这些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

曾国藩像

天下学问唯勤不破

早年在湖南乡间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曾国藩背诵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屋檐下,准备等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偷点东西。可小偷等了好几个时辰,都听见了公鸡打鸣的报晓声了,曾国藩还在背书,一直没有睡觉的意思。小偷实在是不耐烦了,跳了出来,走到曾国藩的面前,怒气冲天地说:“你笨到这种程度还读什么书呢?”说完,他便很流利的将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便扬长而去。

就论天赋而言,曾国藩在这方面实在算不上高。他连续考了7次,直到23岁才考中秀才。同为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13岁即中秀才,左宗棠14也考中,即便是李鸿章也是17岁中的秀才。但即使如此,其余三位都视之为师长,能取得如此成就,与曾国藩的勤奋和坚持脱不开关系。

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东西,没人能够控制得了。勤奋却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普通人只能坚持一月的习惯,他能坚持一辈子,这便是他的过人之处。单就书法这一项,他一直传习到老,终其一生所写的书信、日记和奏折,均为楷书或行书。

所有的胜利,最后都是一种价值观的胜利。在他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总是提醒儿子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人贵知不足,不足之处,记而改之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三十岁进了翰林院之后,见到了全国范围内各种优秀的人才,这也激起了他的敬畏心和羞耻感。自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立志效法古今的圣人。三十一岁那年,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不断反省自己并改正自己的行为。

曾国藩一生都有记日记的习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还未曾间断。年轻的时候,曾因为游手好闲,曾父写了一封家书指出他的缺点。看过之后,他便立马悔悟并改正。从此,他以勤克惰,除偶尔生病之外,一生坚持早起。

论天资,许多人都看不起曾国藩的“拙”。他算不上聪明,读书的时候,“一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他不使巧劲儿,硬碰硬地来。昨天哪里做得不好,一一记录下来,今天一点点改掉。他总不忘告诫家人应当如何谋正道,修正业,立正德。即使在戎马军营之中,每天面对生死未卜,他依然没有忘记修业与功课。

他曾训诫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传家之道,在诗书,在精神

古语有云:劝人一时以言,劝人一世以书。而曾国藩的传家之道,便是诗书、便是精神。

他曾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不断劝诫儿子努力读书:“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曾国藩一生成就显赫,但他其实只是农户出身并不是官宦世家。曾国藩有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父曾玉屏没读过多少书,一直耿怀于此,父亲曾麟书为塾师秀才,二位先辈一直将崇尚读书作为自己的家训代代相传。

通常而言,大多数的富贵官宦家庭,福不过三代。财富和地位的积累相对容易,可并不是每一代都能有人才守住家业,而曾氏家族却代代英才辈出。

曾氏后人照

据有人曾经统计的资料显示,自曾国藩始,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他的子孙中有成就的人多达多位:

他们在化学界、教育界、文学界、艺术界、考古界、交通界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像教育家曾约农、曾宝荪;翻译家曾宝葹;高教部副部长、化学家曾昭抡;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曾昭燏;北平交通博物馆主任曾昭亿;原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园艺学家曾宪朴;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3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宪楷、曾宪柱、曾宪森;画家曾厚熙、导演曾宪涤等等。

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

“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一生官做得极大,成为晚清中兴的第一大能臣,朝廷依仗的肱骨。担任总督期间:不要钱,不怕死,不收礼,不中饱私囊,捐赠不留名。其余方面节俭,但买书方面非常舍得花钱。

去世时留下1万两养廉银,他告诫后人自己丧事不可收礼,结果丧事花了1万多两,这些银子基本没有留下。只留下两项财产:一座”富厚堂“宅地,一座藏书楼和大量的书籍。

富厚堂

富厚堂藏书楼

我们没有机会能够和这位甚至被人称为亚圣的人坐而论道,接受他的教诲。但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思想。曾国藩教育弟弟和子女方法,都通过写家书形式留存了起来。曾国藩之于后人的重大意义是:如果一个人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曾国藩家书》这套书(共2本),按照主题选辑了曾国藩的部分家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为政、统兵、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他的家书用语平实,讲理绝不空谈,处处体现对自身及朋友、后辈在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期许,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曾国藩一生中共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家书”。曾氏家族兄弟、子孙人才辈出,曾国藩堪称中国近代最成功的的教育大师。

我们从不缺教人为人处世的书籍,但《曾国藩家书》和其他书籍相比,更多的是通过曾文正公的广博的人生经历和见识,通过他一路修行的内心感悟,让你从中获取力量。让你知道,即使有再多的困难和磨难,曾文正公就是这样挺过来的。

这套《曾国藩家书》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自己的修身立命,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套好书。

《曾国藩家书》(上下两册)

原价:99元百草园特惠:76元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曾国藩极其教育理念。

赞赏

长按







































中华白癜风名医堂专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137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