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教育人物王燕礼嘉人生

发布时间:2017/10/10 14:34:54   点击数:

王燕

教育理念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育名言

◆用思想和行动抒写靓丽的教育人生。

精彩回放

王燕,重庆市礼嘉中学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重庆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她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而后在重庆市中学做音乐教师,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被任命为校团委书记、德体卫艺处主任等职务。王燕于年调入重庆市礼嘉中学,先后担任校长助理、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发表公开论文多篇,其中《情仪教育:用美让人开悟》发表在《人民教育》杂志,《有关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讨》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参编《审美·综合—从感性走向理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多部。

在总结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礼嘉中学“礼文化”教育特色,王燕提出“‘礼’嘉人生”的教育理念。她参照新样态学校“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特征把“礼文化”教育概括为“仁”“情”“美”“功”四个方面,并结合“‘礼’嘉人生”的要求把这四个方面解读为“仁:以礼持校”“情:以礼聚心”“美:以礼育美”“功:以礼致知”。这四个方面诠释了中国礼文化的内核,以及个性印记,并构成了礼嘉中学的“‘礼’嘉人生”四维教育生态体系。这里的“礼”既是一种规则制度,又是与之相关的思想体系。

教育思考与实践

仁:以礼持校

“仁”与新样态学校的“有人性”相对应,关涉教育本质目的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概念,也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他在《论语》中对“仁”的含义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就要求教育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他人要体谅、尊重、包容。王燕认为,“仁”反映了人的基本属性,应是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仁”的指导下的“以礼持校”就是把“仁”作为治校办学的主导思想,把“仁”的精神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办学方向把控方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校风校训等与办学方向有关的要素应体现“仁”的精神。基于这种认识,礼嘉中学按照“仁”的要求对这些要素进行了校本特色的设计和解读。比如针对城市化大背景和学校生源特点,学校明确提出“培养现代城市人”的培养目标和“凝炼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解读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人幸福,让孩子们生活得更美好,而不仅仅是三年后考上大学。教育培养的应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孩子,应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任。教育者应做对孩子本人、家庭、社会乃至中华民族负责任的真教育。”

情:以礼聚心

“情”与新样态学校的“有温度”相对应,是人性管理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学校和谐发展和师生幸福感的提升。从起源上看,“情”是“礼”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荀子·礼论》有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先王”制“礼”的目的就是引导人的“欲”,规范人的“求”,这是情感管理的雏形。受此启发,王燕尝试用“礼”对学校进行情感管理,对教师、学生、家长以“礼”相待,除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外,还尊重他们的感受,体谅他们的处境,积极引导他们乐观阳光地主动成长。同时,还倡导他们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这些措施逐步把教师、学生、家长凝聚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教育共同体。这种基于情感的“以礼聚心”在礼嘉中学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关怀教师、关心家长等方面。

礼嘉中学的“以礼聚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管理,还体现出教育的奉献性和专业性。比如对学生的关爱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发展:由于新高考和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即将面临“分层走班”和“自主选择专业”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礼嘉中学提前为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学会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1383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