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名言 >> 智慧人物理论宣讲演绎精彩人生记自
一提起鄂托克前旗委宣传部讲师团的边兆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担任讲师团长十四年来,足迹遍布社区街道、乡镇村落,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基层群众,从机关企业到农牧生产一线,从“流动大讲堂”到“道德大讲堂”,从“政策解读”到“专题讲座”,鄂前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挥汗如雨,激情四溢的理论宣讲身影。
鄂前旗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边兆有
兢兢业业积极投身宣讲事业
年,从教30年的他被调到宣传部讲师团,作为理论宣传战线的一名新兵,凭着对党的宣传事业的满腔热忱,通过刻苦努力,在新的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十四多年来,他一个人身兼多职,既是理论室的负责人,负责全旗的理论宣传工作,又是讲师团的负责人,承担全旗的理论宣讲工作,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热爱宣讲事业。
边兆有老师长城花园社区宣讲
年,他创办了“鄂前旗理论大讲堂”,为了便于操作,他将“鄂前旗理论大讲堂”具体细化为“六大讲堂”,即:“名师大讲堂、廉政大讲堂、道德大讲堂、流动大讲堂、家庭大讲堂和微型大讲堂”。年,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提出了旗委中心组学习与理论大讲堂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干部理论考试与理论大讲堂的有机结合,做到了学习型党组织与理论大讲堂的高度融合。年,他积极争取、多方筹集,组建了27人的旗委讲师团、12人的镇讲师团和56人的农牧民讲师团。创造性地提出了“3+4+5+6”宣讲新模式和“3+3”宣讲新举措。
宣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经常奔波在城乡、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他对宣讲工作从来都一丝不苟,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只要基层有需要,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从不推辞。
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领域宽阔,能够讲授多门课程,自然宣讲的频率就高。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每天要讲三到四节课,甚至要讲五节课,每篇讲稿都在2万字左右。为了搞好宣讲,他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呼市、银川、鄂尔多斯及周边旗区学习交流,形成余万字的学习笔记、余万字的宣讲教案,在区、市、旗报纸上发表了20余篇的理论调研文章,十四年来共撰写讲稿和理论文章多万字。从报纸、书刊上剪下来装订成册的社会评论、典型事迹、致富信息、理论文章达余万字。多少年来,他讲课从来不带任何资料,但总是讲得滔滔不绝、却又娓娓动听。有人曾经问他:“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数据,那么多的术语,你怎么能记得一清二楚?讲起来有条不紊”,他说:“要想给别人一碗水,我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只有自己在台下想清楚了,才能在台上给别人讲清楚了”。
他默默地奉献于理论宣讲事业,乐居陋屋却心系百姓,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他人生的价值就在这平凡岗位的奉献中体现着。年,在下乡宣讲时,得知老王家育的三亩辣椒苗子开始长势很好,可后来叶子一下子全变黄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的老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他立即找来了宣讲团成员杨飞帮老王解决了燃眉之急。随后,又举办了专题讲座,就围绕辣椒育苗、施肥、养护、打药等内容做了现场解答,那一天,他从早忙到晚没有来得及吃一口饭。年,因为村委会征地的事情一些村民准备集体上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迅速带领讲师团成员与党员干部交流,和村民代表沟通,通过三天两夜的耐心说教,善意的劝解和真诚的沟通,终于解开了农牧民心中的疙瘩,避免了一场群体上访事件。
年,鄂前旗委、政府在全旗范围内开展落实惠民政策千名干部下访活动,为了把党的惠民政策及时送到老百姓身边,他又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每天从早晨五六点钟出发到晚上十二点钟回家,一天内要跑五、六个嘎查村社区,为了不耽误老百姓白天劳动时间,他常常把宣讲安排到晚上,安排到老百姓家里,安排到田间地头,有时和老乡们一边劳动一边宣讲。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宣讲方法
理论宣讲做的是说理工作,担的是解惑责任,深入的研究思考是讲清道理的前提和基础。他深深认识到:没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扎实的调查研究,宣讲起来就底气不足,理就说不清、惑就解不透。只有研究深、情况明,宣讲时才能讲得清、说得透。他在多年的宣讲实践中总结出: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理论创新的步伐;只有学得快,才能跟得紧;只有学得深,才能讲得透;只有学得多,才能悟得深、讲得好。他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认真学习,深入研读,不断增加理论宣讲的广度和深度。
边兆有老师创办前旗大讲堂
他常说:“理论只有贴近群众、走进群众,才有生命力”,为此,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摸透实情。年春天,为了摸清第一块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他在城川镇大场则村一住就是十几天,有一天恰逢大雨,人被淋成落汤鸡,回去一连感冒了好几天。
他始终认识到,宣讲要想让大家爱听、想听、管用,就应该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才能将党的理论和政策真正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为此他摸索出了一套“大政方针本地化,主流理论大众化,严肃课题通俗化,说事析理多样化”的宣讲模式,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宣讲艺术和风格。宣讲时注重讲好“党的话、真实话、群众话、前旗话、热点话和焦点话”,从大家最关心、最贴近切身利益的事实说起,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就事论“是”,就事论“策”。在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他说“大众语”,讲家常话,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达到理论传播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年,在宣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他讲“党的话”,他要通过讲“党的话”让老百姓知道,“四个全面”提出是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明确“到哪里”、“怎么走”,给当下中国指明奋斗目标,它不仅是停留在宣传的语言中,而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点,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事实上,让老百姓知道执政党的战略目标,本质上就是百姓在政治上的“知情权”。在宣讲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内容时,他总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和利益上讲“真实话”,他说:“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自然增多。要记住的一点是,收益率与便利性永远是与风险成正比的,不要盲目地只看收益”。在宣讲自治区提出的“尽责圆梦”和“十个全覆盖”工程时他讲“群众话”。“尽责圆梦”是自治区学习践行“中国梦”的主题实践活动,它将汇集各族干部群众知责思为、实干拼搏的强大正能量。“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共同担当。因此要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全力推进自治区提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宣讲鄂尔多斯转型发展主题时,他讲“焦点话”。转型发展是全体鄂尔多斯人的共同责任、共同行动和共同价值追求。必须紧紧抓住创新不放,用创新引领创业,在创业中不断创新,把创新创业作为转型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让创新成为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真正动力。即使同一主题的宣讲,他也针对干部和农牧民的差异化、素质的层次化、需求的多样化,随时调整宣讲内容,以实现宣讲效果的最大化。他在宣讲中从不回避矛盾,从不躲闪问题,而是“迎着焦点走,对着矛盾上”,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正能量”,用普通群众的典型故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素材,使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
正是基于深入的理论研究,他的宣讲报告理论基础厚重、知识含量高、富有说服力,正是这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宣讲,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许多深奥的道理,深得干部群众好评。年他撰写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造福农牧民》宣讲教案,在全市“道理惠民”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一等奖。
他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都在老百姓中间,不是调研就是讲课,还不时的与老百姓谈心拉家常。对于他来说,几乎没有星期天,从来不分节假日,不管在哪里,无论在干啥,他都处处留心,细心观察,不断学习,不论是茶余饭后的闲聊,还是公共汽车上的交谈,不管是饭局上,还是下乡旅途中,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与人交流、谈心、宣讲的机会。
十几年来,他每年讲课都在场以上,每一次精彩宣讲的背后,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为准备好每一次宣讲课,他反复斟酌打磨讲稿的结构、内容、语言、事例。他的宣讲内容“精”,观点“新”,形式“活”,语言“实”,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深入浅出,他的宣讲针对不同群体的理论需求,联系实际,说理透彻,很有吸引力。每次集中巡回宣讲,各单位各镇都争抢着邀请他前往上课,他成了百姓最受欢迎的平民宣讲员、大众宣讲员,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无私奉献始终战斗在宣讲一线
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工作他常常顾不上家。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大宣讲中,事先约好要去上海庙镇去讲课,第二天一大早,年近九十岁的老母亲突然发起了高烧,头晕、呕吐情况十分危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急得团团乱转,一边是年迈的母亲突发重病,而另一边是已经召集好正等着自己去上课的党员干部,艰难的抉择后,他毅然选择了工作,医院后,安扶好家人,便匆匆踏上了去上海庙的路。事后有人不理解,说他是假积极。他却说:“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不能因为母亲一人,而耽误了上海庙一百多人的事情,他们可都是放下手中的农活赶过来听课的呀”。
年12月26日下午4点多,他正在给敖镇巴音社区居民讲文明礼仪课,刚刚开讲二十几分钟,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一看是妻子打来的,也没当回事便挂断了电话,妻子一连打了三次他都没有接。随后妻子发来一条短信“老父亲病情突然加重,望速回”。当他看到短信时十分着急,怎么办?是现在立刻回去?还是坚持下去?他一连问了自己好几遍,最后他还是又坚持了二十分钟才匆匆赶回家。当他赶回家时老父亲已经不省人事,半小时后老父亲便永远地离开了,匆匆赶回家的他虽然勉强赶上了与老父亲的最后诀别,却没能在老父亲还清醒的时候再亲耳听听老父亲的临终遗言,望着老父亲的遗体,一向坚强的他竟像孩子一般泪流满面、嚎啕大哭,这份遗憾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十四年的坚守、十四年的历炼,他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永远保持着一个基层理论宣讲员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理论工作者的追求和信念。他的工作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屡受表彰。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宣讲员”,年被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评为理论政策宣讲工作先进个人,——年被鄂前旗委评为全旗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作者,从年以来,他每年都被旗委、政府评为理论宣传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各种荣誉30多项。
荣获全市理论政策宣讲工作先进个人
获自治区年度优秀宣讲员荣誉称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掌银掌不如老百姓的鼓掌”。他,尽管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有朴实的工作作风和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有一颗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的忠心,他用真情书写了无悔的岁月,让宣讲演绎了精彩的人生。
文:胡风岗
大家都在看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李原野一行调研考察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惊艳!她们换装后,俨然一个风姿娇艳的女神
纪翊涵: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赞赏
长按白斑疯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1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