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文荐读网络社会的层级化,读懂彭兰这

发布时间:2021/3/13 5:55:45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作者

半砚

编辑

小花

21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

今天推荐的论文是来自彭兰老师的《网络社会的层级化:现实阶层与虚拟层级的交织》。网络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圈子”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那么网络社会中的层级结构又有哪些呢?它们对现实的社会结构又存在着那些影响?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彭兰老师的文章一起找找答案吧。

推荐理由

在学习《网络传播概论》时就可以发现,彭兰老师很善于站在全局性的视角下进行总览式的内容梳理,今年这篇论文是对之前网络“圈子化”的另一维度的补充,两者配合学习的话,能让我们对网络社会的整体结构做到了然于胸,日后在面对网络传播的诸多复杂现象之时,心中有数便不会杂乱无章。

另外,这篇论文在论述过程中其实串联起了许多的隐藏考点,比如网络意见领袖、数字鸿沟、媒介素养等等,因此有必要加以仔细阅读,这也有助于我们发散思维,学会从一个知识点牵引出一整条的脉络。很快你就会发现,很多内容的内在都是相通的。

最后,一些社会学知识的引入也具备一定的必要性,比如文章中提到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趣味等概念,就经常被各位学界大佬们所引用。这对于现阶段已经拥有一定知识基础,希望在9月进一步提升思想深度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论文要点

1.什么是网络的层级化?

我们常说的网络“圈层化”,既是指人群的圈子化,也意味着人群的层级化。网络中的圈子往往是人们主动谋求的一种社会关系。但层级的形成,则具有一定的被动性。网络中的“层”,既来源于现实的社会阶层,又与网络中的各种因素相关。不同的网络层级间,也存在利益诉求、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话语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层级间有时也存在着对抗、竞争等关系。

2.网络社会的层级是如何划分的?

网络社会在自身的关系结构中形成了多种维度的分层,主要包括网络话语权层级、网络代际层级、网络产品与平台层级、网络应用能力层级等。

(1)网络话语权层级:在各种网络公共平台中,存在着意见领袖这样的话语权力高层、积极的信息扩散者与互动参与者等权力中层,以及沉默的大多数这样的权力底层。

(2)网络代际层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网民,相对于作为网络移民的中老年人,在掌握新技术、新应用方面,无疑具有显著优势。

(3)网络产品与平台层级:产品或平台的层级,常常以互联网“鄙视链”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使用某种产品,进入某个平台,不仅是因为产品性能,也是因为文化认同或群体认同。

(4)网络应用能力层级:网络应用能力是一种将网络应用转化为获得个人收益、社会报偿的能力。影响网络应用能力差异的因素,涉及地区、代际、收入、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种族等多方面。应用能力差异,也会延伸为网络话语权差异、现实社会生存能力差异等。

3.网络层级分化属于“数字鸿沟”还是“数字落差”?

网络人群在互联网应用能力上的差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数字鸿沟”的概念。各种网络层级分化,加之现实社会阶层因素,都可能带来网络人群在话语权、文化偏向、趣味、应用及获利能力等方面的分化甚至落差,但这些落差未必都是鸿沟。网络带来了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提升的可能;技术的发展、平台的推动,以及个体自我感知的现实社会阶层提升,都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层级间流动的可能性。

论文精华

一、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阶层及其网络映射

解读

文章主要挑选了中产阶层和农民工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来进行具体的阐述。中产阶层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份属性和特点往往决定着网络主流的内容生产方向、产品设计模式。像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在引起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09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