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劳动伦理教育劳动教育的核心与旨归南钢

发布时间:2021/3/5 17:42:02   点击数:

劳动伦理教育:劳动教育的核心与旨归

内容摘要:劳动不仅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伦理道德活动。鉴于开展体面劳动、实现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塑劳动生态等的需要,开展劳动伦理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劳动伦理教育是包含劳动价值伦理、劳动制度伦理和劳动实践伦理的一套规范体系,作为劳动教育的旨归,应围绕“为了劳动伦理的教育”、“基于劳动伦理的教育”和“在劳动伦理中的教育”三个方面推进劳动伦理教育。

关键词:劳动;伦理;教育

劳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一段时间以来,劳动教育的价值被弱化、地位被矮化、存在被虚化、发展边缘化,针对这一状况,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明确提出了“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伦理观。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又将“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更加凸显了劳动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劳动伦理教育。

一、劳动伦理: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正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批判入手,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本质。他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说明,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结成了各种社会劳动关系,这些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伦理关系。可见,劳动不仅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伦理道德活动。这就要求劳动教育必须首先回应劳动伦理问题,开展劳动伦理教育。

1.开展体面劳动重在劳动伦理

体面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并没有明确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从劳动解放的旨趣出发,指出体面劳动是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有劳动才体面”、“让劳动变体面”。所谓体面劳动,就是在这样一种劳动中,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的主人和主体,他可以充分享有劳动的权利和自由,并能充分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尊严与快乐。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这说明,体面劳动应是道德性、人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且首要的是合道德性,可见,劳动伦理是体面劳动的核心要义。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体面劳动,就是要通过劳动伦理教育,引导广大劳动者努力探寻劳动的伦理之源,坚守劳动的伦理依据,夯实劳动的伦理基础,增强劳动的伦理意识,提升劳动的伦理素养。

2.实现全面发展本于劳动伦理

人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更是劳动创造的结果,正是通过劳动,人获得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成为了人类健康、自由、尊严和幸福的源泉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乌申斯基曾指出:“劳动完全成了人的本性——肉体的和精神的本性——的规律,也成了人在世上生活——单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律;它还成了使人的肉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完善并且使人获得尊严、自由、快乐以及幸福的必要条件。”但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劳动分工日益加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背景下,劳动的简单重复也开始达到空前程度,人日益被原子化,结果使劳动走向它的反面,成为阻碍人之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打破异化的劳动伦理,并结合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使劳动回归自主、自觉、自愿的本真,唯有如此,劳动才可能是自由的,也才可能成为促进全面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劳动伦理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要实现社会和谐,就意味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实现诸多关系的和谐。其中,核心是社会关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可见,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所谓和谐劳动关系,简而言之,即劳动关系呈和谐状态的一种劳动关系,其实质是不同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协调一致。”今天,虽然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并且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消除,这就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认识到其前提在于劳动主体地位平等、基础在于劳动过程共同参与、目标在于劳动成果共同分享、核心在于劳动利益公平分配,这些都离不开劳动伦理教育。可见劳动伦理教育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4.重塑劳动生态呼唤劳动伦理

劳动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由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性质、形态及其表现等共同构成的整体发展状态,其中,社会的劳动认识水平、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素养程度对劳动生态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生态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导致人们对‘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根源的认识产生了偏差。‘炒’而能富,富而可‘炫’,‘炫’而拥‘粉’,‘粉’又致富,……成人世界中此类以不劳而获为能事的狂躁现象给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极大冲击。反映到中小学教育中,突出表现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鄙视以及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和轻视。”如何扭转这一状况,重塑劳动生态,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归根到底,就是迫切呼唤劳动伦理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伦理教育

当劳动伦理成为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伦理教育。一般认为,劳动伦理是指一般伦理规则在劳动过程中的运用,是其在劳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内容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道德准则”。它往往是包含劳动价值伦理、劳动制度伦理和劳动实践伦理的一套规范体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与地区,劳动伦理有着很大差异。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就需要首先把握好新时代劳动伦理教育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素质优良、品德高尚的劳动者。具体而言,劳动伦理教育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

1.劳动价值伦理教育

这里所说的劳动价值,是从劳动价值理想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进行审视。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终极价值理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应该说,这一价值理想本身就内含着诸多对伦理的诉求,如果忽视了其中的伦理因素和伦理要求,不仅会阻碍劳动价值理想的实现,而且也将影响甚至动摇我们社会的伦理根基。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劳动伦理包含四个方面,即尊严的劳动、公平的劳动、自由的劳动、幸福的劳动。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分配形式依然是按劳分配,这表明劳动依然是当前乃至未来推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基本途径,它要求必须加强劳动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劳动价值伦理教育。劳动价值伦理体系包括人民至上的劳动主体价值论、公平正义的劳动伦理价值论、自由幸福的劳动过程价值论、崇尚尊重的劳动文化价值论、创造伟大的劳动理想价值论。应该指出,劳动价值伦理的诸多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统筹兼顾、融会贯通,而不可偏废其一。

2.劳动制度伦理教育

制度伦理是关于制度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价值的一个概念。制度伦理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安排,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制度性规范要求,来表达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社会行为方式,培育社会风尚,培养社会精神。在我国,制度伦理应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彰显人民至上的基本要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绳,以权利一义务关系分配为核心,通过为社会成员确定日常生活的具体责任与义务,达到约束社会成员相关道德活动、维护特定社会伦理关系及其秩序的目的。

我国的劳动制度是包含劳动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劳动薪酬制度等在内的一个完整体系,其本身内含了诸多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特别是劳动法律制度,本身就是为了调解不同劳动主体及其与管理者或资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因此,通过开展劳动制度伦理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增进对职业生涯的认知和了解,并尽快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劳动生活。在具体开展教育时,应注意制度伦理与中小学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与融合,应从中小学生的日常实际出发,不断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制度伦理的认同与理解,同时应体现专业性、层次性和跨学科性,以使劳动制度伦理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3.劳动实践伦理教育

实践伦理是基于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伦理要求与解决方案,它“通过判断决策是否符合伦理标准,来帮助人们做出合适的决策,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和尊重人的目标”。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劳动。在劳动实践中,人们为了维系一种和谐劳动关系,往往通过伦理手段来解决各种劳动实践问题,进而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在使个人受益的同时也使社会受益,例如减少社会不公正、加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安定等”。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劳动实践要在全体公民中养成科学的劳动意识、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实践伦理本质就是劳动实践伦理。

与此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形态也在发生重大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数字劳动和智能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重要表征,这就对实践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由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异种移植等新兴技术所引发的大数据伦理、人工智能伦理和基因技术伦理开始日益引起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086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