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名言 >> 专访斯文布林克曼加速时代下的清醒与自我
编者按:在《清醒》一书中,丹麦奥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凯尔奖获得者斯文·布林克曼(SvendBrinkmann)为读者描绘出这样的社会景象:很多人认为,如今周围所有事物的发展速度都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在加速。我们发现自己正感受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反复冲击,工作上一轮又一轮的变化,各种流行趋势转瞬即逝……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昨天学到的东西到了明天就会过时。终身学习和技能提升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商业世界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核心理念。
身处在被加速主义裹挟的时代,每个人被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推动,去做本不愿做的事。人们甘愿为达到目的,去不断完成其他“必须”的事情——工作是为了挣钱,社交是为了人脉,读书是为了提升……我们把一切都当成了“工具”,这种工具化思维恰恰是我们找不到生命意义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越努力越焦虑的根本原因。这种焦虑反映出我们所处的世俗时代充斥着严重的存在不确定性(existentialuncertainty),人们难于坚守本心。有太多的人寻求各式各样的指导、治疗、培训、正念、积极心理和整体自我发展,借此来帮助自己适应加速文化。
对此,布林克曼的“清醒哲学”三部曲告诉我们,生命不该由内部驱动,也不该由外部驱动,而应该由意义驱动。布林克曼认为,人们应该回到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寻求帮助。在《清醒》一书中,布林克曼提出了7种对抗工具化思维的原则,帮助我们挣脱环境束缚,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人生怪圈。《生命的立场》则告诉我们,想要摒弃工具化思维,活出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去做有内在价值的事情:善、尊严、承诺、自我、真、责任……这10个存在主义思想将汇成一套生活哲学,指导我们抵抗日益严重的工具化思维,战胜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扭曲,帮助我们站稳生命的立场,活出人生的意义。《自在人生》则是对加速文化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详细分析和批判,帮助我们打破思维框架,从“享乐跑步机”上跳下来,向生命“逆向求解”,活出自在人生。在“澎湃新闻·思想市场”对布林克曼的采访中,他指出斯多葛主义并不是万灵药,但它或许能够激励人们在守住本心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新生活,欣然接受现在的自己和如今所拥有的,学会接受放弃,而非无休止的成长和适应。在一切事物都在加速的文化之中,斯多葛主义的价值在于为人们设立出明确的目标,让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目的正是履行人类的义务。
斯文·布林克曼(SvendBrinkmann)澎湃新闻:在《清醒》一书中,您认为在加速时代下坚持斯多葛主义将会带来益处。然而,许多人表示在疫情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难以应对客观存在的健康与经济挑战。个人的内心平静似乎难以解决这些客观上的困难,您对此有何看法?斯文·布林克曼:我对此表示同意。这一批评指出了斯多葛主义的弱点。我认为,将斯多葛主义作为一种个人主义哲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它能够成为一种更集体性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益处。现代的斯多葛主义不应该只针对个人,而应该针对整个社会,例如更加强调我们对自然和他人的集体责任。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提到:许多人都相信自己能够“做任何事”,但是当他们发现光靠自身努力不足以实现目标之后,就会出现自我鞭挞的反应。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或许不应该在尚未尝试的情况下,将自己认定为能力不足或天生不适合做某些事情。这种尝试后的挫败感可能是个人尝试挖掘潜能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在您看来,个人如何在过于畏首畏尾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之间找到平衡?
斯文·布林克曼:我认为奋斗和坚定固然重要,但当一个人无法实现目标时,学会放弃也同样重要。在这个时代,我们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