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名言 >>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鼓励他一直勤奋深度
电影《教父》里有句著名的台词说: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而这所谓的“看透本质”,就是事物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底层逻辑越坚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在当今这样的时代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很显然不再是知识,也不是别人替你总结好的经验。而是:“探寻万变中的不变,持续看清事物的本质。”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对底层逻辑的认知力。
前两天深夜,朋友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说他被辞退了。
在收到邮件的那一刻,他几近崩溃:
“为什么是我?”
“我天天加班到深夜,凭什么辞掉我?”
他带着愤怒和不爽冲进领导办公室,准备拍桌子对质。
领导只问了一句:
“经常加没错,那你的业绩呢?”
他哑口无言,离开了办公室,然后收拾东西走人。
生活中像朋友一样的人很多,假装很忙,假装加班到深夜,假装自己都被自己的付出感动。
但现实很残酷,没有成果的忙,都是假忙!
一位在世界强公司工作了十年的HR表示:
企业裁人不看年龄层,往往是那种看起来很忙,却没有生产力的人,他们严重影响公司效率。
看过一句话:
“如果你看起来不忙,你就没有生产力。”
事实上,很多人看起来忙,依旧没有生产力。
不懂拒绝
假装勤奋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他是广告公司的管理层。
最近,公司要策划节日活动,大家各抒己见,他吩咐下属执行。
实操时,下属发现很难做下去,又不敢违抗,纠结了两天,硬着头皮做下去。
天天加班到凌晨3点,策划书拖了一周还是没成品。
他问了半天,那孩子才说出自己的想法,策划书做不下去,超出了能力范围。
他听了就来气:
“有问题为什么不提前沟通?
拖了这么久,我不问你,你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我要的是结果,如果你不主动不拒绝,你整天在我面前装忙有意思吗?”
当领导的都有两把刷子,你在假忙还是有效率的忙,怎么会看不出来?
时间是世界赋予我们最公平的资源,注意力是我们能调控的唯一资源。
那个下属却把这两种资源都放在了最没意义的心理活动——纠结。
不懂拒绝,陷入纠结,就是假忙。
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女主陈欣怡,长相普通,名字大众。
同事们看她好欺负,就把干不完的事儿都写在便利贴上,往她额头贴。
出了问题,老板理所当然找她。
这部剧带火了一个词——便利贴女孩。
便利贴被撕下来的下一步,就是被抛弃。
没有持续的价值,因为它是方便别人而存在的。
便利贴女孩,就是为别人忙活,把自己最宝贵的资源耗在别人身上了。
她们是假好人,心理学上称作“讨好型人格”。
假好人的假忙最扎心,他在无限浪费自己的时间。
不懂凡事提前
只会习惯提前
莉莉要完成月度财务分析报告,明天下午4点就得交。
回到公司,10点坐下写报告,突然想起有个消息没回。
对方正好在线,她就聊了20分钟。
然后,她又顺便点开看看热搜,和办公室的人一起聊起了八卦。
聊久了哪有心思写,马上就到午饭时间了,下午再写吧。
再刷刷别的,早上2小时过去了……
午饭吃完了,刷会儿剧,困了当然得小睡,才有精神写报告。
下午打开电脑,看会新闻,3点开始写,写了没两句话,手又拿起了手机。
下午茶时间,点杯咖啡,来个奶茶吧……
5点多,人的精力最不好了,效率很低,写到7点多,也没写到2页。
回到家后,挤地铁挤得累,压根不想打开电脑,明天早点起床再写吧,先刷会儿手机……
第二天,一觉就睡到早上8点,匆匆起床,挤地铁上班,根本没时间写。
早上有个会,还有别的事情要忙,结果她午饭也没吃,赶紧写报告。
但也赶不上下午4点的截止时间了,只好向老板申请延期。
老板无奈同意,她晚上8点终于赶完了,内心愤怒不已,发誓下次一定不这样。
莉莉,不是别人,是你我拖延的缩影。
人遵循最小阻力原则,都喜欢做那些小阻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