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庄禅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学上
今天讲的内容不是庄子是庄禅,我前不久在贵州讲过庄子,题目叫《哲人的微笑》,这两个内容有所不同。庄禅乍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又是庄又是禅,但不是我的发明。在中国的哲学大的范畴之内,庄禅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优雅的一种思想支撑。什么是庄禅?我给它的定义是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学。哲学这个词是从国外来的,中国古代思想体系里没有哲学这个词。古代我们有学术,有思想等等。现在用哲学大家用惯了也不是说不能用,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庄禅它不是说在一种纯粹的哲学概念系统里,你说它是本体论,认识论,它都不是,它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就是究其所以,人生究其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思想体系。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按照庄禅的思想体系就是一种自由,生命的自由。所以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庄禅—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学。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来介绍庄禅思想体系,第二部分选一个贯彻实现这个思想体系最为成功的或者说最为动人的一个典型人物,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分析,我们看一看透彻了庄禅之后,人的生命轨迹是什么样的。第一部分内容又分成四个方面来讲,第一,总说什么是庄禅。讲哲学的话,离不开文本,我们先把《庄子》中最能代表他的思想的某些段落一起来剖析一下,然后同理我们把最能代表禅宗特色思想的段落剖析一下,最后再把庄禅合到一起。
庄禅说的是什么?这个词是哪来的?庄子就是庄子,禅宗就是禅宗,怎么出来一个庄禅?最早是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提出的这个词。方以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有相当的地位,本来他是一个儒生学者,明朝倾覆之后,他就担负起救亡的大业,在广东、广西参与反清复明运动,后来就失败了。失败以后,他就遁迹空门,潇洒出家了。遁迹空门后,他又写了非常有名的一本庄学的著作叫《药地炮庄》。他的号叫药地,炮庄,炮制,炮炼庄子的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庄禅。他说庄和禅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当我们把它连用之后能够更凸显它中间的那种动人的思想气质。50年以前,台湾有个学者徐复观,这个老先生已经作古有十几年了。他有一本书叫中国艺术精神。他说中国艺术精神和西方完全不同。我们看一幅中国画或者中国书法,跟西洋的油画是完全不一样的审美的感觉。这个东西不是谁好,谁不好,都很好。刚才说春兰秋菊都很好,但是完全不一样。那么这种中国画以及中国的文人画,中国的书法,尤其是行草,它背后的精神气质是什么?徐复观说就是庄禅。他提出来的这个观念被很多人接受和认可了。我们大陆这边的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思想家李泽厚,他写了很多书,他也在很多地方来论述庄禅的思想。我们看近20年讨论中国的艺术,中国的审美,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的士大夫时,庄禅这个概念已经被普遍地使用了。这个概念是从哪儿来的?庄禅是一种人生哲学。但是你说有没有一种概念,比如说庄禅包含了八个方面,然后再总结,没有的。这就是它的一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人生态度。怎么安顿自己的生命,怎么应对外面的世界。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对联,风雨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里透着一种人生的智慧。智者才有这种态度。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策略不是一回事。我在横山书院讲过《三国演义》,当时的题目就是《谋略与智慧》。《三国演义》里有大量的谋略,但谋略不等于智慧。谋略里边也有智慧,但智慧比谋略更深一层,更高一层。
庄禅是有人生智慧的。有了这样的人生智慧,这样的人生态度,他想要达到新的人生的境界。这个境界听起来就更虚了。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阅历,大致上应该知道境界是什么?境界不同的人他的气质,他对事情的应对是完全不一样的。庄禅就是人生态度,人生智慧,人生境界,合起来人生的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一种观念,它有自己独特的品质。这种品质和孔孟不同。孔孟不完全是哲学,但在孔孟里也透露着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品质,庄禅和孔孟比有哪些不一样呢?第一,庄禅更强调主体性,生命的主体。第二,庄禅强调主体对于自由的一种向往和对自由一种达到了的状态。第三,庄禅强调透彻,要追问要究竟,这是庄禅这样的一种人生哲学,它的思想品格。庄禅就是释道相融通。佛教里的某一部分和道家的某一部分在精神气质上接近的,然后互相吸引,就融合成这么一种人生哲学。一加一,但是它又不是简单地相加。融通之后它有了新的意味,就是一加一大于二,这就是庄禅的特点。具体的我们后面会举例子的。尤其我们把人物往这儿一摆大家都明白了,这就是庄禅精神的体现。
苏格拉底
一讲西方哲学肯定上来要讲苏格拉底,要讲柏拉图,这是开山的。就跟你一讲中国,上来老子,孔子这必须要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涉及的面很多,和我们这个话题有关。我为什么要提出他们两个,我想借助他们两个对我们讲的话题在思想上有一个更清楚的定位。苏格拉底跟柏拉图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一个聪明人,一个哲人,一个最优秀的人,他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哲人,一个智慧的人面对着一个无穷尽的世界。他清楚地知道他的生命不是一种狂妄自大的生命。柏拉图的观点和苏格拉底不同,他说是最优秀的人就是知道最多的人,就是王者,就跟我们后来讲的内圣外王很相近。实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区别接近于中国的道家和儒家的区别,尤其是后来的外儒内法。
多年,我们这个社会运转的实在的体系,权力体系,接近于柏拉图的这种。我为什么当君主,因为我比你们知道的都多,能力都强。当然这是一个不好的状态。我们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范文澜专门讲一句说做君主的最怕的不是你平庸,有点糊涂,那都问题不大。最怕是予智予雄,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个,有一大段讲这个。予就是我,我是最聪明的,我是最有能力的,这种心态作为CEO是可怕的。汉高祖打下天下以后,在群臣大会说:各位,你们说说我跟项羽比,我哪里比得上他啊?项羽多厉害啊,万夫不挡之勇,我简直根本就上不了战阵。项羽是贵族出身,我小流氓出身。项羽对部下特别的仁爱。有一个人谁要受伤了,项羽都能难过得哭。为什么他打不过我呢?你们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啊?结果大家说了,很简单,你本身可能不是各方面能力最好的。但你手下张良、韩信、萧何都是顶尖的人才。你能把他们圈到一块用起来,你就是最厉害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他手下能跟这三个大将匹敌的就一个范增。他反而不能用他,所以他弄不过你。这点就很重要了。作为一个主要的领导者,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厉害。隋炀帝当初有一次跟群臣在一块,他说,我现在当皇帝可不是因为我爹传给我的,咱们凭良心说,我的文采武略哪一点不比你们强。群臣都说,对,你比我们强太多了。结果,他就是隋炀帝。这个予智予雄是很可怕的。
那么作为一个哲人,他在生命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他是一种谦恭的态度。他融为一体了,他就很自在,他很自由。这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精神气质上的区别。而我们要讲的庄禅在一定意义上和苏格拉底的哲人气质是相近的。这就是智者和王者的区别。做企业,做管理的,有王者的功业,如果再有智者的胸襟,人生的状态就最好不过了。
(横山书院独家版权,转载务必联系横山书院)
作者简介
陈洪
南开大学“南开讲席教授”,原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天津市文联主席;曾兼任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另任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校兼职教授;担任《文学遗产》、《天津社会科学》等报刊编委,《文学与文化》杂志主编。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明清小说、文学与宗教等诸多方面,著作主要有《结缘:文学与宗教》、《中国小说理论史》、《金圣叹传》、《六大名著导读》、《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李贽》、《漫说水浒》、《画龙点睛》、《浅俗之下的厚重》、《沧海蠡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发微》、《雪鸿閒辑》、《周易中的人生智慧》、《四大奇书话题》、《中国小说通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论读本》、《大学语文》、《诸子百家精编》、《古典诗词名句鉴赏》等。学术论文主要有《从“林下”进入文本深处——红楼梦的互文解读》、《〈红楼梦〉因果框架简析》、《论〈红楼梦〉疯僧跛道的文化意蕴》、《〈红楼梦〉脂批“囫囵语”说的理论意义》、《红楼梦与吴江雪》《〈西游记〉与全真之缘》、《从孙悟空的名号看西游记“全真化”环节》、《宗教文字与〈西游记〉的版本演变》、《牛魔王佛门渊源考论》等数十篇。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宝钢奖、国务院授衔专家等荣誉,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论著获国家及天津市社科成果奖多次。
清心悦读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横山书院历史学课程高级研修班(五期)第一讲开讲
白岩松:拿得起与放得下的智慧
家业长青——家族企业传承之道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步履有处
修学无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