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学史铭志物电青年接力讲述科技故事第3

发布时间:2021/7/17 14:26:48   点击数:
北京皮炎医院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403/8811363.html

点击上方蓝字

  年,金国藩再次服从需要,从陀螺仪器教研组调往光学仪器教研组,任国防工办下达的“劈锥测量机”研制任务的课题负责人。这次调动,让金国藩从此与光学结缘,在这个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50年。

 每次转变,金国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至今想起来,他仍会摇着头说:“压力大极了。”但他并不畏惧,而是团结组里的其他教师们一块儿迎难而上。“我搞光学是逼着上,憋着气干,干中学,靠集体发展提高。”回顾自己走上光学研究的道路,金国藩这样说。

金国藩在德国爱尔兰根大学进修期间

严格要求倾心育人

“金老师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很严格。”这大概是金国藩的学生们的一点共识。在金国藩的学生中,有因不努力不能达到要求被劝导退学的,有预答辩不合格被延期的,有书面或口头报告达不到要求开题报告不予通过的。从研究选题到实验设计,从发表论文到学位论文答辩,金国藩都亲自指导,毫不放松要求,数值模拟结果需尽量经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必须可靠并能重复,发表论文需冲击高影响因子……

“我不想培养书呆子,我希望培养出来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金国藩说。他认为对研究生来说,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不仅包括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因为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别人。”金国藩说。

60多年来,无论工作有多繁忙,金国藩从未离开过教书育人的第一线,至今仍在带研究生。他培养了我国光学仪器第一名博士生,有多名研究生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的荣誉,先后有两位博士生的论文被评选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担任机械学院院长期间,金国藩更是努力为师生创造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他凭借自己的威望从国外的公司募集来资金,资助教师学术交流和学生科技活动。

青年铭志

清华大学评价:“金国藩敢为人先,承担起中国光学仪器发展的重任,刻苦钻研,成为中国光学仪器研究的奠基人,为中国工程发展、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金国藩先生是一位敢为人先的人,当时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他不能以体量大与别人相比。但他一直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凡是要为的,一定要“为人先”。我想我们在科研的过程中也必定是要如此。正如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金国藩先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科研和教育事业,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作为高校研究生,在如此好的教育资源下,我们应加倍努力学习,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做出最大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罗文迪

素材来源

澎湃新闻网、清华新闻网

图文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罗文迪

编辑

先锋党建中心宣传部熊志

校核

先锋党建中心指导老师邹明

栏目特邀指导老师彭薪羽

先锋物电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28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