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汇聚星火,焠就特色

发布时间:2021/7/23 14:02:50   点击数: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429412.html
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是广东省教育厅命名的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之一,于年5月17日在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挂牌成立。该工作室秉承“文化语文”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组织跟岗研修,进行访问交流、专家讲座、主题沙龙、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网络研修、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取得累累硕果。学员主持、参与完成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7篇论文在市级、省级期刊发表。主持人郑旺吉获评全国模范教师,8名学员评上高级职称,2名学员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名学员被评为县师德标兵,1名学员被评为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该工作室组织的“文化语文”系列主题研究活动在当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先后出版了《文化语文——陆丰人文读本》《笔援战“疫”——广东省中小学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抗疫”文学作品集》,拟出版《文化抒怀,语文行旅——广东省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文化语文”教学成果集》。《汕尾日报》先后以“作家进校园侃写作”为题报道了工作室组织“作家进校园”活动,以“当地文章家乡情”为题报道了工作室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的情况,以“同心筑梦众行远”为题报道了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及取得的业绩。年12月,该工作室被汕尾市总工会命名为汕尾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郑旺吉

郑旺吉,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高中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高中文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汕尾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研训专家库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兼职导师,嘉应学院、韶关学院、惠州学院兼职教授。年以来,《敲开阅读之门,让学生爱上阅读》《欠发达地区中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初探》等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教书育人·校长参考》《中学生作文指导》等期刊发表,主编《乡土中国整本书领读导练》。在汕尾市教育局和陆丰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中,先后3次担任主讲人,为全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和小学教师、待岗教师主讲课例设计、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和师德修养,多次受邀到乡村参加送教、送研活动。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汕尾日报》《东岸》《惠州学院·校友通讯》等报刊分别以“名师育人春满园”“愿为春泥化落红”“居高声自远,润物细无声”为题报道其先进事迹和育人成果。

汇聚星火,焠就特色

——广东省中小学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综述

清代袁枚有诗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广东省中小学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正是凭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信仰,突破重重窒碍,尽力展现求索者的微弱的光亮。三年来,该工作室同仁对话名师,组织跟岗学习,开展了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主题沙龙、专家讲座、网络研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促进学员专业成长和名师自我提升,并形成了整个工作室独具特色的研修成果。一、文化语文,实践育人该工作室致力于践行“文化语文”理念,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此带动、引领学生积极认真地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该工作室创设各种平台,举办各种活动,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工作室主持人郑旺吉认为,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更应该得到传承与弘扬。经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工作室团队形成了以下共识:语文教育必须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组织《论语》“孝悌文化”读书活动

三年来,该工作室积极践行“文化语文”教育理念,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还是工作室集中研修,都以“文化”为核心主题,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和战疫文化等方面,注重文化内涵与语文教育的融合。该工作室先后组织了《论语》“孝悌文化”读书活动、“读《三国》,讲故事”活动、“汕尾诗社进校园活动”,参与汕尾诗社“庆国庆,贺中秋”诗词吟唱会;组织了《边城》《乡土中国》《平凡的世界》等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乡情”文学讲座和创作活动;组织“作家进校园”活动,参与汕尾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化之旅”“红色之旅”等文化采风活动。疫情防控期间,该工作室创新“战疫”示范方式,以“文化抒怀,共同战疫”为主题,开展线上集中研修,推出“战疫作品”专辑;开展“众志成城抗疫情”陆丰市校园文学主题征文比赛,并编辑出版《笔援战疫——“抗疫”文学作品集》,编发《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研修活动剪影》宣传画报,表达了战疫必胜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宣扬“文化语文”教育理念,使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该工作室先后出版了《乡情植入校园,妙笔描绘家乡——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乡情文化”文学作品展》《濡养文化之根,开掘语文之美——广东省中小学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文化语文”教学成果汇报展示》等宣传展板和《文化抒怀,共同战疫——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研修活动剪影》宣传画册,并撰写相关论文,拟出版《文化抒怀,语文行旅——广东省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文化语文”教学成果集》。围绕“文化语文”教学理念,该工作室团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经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构建和凝练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方法,如蔡赞生老师的“文学素养积淀之现代诗歌比对读写教学法”,林传名老师的“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法”,谢础惠、叶秋娜的“高中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等特色教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工作室学员跟岗培训活动

二、作家进校,传播文学为了传播、弘扬“文化语文”教学理念,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汕尾市作家协会、陆丰市作家协会开展了“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该工作室邀请陆丰市作家协会主席黄俊杰为启恩中学师生和工作室学员举办《一种孤独且有意义的言说》文学讲座。师生们在黄俊杰主席的讲座中学到了方法,听到了力量,感受到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文学的永久向往。还邀请汕尾市作家协会主席王万然作汕尾乡土文化专题讲座,带入汕尾、陆丰的风物人情和古今名人,从地理环境及人文特点、丰厚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包容的文学特征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本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等情况,展现了本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使在场师生真切感受到汕尾乡土文化的广博与浩瀚。该工作室联合两级作家协会集中进行“诗歌比对读写的有效探索”专题研讨。研讨活动以工作室助手蔡赞生诗作“携带的诗只为了长夜”切入主题,分析探讨了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强调了加强现代诗歌教学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主持人郑旺吉主讲《现代诗歌赏读之“遇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初遇”情结;通过情境创设、感情朗读、意象感受、扩展延伸等方法,提升学生在诗歌阅读学习中的思维运行、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该工作室联合陆丰市作家协会建立陆丰市启恩中学小作家培养基地,勉励学生让文化自信根植内心,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放飞青春梦想,为培植文学创作力量做出努力。该工作室还组织开展多次文学采风活动,如:走进陆丰西南镇马鞍山村等地,听取文化人讲述当年各地热血青年闹革命,建立村农会,组建赤卫队的红色历史;瞻仰赤卫队练兵场旧址、西炮台、马鞍山十八烈士纪念碑、金厢红色纪念馆、周恩来渡海处等各地革命遗址。年初疫情防控期间,该工作室组织入室学员、网络学员和广大学生撰写战疫文学作品,与陆丰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陆丰市战疫校园文学征文比赛,引领全市高中学生通过征文作品展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场景,记述亲身经历,抒写内心感受,记录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以传播正能量,表现真感情,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征文作品由陆丰市作家协会、广东省中小学郑旺吉名教师工作室组织有关作家、教师进行评选,优秀作品通过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29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