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春节思考何谓人生大道

发布时间:2022/4/30 12:11:58   点击数:

绝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一部分人到死都没有弄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为何。

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经历,“从量变到质变”,在经历了很多事后,突然有那么一刻觉悟啦,看待各种人生之事不再纠结和苦恼。

只有极少数人是“顿悟”,也就是“直接质变”的。这就是有灵性的人,也就是平时人们说的那种“天资聪颖”者。

人的认知差异是由思维方式不同造就的。禅宗说:明心见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孙悟空来到了菩提祖师门下学艺,其实影射的是一个修行者开始返观内省,也就是觉悟的开始阶段。

明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忘初心。你知道为什么学习,和开始思考如何学习。修行者就是思考自己为什么修行和如何修行的问题。

其实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不大,天赋差别在于对根本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感知能力。有的人经历过很多磨难才能明白的道理,可能有的人听别人讲过几个故事,他就想通啦,那后者的学习成本就低很多,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对称度越来越高,但人们的认知层次进化速度,却不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化。

就是明心,不会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得容易。

老子的道德经讲了诸多假象的逻辑,涵盖了世俗的一切模式。其用意是启迪人们看破幻象,发现本质。

所以,道德经是老子“问道”,而非“得道”,这个道,就是“真相”。“求道”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毁灭假象,不断触及真相。

道,创造了诸多假象来伪装自身,假象和真相都是它的外显,规避假象的过程和寻求真相的过程,就是在觉悟这个道。而这个道,其实也是不可以言明的,于是才有了“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能讲出来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西天极乐,取回了无字经,其实,这个无字经才是真经,因为真正的佛法大道是不可言传的。至于说后来又返回西天佛祖处,取回有字经,就是要启迪愚昧众生还是需要付诸文字形式,才能做到弘扬和传播这个大道。但其实这样就又偏离了真正的大道,真正的道其实是反对这种模式的。

佛法与道法在本质上都是教人如何开悟。佛家(禅宗)是让人们根据身边的一切事物去体悟,而不是去学习,绝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觉悟。

比如经济,对很多人而言,是个很专业的领域,但高手看这个事,其实是没什么专业性的,不过是世俗人拿着数理化的公式去忽悠一些蠢人的把戏而已。只要开悟了,知道政治决定经济,人性决定政治,再去看经济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创业投资,这是能学习的吗?有一个专业学科叫做创业学或者投资学吗?所有此类书籍,说的都是是“心法”——因为搞钱这个事,拼的是综合能力,说到底比拼的是悟性、是人心,所以做人做事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是有专门的教人赚钱的学科,所有人都去学习,然后都发家致富…那么,谁被收割呢?教人赚钱(理财课)大多为骗,这东西是悟出来的,不太可能学的会。

再比如情感、心灵成长、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等等,也都没办法专业化的,只有悟。有没有一门学科叫做婚姻学….现在牛鬼蛇神,蟑螂老鼠都跳出来,开始答疑解惑、现身说法…你要知道,商业上专业化是因为“便于收费”,比如心理学这种东西把人心切成好几块,不仅不会把人心治愈,而只能越搞越乱,不搞乱怎么收费呢?而且搞乱是需要“分领域”的,不细分怎么能“专项收费”呢?你有没有发现信息时代人们不但没变聪明,反而越来越笨。

其实这就是信息的片面化传递,这就是“把不能打碎的东西给打碎了”。人的心性、悟性、思想,是浑然一体的东西。老子讲的道,是无形而又立体的东西,无数的精怪跳出来把道给打碎了,再让世人去学习,那是不能称之为道的,情感之道、婚姻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投资之道、创业之道等等,人生之道是一体的,不可割裂的。现实状况是这些被全都打碎了…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笨,好像懂得很多,都可以七嘴八舌的论是非,但是都是碎片,没有“结构”,没有系统性,而悟道的前提就是全局观。

多数人的人生,只是个八卦,而不是求真务实。我国的伟人提出要实事求是,说的就是去伪存真,有的人说,那我也这么做,是不是就可以觉悟啦?其实这很难,因为假象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是空气和水,每天都离不开,就算离开了也会浑身难受,渴望再回去。《红楼梦》里,好了歌,怎么唱的?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绝大多数人都是离不开功名的。

如果有人理解了“现代人如何把道打碎了”这个逻辑,就会认知直奔顶级!观人察事,云淡风轻!

为什么说“曲高和寡”?因为认知层次高的人太少。

多数人不但不会去研究假象的逻辑,而且恰恰相反,他们无法忍受离开假象的欺骗,…

人们每天接触的都是假象,这些假象又是“刚需”。

比如几十年前至今,国内公知四起,各种谣言开始满天飞,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全民免费医疗,素质教育,科技高大上,殖民外星球,拯救银河系…这些话题当年不都是全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46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