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5/7 10:54:23 点击数: 次
从某个角度来说,阅卷老师以特殊的身份在一种特定的场景下,做着考生的上帝,他手里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乾坤,因此,说得不好听一点,考生要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敬戴上帝,既要学会能写出讨好阅卷老师的作文。要讨得阅卷老师喜欢的作文,不但要从作文试题本身去努力,而且必须考虑阅卷老师阅卷工作的实情,因此,那些只顾自己信手写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写出来以后,会给阅卷老师怎样的阅读感受的作文,一般不成为考场上的优秀作文。那么什么是高考作文的优秀之作呢?或者说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容易得好分数呢?作文分数的评判,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全国高考大纲的要求,而每一省份区市,又在阅卷现场会有更为具体的评分标准。但这些都只是原则上的,真正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阅卷老师要批阅一份具体的试卷时,就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了。不过,多问问从阅卷现场走出来的老师,他们也会有很多共同的认识。总体上来说,他们更注重考场作文在阅卷时的快速操作性,因此,能讨好阅卷老师的考场优秀作文,一般都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题目要醒目。道理很简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甚至,在评分标准中还要一条,即没有标题的作文,直接扣2分。任何一个老师阅卷都是从题目看起的,阅卷速度再快,阅卷老师也不会放过题目的。因此,一个能体现主题意向的标题,一个具有优美文采的标题,一个能给人新奇创意的标题,一个张显着考生个性的标题,一个能看出考生文化底蕴的标题……都可能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开头要精彩。道理同样很简单,有人把好的文章开头比喻为“凤头”。阅卷老师由一篇作文到另一篇作文,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有新的阅读期待,这时候的注意力也是比较专注的,大多数阅卷老师看完第一段,一般对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就心中有数了,对其他段落只是浏览而已。开头主要要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但作为考试,我的忠告是,你尽量不要在第一段出现错别字和病句,否则,阅卷老师容易产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不好印象。自然影响打分的心理了。三是形式要新颖。这不是一般考生容易做到的,也正因如此,具有创新潜力的考生,千万不要循规自守,应该大胆写写出别出心栽的作文,把早已经在“千篇一律”的阅读疲劳中的阅卷老师拯救出来,阅卷老师就会以你应得的高分将你推向人生的高峰。因此,在构思作文时,也应该有“知己知彼”的考场战术,不但要思考自己怎么写,还要推测他人会怎么写,尽量寻求一条不会与大多数人撞车的路径来走。作文形式主要指作文体裁上的变化。一般都写议论文,你写故事就是新,一般都写故事,你写日记体或辩论赛等等就比较能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四是段落要出彩。一个段落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如果说从全文看,能看出作文的框架,那么,从段落看,就能看出作文的骨肉,所以,段落内的构思,也是很必要的,不可掉以轻心。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考生不会保证每一个段落都出彩,由于时间紧,这很正常,也可以原谅。但你需要精心创造一两个段落彰显你的语言功力和风格,比如排比,比如比喻,比如哲理,比如抒情,比如经典名言的引用等,这样的段落最好出现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这仍然出于“第一印象”的需要。五是材料要鲜活。鲜活是相对于陈旧而言的,一是相对于他人而言,是否是很多人都可能会在同一个作文下运用这个材料,二是相对于平时在报刊、作文书上的作文而言,是不是在已有的作文中用得很滥的材料。因此,当你想写表现“失败是成功之母时”就想到爱迪生,当你在想写“逆境与成才”的话题时就想到了张海迪,这是不是给人一种拣食陈芝麻烂谷子的意味呢?当然,新鲜的材料要来自于备考中的阅读与积累,也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68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