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以历史和现实为坐标寻找人生的方向

发布时间:2021/8/17 12:26:0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的好青年。我们的教育要重视立德树人,不光要关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他们道德品质的现实情况。若果有了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有为青年,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希望,就会再续辉煌。

今年的九道高考作文题(北京二选一)可以说都是让考生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为切入点的。作家白先勇说,写作是一种自我开掘。不错,所有的文章最终都是作者的心声,都是作者生命深处发出的声音,都带着作者生命的芬芳。文如其人,文章也自然体现出作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等等个人内在生命本质。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不是就一件事情让考生发议论,也不是让考生就某个道德话题比如“诚信”“助人为乐”等发感慨,而是把考生的视野引向历史,引向我们火热的现实,让考生在这个开阔的背景中去思考。这种题目有个好处,就是要让考生在一个更大的坐标体系下去思考去体会,呼唤考生的理想情怀,呼唤考生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从而自觉地为国家的富强而奉献自己的青春。

一、全国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和启发性。

全国卷Ⅰ很显然是不回避热点,直击现实。今年是建党百年纪念日,举国上下都在欢庆党的生日,广场宣传标语、各单位社区的活动、影视网络,各种庆祝活动特别多,内容特别丰富。这几年红色旅游、研学活动也不少,这样都可以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个题目从红色文化的节日、歌曲、人物三个方面引导考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写出很有历史担当和理想情怀的文章。这个题目最终锁定主题“可为与有为”,最根本的要求是让考生去理解历史、理解时代、理解自身。革命先烈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驱为国家富强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人学习。一个时代人有一个时代人的现实和使命,但以身许国,努力奋争的精神却可以代代相传,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国卷Ⅱ同样是呼唤当代青年的理想主义情怀,但是却把思考问题的触觉伸向了传统。同样是谈理想,但设题的材料却是取材于汉代杨雄的言论。所用材料年代虽然久远,但是实现理想先要端正思想,确立正确合理目标,然后付诸行动,这在古今是一样的。这几年,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呼声非常高,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对这种呼声的回应。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一笔巨大的珍贵遗产,我们足以为之骄傲。可是,曾几何时,有人拒斥传统文化,甚至贬低传统文化,这是不可取的。有学者指出,每一个优秀的民族都应该向自己的传统致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历史文沧桑巨变,但是许多珍贵的东西却沉淀下来,至今熠熠生辉,激励后人。比如古人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积极行动,这些有益的思想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全国新高考Ⅰ卷引用毛泽东关于个人强弱的论述,让考生来结合自身实际发议论。这个题目不光有历史以及现实的意义,而且颇有辩证法思想,能引起考生许多思考和联想。毛泽东不光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他有好多文章谈论青年成长,充满着许多睿智的告诫和殷切的期望。这几年,荧屏上关于毛泽东的影视剧比较多,对毛泽东思想相信中学生朋友会有不少的了解。有人批评许多年轻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则歌颂当代青年大都是敢于超越前人的“后浪”。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确有差距,但是强弱优劣却是可以转化的,这对青年人是一种警示和激励:强大时要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弱小时要谨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用“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古雄才多磨难”等诗句激励自己。

全国新高考Ⅱ卷是看图作文,而且是用书法引发考生思考人生。这个题目可以说是设题巧妙,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好效果:首先,是让图画材料再次进入考生的视野,让人耳目一新;其次,重视传统文化,试题材料形式是书法,内涵是传统的做人智慧;再者,很有现实启发意义。在这个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时代,我们不少年轻人变得浮躁自私、锋芒毕露,许多人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迷失了自我,乱了行动的方寸。这个题目无疑是让考生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良药”,从而医治我们许多年轻人自身的思想病,给我们做人做事以深刻的启迪。

二、分省命题卷引导考生思考社会人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考查学生思想情感的社会参与度,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新性和辩证性等等。

北京卷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让以“生逢其时”为主题发议论,很显然是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去寻找人生价值,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确定人生方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但也有每个时代的机遇,这是一个很有辩证色彩的问题。中国社会从战乱到动乱再到和平建设,取得现在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实在是了不起。我们的时代为青年人个人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应该是史无前例的。这个题目启发考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抓紧个人成长的机遇,努力奋斗,干一番事业。第二个题目“这,才是成熟的模样”引导青年成长更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就对当代青年的看法这个问题,有人提出所谓“精神断奶”,有人批评所谓“巨婴症”这都是很好的警示。能负责人的做一件事,能为某件事情挺身担当,能临危不乱,能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沮丧等等都是成熟的模样。考生要深入生活,结合自己的实际,讲好“成熟的故事”,这并不难。

天津卷的关键词是“纪念日”,这个题目同样是要学生穿越历史,从历史和现实,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去确认我们的人生目标和精神信念。新时代,“不忘初心”可以说是时代呼声,也是老一代对青年人的殷勤嘱托。我们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让国家走向富强,让民众获得幸福的这个根本使命。国家的好多纪念日,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五四青年节、五一劳动节等等都是在提醒人们,让我们牢记我们的使命,不忘我们当初是为什么而出发的。个人也有个人的节日,比如生日、成人礼、毕业典礼等等,在个人这些重要的纪念日上,我们会深刻反思我们的人生,回想我们曾经在内心许下的心愿,回顾我们曾经走过的的或平坦或坎坷的道路,这样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就会有更加坚定,更加清晰的认识。题目要求比较笼统,但具体写作时,考生却要抓牢关键词,聚焦立意,议论文要论点明确清晰,记叙文也要主题鲜明且切合题目的要求。

上海卷是让考生思考时间与价值的关系。这是一个辩证性很强的题目,事物的价值一定需要在时间的沉淀下才能显现出来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的确有些事物的价值一时间是显现不出来的,但随着岁月的沉淀,其价值就显现出来。比如,许多文学名著、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古圣先贤都是穿越时间的风沙,显出他们金玉钻石般的非凡价值和卓越品格。但有些事物的价值却很快就显现出来,比如技术革命中的互联网技术、高铁技术、电网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等,他们带给人们的生活便利是显而易见的。对此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角度,选取立意方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浙江卷是谈得与失的,关于得与失有人视为终点,有人视为起点,有人视为过程。这个题目虽然需要考生选择立场,但很明显,题目在认识上还是有所侧重的,比如把得与失看成是过程似乎更合乎大道,也比较好发挥。因为人生道路非常漫长,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所以得与失有时是终点也是起点。当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选择取舍,只要在题目范围内就行了。辩证性很强的题目一般开放度也比较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根据自己的思考自行立意,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行。写这类文章,考生一定要立意鲜明,同时在论述过程中要照顾其他各方观点,不可强词夺理,主观武断,排斥他人观点,议论要柔和,富有弹性。“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辩证思维就是需要我们的认识更有柔韧性。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是材料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色彩,虽然也是谈社会,论做人,但是设题材料丰富切跨越时空,把考生思想引向更广阔的地方。这样富有丰富情境的材料容易启发考生联想,引起考生思考,写出富有深度广度且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好文章。二是题目常常也会紧扣时事热点,让考生思考当下最受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32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