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天道天下之事,柴米油盐和一个情字

发布时间:2022/7/28 16:08:36   点击数: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

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

《天道》里我最喜欢这句话。儒释道我不懂,但喜欢看《天道》,想看豆豆的原著《遥远的救世主》,因为它似乎告诉格格不入的人:你有一双用真理真相看众生的眼睛,不入世俗好恶。

读豆瓣评论,有人说编剧故弄玄虚,女主角像社会主义大姐,配乐毁所有……其实挺没意义的,不像群殴,像八方混战,短短数字,讲不清观点,写满好恶。不如看影评,有人写得真是深刻,追求真理真相的认真,显得比好恶略高一筹。

以好恶视人,任何一件事物一个人,都有可以被无限放大的缺点。所谓人言可畏,即言者听者都在以好恶取意,美其名为约束言行,实则都缺乏上升至真理真相自律自修。

《天道》自始至终在论述:“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即到底什么是天道,但每个人看过以后理解的都不太一样。片中反复提到“文化属性”,我想应该是人类遵循天道拯救自己的精神途径。

老电铺第一次写电视剧,我家熊很反对,因为他已3次购此书送人,怕我写不出高度惹笑。的确,这样的作品每一年都可以写,而且每一年的体会都必有所不同。今天要写的是今天的高度,不论道,论论天道落入世俗后的“手段”。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理解得浅薄:事物最终会遵循宇宙本来的规律。用这个解释,就不会认为丁元英的人物有一星半点的玄虚,他不过是把事情和人物的因果,放在自然规律的棋盘上,小心操控,不敢违背游戏规则,又已看得一清二楚。

满盘棋子尽在方寸之间,做局,静待结果。但丁元英高就高在他做的不是静态的局,料的也不是1加1得2的因果。棋高一筹在于一手棋出去,不管对手如何动,结果都在他可控的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动态的局,循环的因果。

时而小人不等于坏人恶人。小人有很多种,嫉人之才,妒人之贤,见不得别人好,这是心胸狭窄;自以为明察秋毫,实则小聪明无大智慧,这是自欺欺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谎话连篇,这是怕,怕暴露,怕失宠;目光短浅,贪小便宜,这是愚。

《天道》里只出现最后一种小人,算不上人生百态,但丁元英铲除小人不拖泥带水而且干净漂亮的态度,倒是值得借鉴。人情冷暖,悲苦自知,做局的人不会管小人是赢是输,谁让你非做小人不可。

丁元英知道格律诗降价会引起乐圣起诉,这盘棋如果刘、叶、冯三人不因害怕官司退股,留在格律诗,官司打赢之后品牌名声大噪,三人也不再是苦苦挣扎的底层民众。

但一面是三人退股,另一面是肖亚文危难之时斥资进入,用远见卓识让自己从打工者成功转型成老板(娘),实至名归。人生,格局不同,结果不同,就是规律。丁元英没有故意害谁,却让该走的人走了,该来的人来了,没有忤逆天道。

刘冰跳楼事件也是一样的。退股在他理解就是丁元英骗了他,可他还愿意再相信丁元英给他的信封是机密文件。跟那些自己打钱给骗子的人有什么不同?

信封名曰“保住饭碗”,如果刘冰能本分工作,丁也不会给他信封。丁元英早料到他会拿信封干什么,才会骗他,但如果刘冰没做蠢事,也不会出事。又是个格局不同结果不同的题目,刘冰走惯了捷径,又不肯安分守己,没有踏实重来的勇气,只能跳楼。

没有杀富济贫,就没有人类向前

如果说丁元英故意做局铲除这些小人,那丁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从一开始就没想铲除谁,只是想应送芮小丹的要求,送她一个礼物,一个奇迹。

最后的结果也算大功告成。农民有事做摆脱衣来伸手的救济,乐圣被打劫纯属正常的市场竞争,两个自杀的人都不必死,林雨峰不比其他躲债坐牢的企业家更惨,刘冰也不过是回到原点踏实做人,芮小丹的死跟丁元英根本没什么关系。

有人说《天道》讲的是“天道不可逆”,我倒理解的是“顺天道可有作为,顺为用”。天若没有风云变幻,地也没了春种秋收。总有人想做事,世界才有无时无刻的变化,否则就是丁所说的弱势文化,靠这靠那就是不靠自己。

革命不算逆天道,反而丁顺了天道才把格律诗安排得妥妥当当才离开。如果逆了天道,事情根本不会做成。

丁说“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或许得道的人在庙里,未得道但悟道的人在改变世界。以前不懂为何有人能料事如神,看了《天道》,或许答案就在里面。看破不说破,为我所用。

丁元英评价芮小丹的死,“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由,丫头,不简单呐。”和当初丁的父亲离世前,医生说治疗也不会减轻痛苦,他想拔掉管子的时候态度是一样的。

如果我对你的爱需要证明,那就不是爱;如果活着只剩下痛苦,还要连累他人,死去更好。丁元英认为芮小丹的精神境界可为作家而生,但最后小丹成了烈士英雄,也算死得其所,所以她不简单。

用真理真相看众生,似乎如《金刚经》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众生看不到如来,或事物如是本来的样子,但佛的真理真相在心间,众生就是佛,行菩萨道做善事,众生就是菩萨,这便是信仰。

丁元英之所以不被人理解,正因为他所见所为都不是烧香拜佛式的信仰,是植于内心的真理真相。我们看丁的运筹帷幄,也是来自这种天道的“手段”,高明而不卑鄙。

丁元英所见的爱情,是穷的时候可以卖唱片,过年吃泡面,但为了女人却可以张口借钱,可以兴师动众,冒着以枪指头的风险干大事。所以他说他入不了佛门,进不了窄门。

爱情生死都看透,世间除了柴米油盐和一个情字无大事,但终究放不下,享受着尘世的苦乐。

《圣经》讲“爱一个人,那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爱的大门看似宽的,每个人都想进入,但能全身心爱一个人却很难,能爱一辈子更难,所以那门又是窄的。

丁元英说进不去窄门,应该是对爱情的敬畏。以一颗窄门一进深似海的不归架势,和一颗即使被推出来也义无反顾的心,不进而在门外徘徊,因为他明白,两个人的路,不是一个人能走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51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