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传承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1/17 17:34:52   点击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60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从诸子百家到琴棋书画,从笔墨纸砚到诗词歌赋,从饮食服饰到建筑民俗……这些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塑造着我们的性情和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谈谈如何更好地理解、传承文化自信。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读懂材料:

①材料第一段,列举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方方面面的具体表现,并明确了这些“文化基因”对“华夏儿女”(或曰个人)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②材料第二段,明确了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巨大价值与意义,并展望了新的愿景。

明确任务:

①任务中有“请结合自身成长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一句话不容忽视,在行文中应有“结合自身成长”的具体体现;所谈内容自然就应该是自身“感悟”。

②任务中有“谈一谈如何更好地理解、传承文化自信”一句话,其中“谈一谈”三字,其实已基本明确了写议论文的文体要求,或者至少是要写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其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传承文化自信”,已明确文章要谈论的具体指向,即“如何更好地理解文化自信”和“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自信”。

③鉴于上述②之分析,可根据其中“如何理解”的命题指向,判定行文可侧重对“文化自信”进行所谓议论文论证“五种分析”中的“概念分析”、“价值分析”或“归因分析”;可根据其中“如何传承”的命题指向,进行“策略分析”与“辩证分析”。

佳作展示一:

继承传统,革故鼎新

拨开历史的云烟,文化的幽香和着诗意,缓缓而来,一波一波,一韵一韵,从天涯,一直到海角;从远古,一直到现在。我于苍凉的历史山谷中叩问:“吾辈青年应如何传承文化自信?”答曰:“继承传统,革故鼎新。”

从一个角度看,继承传统是传承文化自信的前提。

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年少时,姥姥便时常带我来到剧院,去欣赏这传唱至今的文化瑰宝。那红脸的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那黑脸的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那蓝脸的是有勇有谋的窦尔敦,那白脸的是阴险狡诈的曹孟德,那眉心的一点朱砂痣成了我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武成了我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成了我嫉恶如仇的对象。“席卷戛纳的《霸王别姬》,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不疯魔不成活,京剧也随着电影走向世界”姥姥的话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耳畔。是啊,一座台,一出戏,唱尽了天下苍生,唱尽了人生百态,也将这继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唱尽了我的心头。源头既清,波澜自阔,守住传统见芬芳。

从另一个角度看,革故鼎新是传承文化自信的保证。

当我用青春的敏锐去感知时代的体温,用对文化深深的敬意去探寻时代的年轮,我发现几位智者在这条传承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踽踽独行。饺子导演把握住当今社会的需要,创新的塑造着《哪吒》中的形象。于是李夫人摇身一变成了“职场女强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也道出了当今青年的心声。古柳垂堤下,新荷漫沼旁,李子柒把握住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将传统文化和短视频结合,中国人于兹寄托着一份心灵的慰藉,一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外国人于兹表达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歌弦不辍,革故鼎新,新时代下焕新光。

在这个创新成为时代底色的背景下,再讲一味地永守传统文化,不求变革奉为圭臬,就有些落伍了。然而,这份创新不等同于破瓶取水,那不是司马光的急中生智,那是典型的急功近利,钱玄同“汉字不死,中国必亡”“把古书扔进茅厕里”的言论必定无法真正传承文化自信。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当今的青年,应将自己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当做自己最大的自豪;将自己继承传统,革故鼎新,传承文化自信,当做自己最大的责任。让我们汇入文化传承的浪潮中,于传承文化中书写自己无悔青春!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继承传统,革故鼎新。文化的幽香于历史的山谷中经久不衰,荡气回肠,如是,我愿。

佳作展示二:

守传统之正,创文化之新

哗啦,哗啦,历史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看到王羲之挥洒笔墨,书兰亭序文;看到李太白绣口一张,吐出半个盛唐;看到曹雪芹点灯提笔,撰写红楼篇章......画卷停下,我抬手拉开,渴望看到之后的精彩,可未曾想,却是大片空白,我心中怅然,我扪心叩问,如何填补这空白?冥冥之中,有一声答曰:“留旧有之画卷,书日后之精彩。”

守传统之正,阻止传统文化的消亡,是传承文化自信之基础。

“大王——”,程蝶衣这一嗓中,我看到他对戏的痴,对段小楼的痴;看到昔日西楚霸王之穷途末路,四面楚歌;更看到楚军帐中,虞姬拔剑自刎前的不舍......好一出《霸王别姬》!想到当今京剧之没落,心中唯有惆怅,恐慌这婉转的唱腔,柔美的身段,于后代成绝响。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华夏儿女的纽带,且看四郎一声“千拜万拜,折不过儿的罪来!”,唱出多少台湾同胞回家的心声;除夕夜的一顿团圆饭,引出了多少儿女对家乡的思念。如果放任传统文化消亡,中华民族将成为一盘散沙,国家将走向分崩离析,那是多么的恐怖啊!

创文化之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传承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

在快节奏占主流的今天,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显然无法在这个时代捞到半点好处,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只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于历史上成为绝响。综艺《国家宝藏》的热播,将原本冰冷的文物融入到生动的历史故事中,配合当红明星的演绎,让这些老祖宗的精美物件重新回到民众的视野,引发了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它们的追捧,这正是创新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范例。在保证传统文化本源不变质的基础上,让其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传统文化才能在这个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文化自信才能够代代相传。

诚然,对自身文化不能自卑,但也不能盲目自信。

我还记得小时候清明节,爷爷在亲人坟前祭扫,眼角划过的一滴泪珠;元宵节姥姥用那粗糙的双手,滚出一颗又一颗饱满的元宵。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包含的这代代人对亲人的思念,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足以让我们挺直腰板,平视那些外来文化!如果我们甘愿仰视外来文化,又怎么会有去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呢?但我们也要承认,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许多糟粕,封建礼教之吃人,重男轻女之愚昧,在这个新时代,应被彻底的摒弃!

看着眼前画卷上的大片空白,我明白了,传统文化不会在新的时代消亡,因为续画的笔,续画的色,掌握在你我的手中!

佳作展示三:

赓续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想

漫漫时光长河,苍苍宇宙洪荒,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中华文明从远古走来,熠熠生辉。时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应如何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中屹立不倒,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上巍然耸立呢?

文化,事关国运兴衰、国家安全、民族精神。“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怎会有中华民族千年不朽,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怎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看来,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民族之林万古长青的不二法宝。

首先,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深挖传统文化以树立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精神DNA。有了它,一个民族便可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以何种方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诸子百家对天地、对生民、对家国的思考是先秦诸子对天下大同的畅想;笔墨纸砚、诗词歌赋中的一撇一捺、一唱一和是文人骚客们对生活之美的探索与创造……探其根本,中华民族滥觞于上古的精神内核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使命。这样绚烂的文化底色,这样崇高的文化目标怎么能不让人由衷地产生文化自信?让我们深挖传统文化,体悟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其次,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建设美好生活中坚定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实现当代文化创造的基因和资源,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无尽宝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艺术基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彩,为生活增添一抹文化的靓色,以更加丰富美好的生活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生活中便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盘碟碗筷上点缀的丹青水墨为平凡的就餐增加一分雅趣,改进创新的汉服为无数城市增添了一抹美丽的风景线,与时俱进的剪纸窗花寄托了又一代人的美好期愿,还有故宫文创使六百岁紫禁城重回清楚,使年轻人感受文化之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更加美好的生活坚定文化自信。

最后,以文化自信持身,兼容并蓄,开拓进取,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传承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中华民族经历无数艰难困苦,都能延续至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文化自信是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根本,开放包容、开拓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强盛的国家更是传承文化自信的柱石。文化自信与国家强盛唇齿相依、互为表里,没有文化的自信,国家缺少开拓的魄力,没有国家的强盛,文化难有传承的载体。过去之中国缺乏文化自信,锁国苟且百年终至积贫积弱;今日之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变革开放方得平视世界。而今日之中国更是我们所亲历的,以文化自信自持,以强盛国力为基础,才能传承文化自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更要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6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