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二章艺术观念知识框

发布时间:2024/12/5 14:24:05   点击数: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艺术与艺术学

第二章:艺术观念第三章:艺术体制第四章:艺术品第五章:艺术门类第六章:艺术与文化第七章:艺术发展第八章:艺术创作第九章:艺术鉴赏第十章:艺术批评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二章艺术观念

本章主要论述了艺术观念的含义相关内容,围绕"艺术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去把握和运用它?"这类问题,从而进入到艺术观念层面的探讨,同时提出了历史上主要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定义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艺术的主要特征等问题。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为主,学习时,要整体把握艺术观念问题所牵涉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及作用等领域,理解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层面,需要在梳理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的基础上加以讨论。

★★★★(每年出题在10分~40分之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都有可能考到。(必背)

①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有哪些?定义是什么?(P25/27/31/32/34)

答:⑴模仿论。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

⑵理念论。是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

⑶表现论。也称主观精神论。是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

⑷形式论。它是一种有关艺术品一种纯形式构造的看法。

⑸感兴论。是一种来自中国传统的有关艺术是个人感性的产物的看法。

②模仿论体现了其自身什么特点?(P27)

答: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

③黑格尔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有哪些类型?定义是什么?(P28/29)

答:⑴象征型艺术。它位于理念发展的初级阶段,被称为“艺术前的艺术。”

⑵古典型艺术。它由理念持续演化而成。

⑶浪漫型艺术。标志着理念发展的最后阶段。

④英国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的“新美学的原则”内容是什么?(P33)

答: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而艺术却是现实,”强调“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除了表现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并把这一点标榜为“新美学的原则。”他认定形式才是艺术中最根本的要素。

⑤什么是“感兴?”其实质是什么?(P34/35)

答:“感兴”也作兴会、诗兴、兴致等。“感,”是“感物、”“物感”之意,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兴”,是指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起来,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重要的是,感兴被视为个体从物质生活情境中兴起、奋起而达到一种身心愉悦状态的一个标志。

其实质是符号形式中创生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直觉。

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主张需要注意哪三点?(P41/42)

答:⑴围绕艺术定义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本身就表明艺术定义问题已逐渐从以往形而上的本质论领域解放出来,被引入了开放地带,获得重新打量的机会。

⑵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围绕艺术定义而发生持续的争论,这本身就体现了艺术问题在“二战”后社会生活中的新地位和新角色。

⑶艺术定义问题从可定义到不可定义再到仍可定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艺术研究从形而上思辨方法到社会体制研究方法的转变趋势。

⑦亚历山大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所具有的属性是什么?(P43)

答: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⑴存在着艺术品、⑵它公开传播、⑶它是一种为了享受而进行的体验、⑷艺术由其物理的和社会的语境界定。

属性是:⑴物品可感性、⑵人际传媒性、⑶娱乐体验性、⑷社会语境性。

⑧艺术定义的原则是什么?(P46)

答:⑴以特性代替本质。

⑵立足于现当代艺术及艺术体制。

⑶中国艺术与美学传统视角。

⑨通过描述艺术的传统特征给艺术的定义是什么?(P46)

答:艺术是一种在社会语境中通过传播兴辞而唤起公众兴会的媒介形式。

⑩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定义是什么?(P48/49/51/53)

答:⑴传媒性。这是艺术的传播性和媒介性的合称。是指艺术具有依靠可感的中介物体才能传播给他人的特性。

⑵兴辞性。这是指艺术内部各要素有着自己的感兴修辞方式及其外部表现形态,这是专门从中国艺术理论传统来说的。

⑶兴象性。这是指艺术形象具有感兴灌注的特性。

⑷语境性。这是指艺术兴辞在其中产生或施加影响的特定社会生活状况,包括经济基础、时代心理、自然(或地理)环境、文化传统、艺术制度、学术制度等。

⑸兴蕴性。是指艺术对观众具有兴味蕴藉效果。兴味,是指艺术品要富于深长的感兴意味;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美学。

1.名词解释

解题思路:

最简单的答题逻辑是“总-分-总”模式。

第一部分,一句话概括这个名词,给出一个概括性的解释。这部分需要大家对课本内容掌握牢固。

第二部分,内容、性质、特点、特征、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请务必把这些词记住,走到考场上就不用慌了,就算想不起来名词的解释,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展开叙述。这一部分就是对第一部分的展开论述,每个方面越具体越好,按照这些方面回答,逻辑就会特别清晰。回答起来也会有把握、有根据。

第三部分,地位、影响、意义、价值。还是要把这几个词语记住。这一部分就是总结升华,是对于名词的一个拔高,切记不要拔太高,以背诵的知识点为主。

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块,就是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答题模式了。

例如:

1·表现论[四川师范大学年研]

参考答案:

表现论又称主观精神论,是指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一句话解释定义)比如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倡导艺术是艺术家们的天才、想象的创造物,属于"自由的艺术”,是无功利的白山创造,是形式的艺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美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表现就是艺术”的观点,为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代表人物、观点)

表现论强调艺术表现自我情感,而不是主张艺术模仿或再现社会现实。它认为艺术家有了情感或想象力,艺术才能成功,情感具有决定性地位,而不是思想。表现论坚持鉴赏过程应全力理解艺术家的原意,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7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