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刘小枫给站在人生门槛的你论闲暇好读书
[按语]
又到一年开学季。大学校园突然热闹起来,一张张稚嫩的小面孔,清泉一样的双眼。所有的困惑都微不足道,人生就要从这里开始,全世界都在为我而来。激动人心,然而其实一切又很平静。
大学时光无疑是人生最美的一段。进入大学校园,活动五花八门,显然需要作出取舍,孰轻孰重?怎么度过,才能让它有其应有的厚度?读书?读什么书?如果你正倚在大学门槛上,轻轻地想着这些问题,不如来读一下多年前刘小枫老师这篇“告同学书”。但愿你能不负这人生“最后一段清纯的闲暇岁月”。
告别严酷的高考争战,满身阳光的学子走进大学,对这片更多绿荫的园地无不心起肃然憧憬:他们可能意识到,在这里自己将要度过的是今生最后一段清纯的闲暇岁月——自上中学以来,我们的少年们就几乎没有过闲暇,大量误用的文科或声光电化课程爬满了稚气的时间……人到老年,闲暇时日会自然再来,可那个时候,闲暇必然被暮气笼罩,甚至被遗憾、懊悔纠缠……
这段最后的清纯闲暇确乎珍贵无比——如何善用这段闲暇,值得每个珍视自己人生的青年憧憬。不过,值得憧憬不等于能够憧憬——多数大学青年不能够憧憬,因为,如今的大学主要培训实用技术知识,政法理工财经商贸诸科占据了如今大学的大半场地。无论中西方的教育传统,高贵的闲暇就是读毫不实用的圣贤之书。按此标准,即便大学文科学生也没可能指望拥有高贵的闲暇,因为,按照当今教学大纲,文、史、哲三科文科生首先修读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的概论和通史——从一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进到二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让学生们获得虚假的满足:以为通过概论和通史已经掌握历代圣贤心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潮时髦论说,年轻的灵魂很快被拖进种种“主义”洪流——“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为何青春闲暇时光得抓紧时间多读历代圣贤之书?即将告别襁褓的青春少年正在甚至已经步入生命的道德牵缠,此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依伴历代前贤文迹陶铸性情,以备充分的德性涵养走向属己的人生。资器虽有大小,闻见纵有浅深,要其功化。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
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
古典诗文之学,绝非中文系的一个专业行当,而是化性起伪之本。教育首先关乎雕琢性情,而非单纯学门手艺——即便习政法理工财经商贸之技,也需要先通文达理,“明理之人学技,与不明理之人学技,其难易判若天渊。然不读书不识字,何由明理?故学技必先学文。……文理二字之为锁钥,其所管者不止千门万户。盖合天上地下、万国九州,其大至于无外,其小止于无内,一切当行当学之事,无不握其枢纽,而司其出入者也。……三教九流,百工技艺,皆当作如是观”(李渔《闲情偶寄》)。
滋养性情者,向来是敦厚的诗文,而非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理性经验。“不学诗,无以言”——用昆体良的话来说,涵咏经典诗文,观于嘉言懿行,方能培育优良的政治观念和辨美恶目光如镜的审鉴能力。大学基础教育若以形而上学化的哲学史取代古典诗文,无异于把尚且支离惝恍的心智驱往思辨的荒漠。
所谓“学诗”,如今不仅当习诵我国历代经典诗文,亦当细窥西方经典诗文——“生今之世而慕古之人,观乎古人则今人可知”;生华夏而慕观西域古书,则华夏圣哲贤明可知,道理就在於:性之所近为心之所之。
古代圣哲贤明之书,无论中西,都不按文、史、哲、经济、政法、物理分类,而是按“体”分类——“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古书之“体”大要分文与笔两类:讲究韵律的各种诗体为“文”(古人称“有韵之文”),不讲究音律的各种文体为“笔”(古人称“无韵之笔”)——用今天的语文来讲,不外乎“诗”“文”两类,西方经典亦无例外。如今的文科分类,把青年学子赶进预设的胡同,让他们纵有闲暇也无从遇到好些历代前哲。
唯有扶持素质教育,方能保育后学天素,发其英华。愿倾方寸赤诚,为斯世扫榛莽,为学子营闲暇。
刘小枫
年5月於沐猴而冠斋
彩蛋来了
高贵的闲暇就是读毫不实用的圣贤之书!——华夏出版社携“经典与解释”大型丛书之新旧图书来人大展销,欢迎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及开学季归返校园的老生前来参观淘书!
时间:9月12日至15日,早9点至晚5点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古典学学院)室
优惠规则:–年新书,七折优惠,每购一本新书可同时以两折的价格购买一本旧书。
了解“经典与解释”-年新书,皮肤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