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有逻辑量,才足以论人生
有一次和L闲谈,我问她:你觉得我的人生怎么样?
她说,你要听实话吗?
我说,那当然了。
好吧,我看你,就和你看一个人做了一辈子1+2=几的数学题一样。
哦。
虽是意料之中,但我还是有些失落。
不过没关系,我现在也在逐渐提升不是么。
没准再过几年,我在她眼里就能做3+4了呢,就能做乘除法了呢~
在这里解释一下,我们用来判断人生是否足以称为人生的标准:逻辑量。
举个例子吧。
今天,我出门,关上门之后,发现自己把钥匙锁在屋里了。
于是,我给自己规定,回家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把钥匙放在右手边的储物格里,离家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从储物格里拿钥匙。
如果,我能连续多日执行这一规定,那么,我的人生的逻辑量,+1。
再举个例子。
看到一辆汽车,我会认为它的逻辑量比一辆自行车多很多。
读一本好书,我可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赞叹道:“逻辑量惊人!且逻辑的内部结构是如此简洁而优雅!”
谈论到是否可能存在外星文明,我会想:外星文明的逻辑量会比地球文明多很多吧,也许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若我们是,它们说不定要几百亿、几百兆那个样子。
在我的眼中,有一种人生,堪称是没有任何逻辑量。我曾经这样过了很多年,如今想起,都不好意思说那也曾是人生。
做事全凭感觉,改变全靠环境。
早上,昏昏沉沉,想要服从于生物本能,继续睡觉。
无奈,老妈来催:快迟到了!迫于学校的威严,不得不起床。
到了学校,如果老师讲得好、抓得严,那么我那门课的成绩就会好一些。如果老师讲得糟糕、抓得敷衍,那么我那门课的成绩就会差一些。老师布置了作业,那我就做作业。老师若不布置作业,我绝不会多学一分钟。如果我所在的学校是个好学校,那我就上个好点的大学,如果我的学校不怎么样,那我基本就与好大学无缘。
偶尔,我觉得拿到好成绩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我的好胜心本能开始发作,于是我开始发奋学习。没几天,激素消耗殆尽,我又开始咸鱼。
大学,迫于毕业的压力,我会去上课,维持一个说得过去的成绩。周围的人都打游戏,我也跟风打打游戏。大家聚餐、郊游,我也跟着凑热闹。若是幸运点,同寝室的人都是学霸,那我的成绩就会跟着提升不少。毕业后,被环境裹挟着、被周围人督促着,我会找一份糊口的工作、结婚成家,大部分时间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么,总之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我病死或老死的那一天。
一切的改变,源于我在L的提醒下,觉醒了关于“逻辑量”的观念。
如果说,之前的人生,是一场混乱的熵,是由动物本能和周围环境来决定能走多远。
那么,现在,我终于开始一点一点把人生抓在手里了。
同样还是举一些例子。
逻辑量概念第一层:
早上,我同样还是感到困,不想起。但因为我已经养成了晚上早睡、六点起床的习惯,所以起床并没有小时候那么难受。而且,注意,这不是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而起床——没有人喊我;节假日里也是六点起床。六点起床,是我自己的意志做出的决定,是我的人生的逻辑量之一。
当我想要用指甲刀的时候,我可以立刻想到:指甲刀的固定放置位置是在书房储物柜的第二层右侧空格。我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固定位置,需要用时都可以立刻找到,这也是我的人生的逻辑量之一。
上面提到的两点,都是逻辑量概念最为基础的部分,它们是固定不变的。就像一个城市的道路、房屋、加油站等设施,一旦建成就长时间不变。
逻辑量概念第二层:
比如,如果你和我说互不相干的五件事情,在你说过一遍之后,我能把这五件事情复述一遍。如果你依次向我介绍七个人,我可以一遍记住他们的名字。如果我一目十行地几秒钟扫读完一篇文章,我可以掌握它的大意。如果我开车行驶在道路上,对面突然驶来一辆车,我想要踩刹车,就一定会踩在刹车上,而不是油门上。
这是逻辑量概念的第二层:一定程度的精确的记忆力、执行力。
逻辑量概念第三层:
复杂一些的、相互关联的情景。
第一层里提到的,都是单一的事务:几点起床、指甲刀放在哪里……
我有很多物品和有限的空间。如何确定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让它们都能快速、及时地被我找到?
我一天有很多必做的事情:刷牙、做饭、吃饭、打扫房间和办公室、搭配第二天的衣服、洗当天的脏衣服、帮亲人们做事、上厕所、锻炼……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事情,并且按照优先等级去做?并且要应对一系列的突发情况?
逻辑量概念第四层:
增长能力的情景。
前三层所提到的逻辑量,最多只是能让我很好地应对目前的生活。但我若是想要在职场和情场更进一步,获得更高的职务、获得更亲密的关系,那就必须想办法增长能力。
比如,不断学习、思考,为前三层增加新的逻辑量:确定更多物品的固定存放位置、制定更加精细自律的生活习惯,一次性能记住更多的人名……
比如,每日读书、上网课,接触本职工作以外的新领域、新知识,跟进时事新闻。
比如,每天锻炼半小时可以帮助我维持现有的身材。这是属于第一层的内容。而我如果每天锻炼一个小时,那我的身材就可以得到改善,那这就属于第四层。
逻辑量概念第五层:
有确定的目标,并能做出主动规划。
前三层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现状。
第四层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但是是比较随机的、目的性不强的提升。
而第五层就是先提出目标,然后统筹调动整个人生为实现目标服务。
L就是这样一个人。
前四层,可以为第五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我也是有目标的,那我向着目标前进,就好像徒步在丛林里穿行。
而L向着目标前进,就仿佛开着无敌装甲车,配备了十米高的瞭望塔和十万火力的迫击炮。
一个水坑就能让我耽搁很久,而她瞬间就能辗轧水坑,继续前进。
如果这样的人的每天的每个举动被拍成纪录片,那从科学领域看一定是惊艳绝伦的艺术品。
因为,每分每秒,每个举动,体现的都是源源不断的、极为复杂的逻辑量。
没有逻辑量,真的不足以论人生。
欢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白癜风专家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