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ldquo你若懂我,该有多好rdq

发布时间:2019/8/24 21:21:33   点击数: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12min

有些名著买了,就放在书架落灰了;有些名言没说,却在朋友圈传开。

——沃刚·边德(我刚编的)

近日,某女演员因为对张爱玲《第一炉香》的读后感过于文艺,引来网友对其水平的质疑。在这股质疑的浪潮下,这位女演员过往曾错误引用过的张爱玲语录也被网友翻了出来。

其实这种抄录假名言的行为不止这位女演员一人,鲁迅、杨绛、林徽因、张爱玲的“语录”常出现在明星微博中为他们的发言“增光添彩”,然而网友们查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名言或来自别的名人,或根本就来自一些心灵鸡汤文。假名言比真名著传播面还要广泛,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张冠李戴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首短诗一直以来被传言是泰戈尔所作,很多人都转发过或使用过这句话来描述自己暗恋时的心情。然而实际上如果翻遍泰戈尔的作品,会发现根本找不到这首名作。这并非是收录时遗漏了这首小诗,而是它根本就是出自香港作家张小娴早年写的博客。

张小娴曾在《荷包里的单人床》的序中说道:别人都以为我是抄泰戈尔的,只有我和我的出版社知道我没有抄,这真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两句缠绵悱恻,透着浪漫气息的话前几年曾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流传,热门程度相当于今天的抖音神曲。和这几句话一起火起来的是仓央嘉措,那个在无数鸡汤文中成为情圣的西藏诗人。然而事实情况是,这两句诗没有一句是仓央嘉措所作,前一句“你见,或者不见我”的原出处是《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该诗出自其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

扎西拉姆·多多是位广东女孩,也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不知对待网上的张冠李戴,她是否也“不悲不喜”。

至于第二句“那一世,我转山转水”则根本不是诗,而是歌手朱哲琴年的专辑《央金玛》里《信徒》的歌词。词作者是著名音乐家何训田。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适用于很多场合,尤其是网上吵架,其铿锵有力有一种既能结束对话,又高人一等的姿态,大多数人会给这句话带一个“伏尔泰”的后缀,但实际上这句话虽然说得好,却不是出自伏尔泰之口。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年出版的一本名为《伏尔泰的朋友》的书,作者是伊夫林·霍尔。

书中,伊夫林·霍尔讲述了一段往事:年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出版了自己的《论精神》一书,认为自私与享乐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该书被舆论攻击,被当局禁版焚毁。伏尔泰对焚书之举感到惊讶和难以认同。然后,伊夫林·霍尔用自己的话总结了伏尔泰当时的立场:

“他现在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书中的引号造成了误解,很多人以为那就是伏尔泰的原话。伊夫林·霍尔在曾澄清此事:“我不是说伏尔泰一字不差说过这些话,如果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这些话,我也会感到十分惊讶。”

但显然这个澄清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句话如此精妙的阐述了言论自由的内涵,而且非常短而有力,就像传说中的宝剑必须属于传说中的骑士——它当然得属于伏尔泰,至于伊夫林·霍尔,不过是转述了伏尔泰的精神而已。

你说高处不胜寒,我便拱手河山讨你欢。

有些人认为这一句话是出自张爱玲之口,然而张迷们却懵了:“没看过这句话啊?难道出自《第一香炉》?”

其实这个非常有画面感的句子是来自一首歌——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的片头曲,由李丽芬演唱的《爱不释手》。原歌词是“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你看远山含笑水流长,生生世世,海枯石烂”。

歌词写得的确不错,只是不知张爱玲愿不愿意收下这句子当做自己对爱情的注解。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总会给人知性温婉的想象,这样的才女说出的话大概会像飘飘落下的花瓣一样柔软而馥郁芬芳,它们最好多是关于爱情或者少女的心思。就像“你若安好”一样,合该是林徽因的手笔。然而实际上被无数人当做个性签名的这句话,实际上出自白落梅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曾直接回应:“我从未见过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835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