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的幸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9/17 15:18:18   点击数:
北京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幸福是什么?

心理学家佛罗姆说:“幸福是一个人创造心灵所带来的结果,是个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德国学者莱辛说:“幸福存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

幸福就像一个万花筒,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幸福观。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听过富翁和乞丐关于“幸福”对话的故事。

一个富翁碰到一个在路边晒太阳的乞丐,突发善心,想帮助乞丐,就走过去问乞丐:“你想得到一笔钱吗?”谁知乞丐的回答很出乎富翁所料,说:“不想!”富翁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不想?”乞丐回答:“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富翁说:“有了很多的钱,你就可以娶老婆,生儿子呀!”乞丐问:“娶老婆,生儿子又干什么?”富翁说:“那你就会幸福呀!你就可以吃饱后晒太阳啊!”乞丐问富翁:“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很有意思的对话,可是我们笑过之后,谁也不能确定富翁与乞丐的答案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即便是与心理学家商榷,这两个答案都符合心理学对幸福的定义,只是角度不同。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类幸福的考察,发现人们的幸福观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取向: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自我价值感的认定。这三个取向虽然有交叉,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的定义进行了确定,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认知幸福到底是什么。

富翁的幸福观就是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观,在他看来,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他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与富翁相反,乞丐摆脱了对物质生活的迷恋和膜拜,认为物质并非是幸福的来源,幸福来源于自己心灵上的感知,他是个典型的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观代表者。持有自我价值感认定观点的人们认为,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快乐,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从深层次体现了对人生目的与价值的追问。

我认为,一个人要幸福,离不开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支持。这三个方面依据时代、环境不同各有不同的标准。

无论是生存的需要,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没有钱、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更别提物质享受了。金钱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了钱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我们要记住,金钱只能作为人的奴仆而存在,我们可以驱使它,为人谋利,为己谋福,让金钱为幸福服务。

幸福是个人的一种感觉,它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得到了什么名誉地位,拥有了财富,实现了什么目标,而是确立了自己的生活目标,乐此不疲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做,幸福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幸福就是精神追求。爱因斯坦说,物质的追求使人空虚,精神的追求使人充实。只有生活充实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

幸福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当我们生活美满,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自然是幸福的。有的时候虽然一个人,但想到他们的牵挂,也会有一种幸福油然而生,幸福是家人的关爱带来的安慰感,是朋友的问候带来的喜悦感。

幸福是每个人永恒的梦想和追求。幸福,需要我们去认识;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幸福,需要我们去创造;幸福,需要我们去拥抱。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删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53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