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5/6 12:02:37 点击数: 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晓荷7月15日是我省年中考第一天。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邀请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八中名师,对作文予以解读。一周娟:郑州外国语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第六届名师。随着第一场考试的结束,年河南中考作文在大家的期待与猜测中现身了。注重立德树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给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态度,是河南中招试卷的传统,作文也不例外。“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材料中这样的语句很容易让学生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充分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同时,河南省中招作文注重“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更倾向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以及文学积累等综合素养,今年的作文题目也坚持了这一点。作文形式如大家所料,稳中出彩:一则材料,两个任务,自由选择。一则材料引领下的两个任务有关联又有区别。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写作任务的展开都要建立在材料对危机的新颖解读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文体要求上,记叙文“我的危机故事”暗示学生要有事写有情抒,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暗示学生要有理说有例循。两个任务,两种文体,可叙可议,材料中又有明确的核心语句,因此审题障碍不大,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是若想写好,则需要谨慎构思。1.“我的危机故事”这个命题作文依然含有河南中招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招牌字——我,这显然还是坚持在引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6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