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评先生们泱泱华夏中灿若星汉的璀璨

发布时间:2024/8/7 15:58:12   点击数: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745012040704&wfr=spider&for=pc
“先生”一词在我国有着渊源的文化释义,饱经着历史的沧桑。如珍藏的的老酒,七分酿就了甘烈的烟尘往事,余下的三分香醇是文化的底蕴,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品质。这种精神明亮而坚韧,在人格的高纬度上熠熠生辉,轻轻一品,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之美。01、轻盈数行字浓抹一代人汉代的《礼记.士相见礼》注:“先生,致仕者也。”此书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而“先生”在文中指的离退的官员。《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到了战国时期,先生的用法已经被扩展到了有学问的长者,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先生”——跨越千年的敬语,充盈了大气与沧桑,在百年国史中跨过冬日的肃杀,也越过了秋日的萧瑟,在历史的尘埃中灼灼其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星汉。书中的三十多位先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投影,他们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的信念与真理,在苍茫的时代中踽踽独行。古往今来,在孔子儒家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曾出现过无数德高望重、忧国忧民,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实现自我价值与奋斗的大儒们。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化为一把利剑,劈开了所有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荆棘;他们纯真如一的信念化作朝阳,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金光四顾,将普天之下的苍凉众生温暖相拥。这本书中的“先生们”,就是一群这样可爱可敬的人!02、一世盛名何简单难得人心真赞赏《先生们》的作者李辉是一位人文学者,而本书是一本传记图书。正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人在中华文明上留下浓墨重彩,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要有人记录下来这些在时代的变革中熠熠生辉的“先生们”。而李辉,用秉承历史的纪传体写法,朴实无华又饱含深情的文字,娓娓道来了这些大儒们的一生。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用《史记》将血泪付诸笔端,以饱经沧桑沉痛的一生为基调,讲述了一个个人物的一生。近代作家李辉的《先生们》,是用一颗赤诚之心,质朴纯粹的细腻文字塑造了一位位大家们的一生。书中珍贵的文稿、笔记、照片,让我们从侧面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些最可敬、最可爱的文化大师们。读这些文化大师们的传记,可以看到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一生,他们一切的追忆与回溯都在此处。他们趟过人生转折跌宕的河流,为理想与事业浅酌低唱或咆哮怒吼。这样的一生,似一汪静海在万籁俱寂之下隐藏着热忱的理想与壮阔的伟大,在充满焦虑与苦难的世界中,为我们寻得了一方田园牧歌般美好的净土。03、敦煌存日月画笔写春秋“筚路蓝缕,厥功致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在无数个黄沙弥漫、烈日灼灼、艰苦卓绝的日子里,深情地拥抱了敦煌整整四十年,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韶华。他就是这些“先生们”中带给我触动最大的一位——常书鸿。年,塞纳河边的古旧书摊上,一本画册改变了他的命运。“巴黎塞纳河边经常有书摊子,他在书摊上发现的,上头写着《教煌石窟图录》,伯希和的,印刷了这么一本,他一翻,讲的都是在中国,在甘肃西北,发现了有这样藏经洞,藏经洞里都是卷画,还有那里有石窟,我父亲很惊讶,他说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国自己有这样的宝藏。(《回家》之《常书鸿:大漠痴魂》)”年,道士王圆菉无意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中无数珍贵的文献、经卷、壁画。它们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以欺骗的方式带出了中国。而这本画册的作者,便是伯希和。敦煌莫高窟,它在历史的黑暗长河中历经了千年的荣辱兴衰,侵略者的肆意掠夺。现在,它终于等来了常书鸿。这位成就斐然的留法艺术家,巴黎画家沙龙中的翘楚,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成为世界巨匠的机会,锦衣玉食的生活。年3月24日,常书鸿到达了魂牵梦系的敦煌,在这些无比艰难的日子里,他无怨无悔地为了理想过起了苦行僧般的生活。他放下画笔,为敦煌修筑防沙墙;为每一个石窟编号;修筑防沙林。无数的人受不了艰苦的环境而离开,他却失志不渝的守护了敦煌40年,拥抱了敦煌40年。即使历经诸多苦难与变故,他依旧与敦煌相伴,不改初衷,这是一种普通人永远也无法体会的精神境界。在敦煌的洞窟中夏天的光照长一些,但寒冬天黑的早。没有照明设备,没有梯子,临摹壁画的人只能点上一支土蜡烛。蜡烛的光忽明忽暗,十分伤人眼睛。尤其是洞顶的壁画,需要昂着头举着油灯,一会儿工夫就头昏脑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常书鸿带领着他的小伙伴们在年初完成了《历代佛光图案选》、《历代莲坐图案选》、《历代山水人物选》、《历代服饰选》等等十多个以敦煌为主题的艺术编选工作,壁画摹本多幅。在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李辉的眼前出现了这一幕幕的画面。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常书鸿的墓对面就是九层楼,与大泉河相望。现在,他们终于融为了一体。九层楼的铁马叮叮当当的响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铁马叮叮当当的声响荡气回肠贯彻沙漠,就像常书鸿的故事一样不朽。04、泱泱华夏灿若星汉民国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随着西方文化不断地传入,国内的思想日益开放,诞生了一批批伟大的文人们,使我们泱泱华夏的文学长河灿若星汉。冰心与李辉结识于年,直到年,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多达30余封,是长辈对晚辈谆谆不断的教诲与厚爱。李辉与八金因《随想录》而结缘,又在研究巴金资料的过程中,有幸认识了贾植芳,而贾植芳与郑云乡是山西老乡。郑云乡曾经在北京大学上学时的老师是沈从文……“先生们”一脉相承地传承着熠熠闪光的思想,不朽的文化精神。正是因为作者李辉,我们才得以了解到先生们吉光片羽的平凡人生活,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漫天星辰,他们冲破了混混沌沌的黑暗,在历史的回溯中氤氲着血样的万丈华彩。结语见文如面,见字知人。李辉的文字如绵绵的细雨,随风潜入夜;细腻而不外露的真情实感缱绻不断,润物细无声。一封封书信、一张张照片,让先生们的身影在历史的场景中依然清晰如初。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70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