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上海文苑No20993期纸刊遴

发布时间:2018/11/15 18:37:13   点击数:
上海文苑欢迎您的阅读

《广州文苑》、《上海文苑》、《北京诗词》、《广州诗刊》、《上海诗刊》、《祖国文学》、《北方现代文学》属于共同平台!

论爱情

文/潘振荣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有个女孩子曾经问我,爱情里的人像什么?我笑着说:"像水里游着的鱼儿;像长满山坡的花草;像天空中漂浮的白云。"

爱情年轻时有种轻佻的稚嫩。身处爱情当中的男女双方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用他们最赤诚的那颗心去拥抱希望,被时光带走的是青春期的炽热与叛逆,留下的是曾经的那些羞涩与懵懂。

爱情成熟时有种沧桑的雍容。经过残酷青春的不停打磨,恋爱的男女双方此时已被忧郁的岁月所深深的洗礼,沉淀他们青涩心灵的是流逝的人生过往。

爱情消弭时有种悲壮的大气。所有身处爱情当中的男女都必然要走入婚姻的殿堂,他们会选择遗忘以往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感纠葛,包裹他们灵魂的是唯美动人的爱情瞬间。

爱情有时就像我们的牙齿,在恋爱男女的日常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磕磕碰碰。如果它一旦脱落,即使修的再好,也不如原装的好。

有很多人割舍不开爱情与物质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爱与钱的纠葛较量。很多人都指责女人物质,其实女人不是爱钱,她们更是爱一种被喜欢、被尊重、被追求的感觉。男人经常是因为物质的短缺耻于和心爱的女人谈情谁爱,他们都希望在自己最美好的时刻遇到心仪的对方。时间的交叉却使他们在最糟糕的时候碰到对的人,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错位的爱情"。

有人曾说爱情是自由的象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一旦爱情和婚姻发生冲突,"自由"也就成为了他们的"挡箭牌",他们更可以轻而易举的以"自由"的名义越过爱情和婚姻的双重红线。

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困扰着无数的痴男怨女。他们常常深陷爱情的沼泽地,心里想的却是尽快步入婚姻的囚笼。有人说爱一个人,可以为她笑,也可以为她哭,更可以为她而坚守,甚至是漫长的等候。至于那些感人肺腑的生死离别,往往只存在于电影和小说当中。有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曾使我的心灵感到震撼,说是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倾其了所有,他还不惜赔上半生的名声,甚至愿意为她付出自己的生命,但却输在了不愿等这个女人上。因为等待是漫长的,是要忍受无数寂寞与孤独的,而这一点常常绊倒了绝大多数的男人。

在中国社会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其中以"梁祝"和"牛郎织女"最为著名。这两则爱情佳话更是被后世乃至现在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又有谁能承受住这种爱情所带来的世俗成见与舆论压力。那些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惊世爱情注定是要供多数平凡男女议论消遣的。

爱情是美好而又独立的,而不是一方依靠另一方的附庸关系。女人如果以美貌为筹码去追求自己的爱情,那她永远只会沦为男人的掌中玩物,一旦她所谓的爱情触碰到男人的事业底线时,就会立马成为男人利益权衡下的牺牲品。

有的人在爱情的世界苦苦挣扎,一度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在情爱里面寻找到了幸福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还有的人揭穿了爱情的伪善面具,还原了性的本质。他们常常说:"没有性的爱情是难以长久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对爱情是这样定义的:"腰部以上是精神之爱,腰部以下是肉体之爱。"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男女打着精神之爱的幌子去追求爱情,实质上是奔着性欲去的。

在爱情当中,恋爱的男女双方常常是不计较对方的人品和性格,彼此之间会产生一种病态的相互迁就与忍让。他们陷入热恋时会觉得那是一种性格上的互补,一旦两人感情破裂走向分手时男女双方都会说是他们的个性不和。

恋爱男女当中的很多人刚开始不在乎对方的家庭背景,只活在甜蜜的爱情里。可当生活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向他们袭来时,他们中的某一个人会率先流露出抱怨的情绪,进而会让彼此的爱情产生波折,或者接近于消散。

有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人说:"恋爱中的人像傻瓜,犹如一个活在梦境里的花痴。"也有人说:"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还有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随。"

"爱情犹如黄昏时的太阳,终有千般美好,也只是黑夜前短暂的回眸。"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爱情的本质,再好的爱情都逃不脱生活式的婚姻枷锁。

爱情有时犹如一个水缸。恋爱的双方就好比鱼和水。通常是浅水里养不出大鱼,但有时深水里也能淹死小鱼。鱼和水的配合是否得当,取决于水缸的大小以及深浅。

爱情有时就犹如伤人的毒药,一旦包裹它的容器发生破裂,浸透着苦痛的毒药就有可能折磨着恋爱的男女双方。在爱情的世界没有谁输谁赢,有的只是彼此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互伤害。

唐诗里的爱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雍容矜持;宋词里的爱情是"柔肠一寸愁千缕"的百转千回;元曲里的爱情是"一半推辞一半肯"的委婉告白;明清小说里的爱情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直诉衷肠;民国时期的爱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胆追求;现代电影里的爱情是"假如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的临别赠言;网络世界里的爱情是"为了你,我情愿多等两万年"的虚幻约定;而现实世界里的爱情是和最喜欢的人谈恋爱,与陌生人无奈的共渡一生。

一个社会处于没落时,身陷其中的男女爱情最令人惋惜。他们动人的爱情往往抵不过群雁的迁徙,也敌不过世态的炎凉,但他们能用萧瑟的呐喊声再为爱情唱上最后一曲悲歌。那悲歌会在无尽的消弭声中,与末世一起沉寂在厚重的历史烟云中。

战争时期的爱情最引人动容,因为这份爱情的背后可能是生离死别。战争可以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聚拢在一起,也可以把两个如胶似漆的情侣分割在天涯海角。它不以当事男女的情感诉求为基调,而是以刚硬的生存意志去考验身处其中的男女双方。很多人在战争的检验下共结连理,也有人在战争的摧残下无奈的和伴侣劳燕分飞,更有一部分人会沦为战争下的牺牲品。

艰苦年代的爱情最质朴,同时也是最纯洁的。身处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往往一穷二白,他们有的只是崇高的信念和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的相爱只关乎本心,至于权势地位之类的身外之物,他们一般是不会去考虑的。那些附加在人身上的玩样儿太累也离他们太遥远,他们更在乎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相濡以沫。那种细水长流的爱情生活曾经激荡起多少青年男女睡梦中的涟漪。

在中国社会还有一种爱情最悲壮,那就是存在于老人们之间的"黄昏恋"。"黄昏恋"的背后其实折射出老人们渴望拥有新生,它是老年人内心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们对人生的重新规划,是对余下生活的热切盼望。可子女们往往各怀鬼胎,计算着老人身上的那些利益勾连,硬是把一份温馨的爱情希望弄成活生生的金钱交易,还义正言辞的说是为老人们的幸福着想。

现代社会盛行的是一种焦虑的爱情。它是人们心浮气躁与社会物欲横流的终极产物。它常常不以恋爱男女的感情为准绳,而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意志,如今的很多人都沦落为这种爱情的奴隶。他们也许终其一生都会在爱情经济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这种焦虑爱情的质量取决于涉世男女的家庭环境、个人品德以及自身修养。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也是最本质的制约因素就是社会风气。

爱情是什么?它是艰难生长于淤泥当中始终一尘不染的一株皎洁的荷花;它是饱经了风霜依旧能展现出一片葱郁的满富生机的山林。它是身处暗礁丛中仍旧能乘风破浪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

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

编委会集体奉上

《上海文苑》投稿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72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