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郭昭第美学研究历程录入美学人生中国当代
《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以下简称《美学人生》),在我国战“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出版了。该书由《美与时代》杂志编辑,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美学家汝信先生作序,称赞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美学界的一大盛事。智慧美学的提出者天水师范学院郭昭第教授的学术历程也收录其中。
郭昭第简介:郭昭第,年11月生,甘肃西和人。现任天水师范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南民间文艺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甘肃华夏文明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大学语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已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9部,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29项。其中《大知闲闲:中国生命智慧论要》《中国叙事美学论要》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学智慧教育创新实验研究”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年获甘肃省园丁奖;
年获曾宪梓基金优秀教师二等奖;
年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
年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
年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
年评为甘肃省教学名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年评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
《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贾玉民赵影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编者简介:
贾玉民,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美与时代》副主编,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多部。
赵影,郑州大学《美与时代》杂志社社长、副编审,从事编辑多年,参与策划、主编图书多部。总目
序言编纂说明第一册出生年:—
01.朱光潜02.宗白华03.蔡仪
04.王朝闻05.洪毅然出生年:—
06.马奇07.杨辛08.蒋孔阳
09.陆梅林10.杨恩寰11.杨汉池
12.李泽厚13.王明居14.王世德
出生年:—
15.蒋冰海16.郭定国17.刘纲纪
18.黄海澄19.胡经之20.楼昔勇
21.涂途22.皮朝纲23.李欣复
24.阎国忠25.陆贵山
出生年:—(一)
26.劳承万27.童庆炳28.彭立勋
29.聂振斌30.曹利华
第二册出生年:—(二)
31.于友先32.汪裕雄33.徐恒醇
34.邢煦寰35.杜书瀛36.施建业
37.易健38.穆纪光39.夏之放
40.高宣扬41.曾繁仁
出生年:—
42.翟墨43.周俊杰44.张涵45.曾永成
46.姚全兴47.张玉能48.陈望衡
49.滕守尧50.朱立元51.刘法民
52.王振复53.鲁枢元54.李健夫出生年:—
55.柯汉琳56.尤西林57.杨春时
58.姚文放59.吴家荣出生年:—(一)
60.李天道61.卢忠仁62.王旭晓
63.彭修银64.李珺平第三册出生年:—(二)
65.刘承华70.高建平66.封孝伦
71.王柯平67.李志宏72.王岳川出生年:—
68.胡健69.张法73.毛宣国
74.宋瑾75.刘清平76.潘知常
77.邹元江78.杜卫79.古风
80.庞跃辉81.范藻82.王建疆
83.牛宏宝84.朱志荣
出生年:—
85.宛小平86.王晓华87.史鸿文
88.薛富兴89.彭富春90.徐碧辉
91.刘士林92.程相占93.郭昭第
94.刘成纪95.刘悦迪
后记目录
第一册
朱光潜
沟通中西美学的“桥梁”——朱光潜
王锦民《谈美书简》——朱光潜建构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尝试
宛小平佛教与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观——从朱光潜和弘一法师的交往谈起
宛小平老教授和小教师——记父亲朱光潜先生的几封信
朱世嘉忆美学前辈朱光潜
涂途
宗白华美学大师宗白华
张中秋宗白华的美学:为人生的美学
毛宣国
蔡仪美学家蔡仪学术小传
杜书瀛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美学家蔡仪——答《凤凰大视野》记者问
杜书瀛千丝万缕细说蔡仪(节选)
涂途
王朝闻王朝闻传略
简平王朝闻:艺术家美学的开创者
翟墨既“可信”又“可爱”的美学家——纪念王朝闻先生逝世十周年
杜书瀛王朝闻的艺术辩证法
李荣启
洪毅然当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家——缅怀美学家洪毅然
章新建洪毅然生前的美育书简
章新建“世人种花我种草”——与美学家洪毅然的交往
涂途永久的忆——忆洪毅然先生
陈望衡
马奇著名美学家马奇传略
王旭晓论马奇的美学思想
石长平
杨辛
美伴人生——赞北京大学美学家、书法家杨辛教授
张帆李范莲心荷韵,泰山风骨——观杨辛书法艺术和荷花艺术收藏品展出
徐碧辉蒋孔阳
面向21世纪的美学家:蒋孔阳
郑元者试论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学科研究的贡献
陶水平先生真个如阳光——忆蒋孔阳先生
陈望衡陆梅林
朴实的美学理论家:陆梅林
李荣启“幸福像花儿一样”——探望美学家陆梅林
涂途杨恩寰
杨恩寰学术思想自述
杨恩寰杨恩寰先生实践论美学思想述评
谢兴伟杨汉池
杨汉池:从人民军队走出来的美学家
涂途李泽厚
访李泽厚教授
陈望衡世界视野中国眼光——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述略
胡健李泽厚实践美学之回顾
刘敏
王明居
我的美学追求
王明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王明居教授的美学路
吴家荣忆王明居教授
刘元树王世德
探索文艺审美学八旬自述
王世德开拓求真自主创新——著名美学家王世德教授“学术自传”读后感
周孝昌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读《王世德美学研究精选》
薛富兴蒋冰海
我的美育研究与实践
蒋冰海郭定国
一个美的探索者的研究创新之路和留下的足迹——郭定国美学研究自述
郭定国刘纲纪
艰苦卓绝的美学思想探索者
邹元江刘纲纪教授访谈录
刘纲纪石长平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
石长平黄海澄
开拓创新,永无止境——美学家黄海澄教授评介
王建疆胡经之美学伴我悟人生
胡经之楼昔勇
我的美学缘
楼昔勇人生需要美育——略谈楼昔勇教授的美育思想
姚全兴涂途
无怨无悔的美学情缘
涂途
皮朝纲
让生命在审美中焕发青春——我的人生追求与治学之路
皮朝纲静默沉思,坚韧求索——皮朝纲先生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
王宗峰李欣复
栏杆拍遍望尽天涯路
李欣复致广大尽精微——浅谈李欣复先生为人为学之道
刘洪艳愿为他人作嫁衣裳
纪燕《形象思维史稿》评介
刘奉光《李欣复学术文集》中的生态价值观
高建华阎国忠
攀援——我的学术历程
阎国忠严谨的学者求实的学问
张玉能
陆贵山
陆贵山自述
陆贵山陆贵山教授的文艺学思想探析
秦勇劳承万
美学路上求诚不求诈
劳承万童庆炳
美在关系说:可体验的理论——童庆炳美学思想自述
童庆炳论童庆炳美学
吉新宏彭立勋
我的美学探索之路
彭立勋彭立勋美学研究的特色与学术成就
陈池瑜聂振斌
“半路出家”忝列美学殿堂——我与美学的美丽相遇
聂振斌曹利华
从宏观到微观——记曹利华教授的美学探寻之路
乔何
目录
第二册于友先
我与中国美学三十年
于友先新世纪美学的召唤——于友先《美学漫谈》读后感
陈智英
汪裕雄
汪裕雄的审美意象学研究
谭玉龙汪裕雄教授印象
韩德民徐恒醇
学术生涯的自述
徐恒醇优游于道器之间——读徐恒醇先生的《设计符号学》
薛富兴邢煦寰
近半个世纪的美学求索与行动——我的学术自传
邢煦寰《从美学栖居到书画》序
滕守尧杜书瀛
杜书瀛小传
张婷婷自述
杜书瀛施建业
我学习、讲授与研究美学的一些情况
施建业易健
生命,在审美的观照下——关于美与人生的若干思考
易健诗化的阐释诗意地栖居——易健教授的美学研究之路
李映山穆纪光
艰苦跋涉在哲学、美学及国情研究途中——穆纪光学术研究自述
穆纪光
夏之放
回顾我的学术之路
夏之放评夏之放《论块垒》及其他
李珺平高宣扬
求索生命之美——高宣扬心路历程自述
高宣扬艺术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艺术——高宣扬关于生命艺术现象学的访谈录
林泉曾繁仁
当代中国美学的一面新旗帜——曾繁仁先生学术成就和学术品格述评
卢政王卫红
翟墨
学术七歌
翟墨学术自述
翟墨读翟墨“大一美学”
章绍华周俊杰周俊杰与当代书法美学学科建构
姜寿田植根中华传统融汇五洲新说——周俊杰的书法美学
豫民赵影张涵
当代美学的总精神:创建和美新人间
张涵着眼于“大”的美学——简评张涵的《新人间美学》
阎国忠曾永成
走向人本生态美学的三十年
曾永成应当重视曾永成美学研究的独特建树
王世德姚全兴
自述:游走在美的自由王国
姚全兴
张玉能
不倦的美学探索,深切的人文关怀——张玉能美学思想管窥
黄健云论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
石长平
陈望衡
让中国美学走向世界——陈望衡的中国究
丁利荣中国环境美学的开拓者——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研究
伍永忠“境界美学”的领军人物——陈望衡的美学本体论
吴春雷也谈环境美的根本性质——家园感
王琳
滕守尧
滕守尧:美学路上的垦荒者和探险者
林琳各美其美:滕守尧美学研究的内在理路
杨平躬掬甘霖溉人间——滕守尧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
肖晓玛“放眼世界需外文”——作为美学翻译家的滕守尧先生与“美学译文丛书”
周伟业
朱立元
美学:在学问与人生之间——朱立元教授访谈录
乔东义不断寻找学科推进的生长点——朱立元教授学术思想述评
刘阳追本溯源,融贯古今,不断创新西方美学研究格局——评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
刘琴刘法民
我的怪诞美学研究
刘法民揭开怪诞之谜——读刘法民教授近作《怪诞的本来面目》
左剑峰王振复
敬畏学术敬畏自我
王振复经典阅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重建——读王振复教授新著《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
王宏超守正创新别有风采——评王振复先生《中国美学史新著》
洪永稳
鲁枢元
我的学术生涯
鲁枢元
鲁枢元文艺美学思想述评
李红英李健夫
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探索历程
李健夫柯汉琳
卅年一觉美学梦,却问关山路几重——我的美学之旅
柯汉琳思想·方法·人文——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李艳丰尤西林
尤西林的美学道路
《美与时代》编辑部思想史中的美学——评尤西林《心体与时间》
郭永健
杨春时
导河积石源流正——杨春时教授的学术之路
张海涛姚文放
姚文放教授学术简历
豪情多神思大气即文章——记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姚文放教授
陈军吴家荣
谈谈我的科研之旅
吴家荣致力基础理论开拓学术视野——吴家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述评
桑农
李天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天道的中国美学思想研究
魏春艳卢忠仁
沉醉的神往,虔诚的守望——我对美学的热爱和探索
卢忠仁王旭晓
在理论的谨严与现实的灵动之间——王旭晓先生的美学研究视界
谷鹏飞价值论视角下的美学原理建构——评王旭晓教授的美学原理研究
李修建作为现实本真存在的自然美——评王旭晓教授自然美研究的逻辑起点
贾静从存在走向审美存在——王旭晓教授审美文化与民俗的研究视域
曹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论王旭晓教授的美育研究
周军伟企业审美之维的洞察与探索——论王旭晓教授的企业美学思想
刘强彭修银
因相遇而美:一名美学学人的感激之情
彭修银道不尽的东方美学——彭修银教授的东方美学研究综论
李国华立足源流考辨,意图中日对接——读彭修银先生近作《日本近现代绘画史》
王杰泓李珺平
从美学范畴研究到中国思想史研究——我的美学文艺学之路
李珺平十年磨一剑——李珺平教授《中国古代知识人思想个案剖判》述评
张文举目录第三册刘承华
我的学术道路
刘承华
音乐意义阐释的人文视野——刘承华《倾听弦外之音:音乐美的文化之维》一书读后感
叶明春
封孝伦
生命之辩
——封孝伦教授生命美学研究述评
林早李志宏
陌生而有效的科学化美学研究
李志宏十年铸一剑,今日露锋芒——读李志宏教授《认知美学原理》有感
赵绍印胡健
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与美学
胡健讲究视界,追求贯通——胡建教授美学研究简评
苗珍虎张法
美与万象——我的美学求索
张法现代学术体系下的中国美学史写——评张法《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
晏晨高建平
“回到”生活“沉思”理论——高建平教授学术思想述评
黄仲山王柯平
走进“轴心时期”的人文传统
王柯平与西方古典诗学的高贵相遇——评王柯平《〈理想国〉的诗学研究》
黄薇薇王岳川
向美而生的学术生涯
王岳川会通中西的美学思想境界——论王岳川教授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学术思想
时胜勋毛宣国
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
毛宣国毛宣国教授的古代美学诗学研究
周阿红宋瑾
音之乐与美之学
宋瑾刘清平
在哲学与美学之间——刘清平美学研究自述
刘清平潘知常
“通向生命的门”——生命美学三十年
潘知常生命美学的生命还原——潘知常《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的发生学意义
范藻邹元江
反思作为思想的道路
邹元江陌生化问题的“怎是”探索——评邹元江《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
刘建平杜卫
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三十年回顾
杜卫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时代症候、当代建构与现代传统——重读杜卫《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审美功利主义》
冯学勤古风
我的美学探寻之旅
古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存活”——评古风先生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
窦可阳庞跃辉
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跃辉美学研究自述
庞跃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评《人的全面发展系统与途径研究》
史银范藻
在生命美学的烛照下
范藻
生命的诗意言说——读范藻先生的《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
李卫东王建疆
从自调节审美论到别现代主义美学——我的学术跋涉之路
王建疆继往开来别具一格——王建疆教授美学思想评述
杨增莉牛宏宝
美学问学记
牛宏宝牛宏宝美学研究略述
郎耀辉朱志荣
朱志荣美学研究述略
莫先武从审美关系看人生美学——对朱志荣教授人生美学的解读和再思
戴勇宛小平
宛小平与朱光潜美学研究
吴衍发王晓华
通向身体美学之路——我的建构生涯
王晓华建构身体美学的中国话语——王晓华教授美学研究及学术品格述评
刘平华史鸿文
徜徉在美学边缘的寻美者
史鸿文美学路上的散步者
王燚薛富兴
美以润生,学以养德——我的美学之路
薛富兴彭富春
彭富春:珞珈山上的美学思想者王俊
伊吕从本体到生活世界——论彭富春对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的师承与创新
张红军徐碧辉
人生三昧——我的读书、治学与育人生涯
徐碧辉刘士林
诗性学者刘士林的美学与文化之路
张兴龙体验与阐释中的江南诗性文化叙事——读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
王洪岳程相占
走向“身—心—境”三元论美学范
程相占在国际交流的视野中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形态——程相占教授的治学方法述评
周维山郭昭第
让本心昭然澄明于大地及筑造——我的智慧美学探索历程
郭昭第儒道佛兼融知技智通修——论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
祃迪刘成纪
美的历程与真味——刘成纪教授访谈
刘成纪王妮妮冲破西方美学框架构建中国艺术观念史——读刘成纪《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
梁思聪刘悦笛
徘徊在艺术与哲学的“交融地带”
刘悦笛从“生活美学”“视觉美学”到“分析美学”
刘陶后记
《美学人生》正式出版发行,生命美学创立人潘知常学术历程收录其中
《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以下简称《美学人生》),在我国战“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出版了。该书由《美与时代》杂志编辑,郑大出版社出版。著名美学家汝信先生为之作序,称赞本书的出版是我国美学界的一大盛事。生命美学开创者潘知常教授的学术历程也收录其中。本书特点如下:一、规模宏大,体例新颖全书分三卷,共万字,16开本2页,收录了从朱光潜到21世纪美学新生代等我国四代95位美学家的人生和学术资料,超过以往各种美学家“评传”“辞典”类书籍。本书还突破了单纯的美学家生平著作介绍或“评传”的体例,而是包括美学家本人自述、专家评论、师友回忆,既有深入的学理论述,又有其治学道路的回顾,人生风采和个性的生动描绘;文图并茂,印制精美,既适合专业的美学美育工作者学术探讨,也可作为美学爱好者、青年学子进入美学殿堂的向导。二、内容丰富,百家云集《美学人生》并不是一本普通的评传集或文集,而是近百位美学家和学者关于人类命运、特别是人类精神世界思考的汇集。首先,美学的发展是和社会历史风云联系在一起的,《美学人生》中众多美学家的回顾和反思,构成了新中国70年社会和美学发展史的生动记录。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蓬勃发展而开展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的第二次美学热;随着改革深入而带来的新世纪美学学说多元并进的局面等等。其次,《美学人生》是当代各种美学理念的汇聚和交集。在本书中,美学家们不仅各抒己见,阐释自己的观点,凝聚了多年研究的真知灼见,而且对形成这种观点、理论的心路历程做了清晰的勾勒。如朱光潜等美学大师们关于美的观念,由他们的弟子或亲友阐释得更为清晰和深入。中青年美学家的生命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审美中介论、审美学、自调节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文艺美学、超越美学、身体美学、科技美学等等,使本书成为美学理论百花竞放的园圃。再次,《美学人生》是众多美学家的治学精神、治学经验的展示。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又和文化艺术密切相关,研究美学既需要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思辨能力,又需具备丰富的感情和敏锐的形象思维能力,讲究治学方法。本书就集中了展示了中国当代美学家关于治学精神、思维方法的独到体悟,且是他们反思漫漫美学之路的肺腑之言。他们的人生和治学箴言,完全可以成为后学者的宝贵借鉴。最后,《美学人生》也是美学家们人格风范的彰显。“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的展览。”《美学人生》即是中国当代美学家群体精神世界的自白。他们学贯中西古今,涵咏于人类精神创造,致力于美学创新发展;探求真理,百折不回,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真诚向往,对学生研究的执着追求,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美学人生》包含着对中国美学发展方向的宝贵启示。当代美学家们立于中国美学研究的前沿,处于世界美学思潮激荡之中,在回顾反思之中,对中国美学面临的问题,发展的前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资料详实,可信度高美学家个人的回顾和反思,对所持理念的阐释,是其一生探索的结晶;其亲炙弟子、后学、亲属所作的评论和回忆,均是一手资料,曾为《美与时代》杂志所首发。故本书是研究我国当代美学史的珍贵资料,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社科院所、高等院校,哲学、文学、艺术专业图书馆、资料室的必备之书。
END
策划:党委宣传部
来源:美与时代杂志社
编辑:王宁
责编:张宇
编审:罗文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