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所有读过的书,最后都写在脸上
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书,就是坐在办公室,泡一壶茶,一本书,4、5个小时,不动地方。后来导致,腰椎有点问题,也加上车开得也多,在北京,每天上下班2个小时,太累了。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会就吃饭了。
记得有一套书叫《鬼谷子的局》,苏秦张仪庞涓孙膑,轮番求学,轮番下山,求去功名利禄。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寒川子把它按小说的方式去叙事,非常吸引人。看到庞涓跟孙膑,在魏国为了功名相残,不眠忧伤落泪;孙膑作为孙武的后人,虽然得了鬼谷先生传的《兵法》,但是最后成大器者,不在兵法,还是在心法。
再有一套书叫《富豪俱乐部》,据说天佑老师是早期的万科的创始人之一,后来自己创作文学去了。里面人物,一个叫欧升达、一个叫楚之洋,说是一个描写任正非,一个描写马化腾。天佑老师,一看就是经过大场面的人,里面对于饭局的安排,出行的接送,甚至官场,商场,情场的布局,非常细腻,又非常真实。
这两套书,我那段时间很多下属,都借去读了,后来辗转反侧,找不到终落在谁手。到了上海,没办法,又买了一套,为了时时翻起。由于上海办公室撤掉,几百本书,没有带回南京,现在很是遗憾。再有人相赠书籍,都不肯丢掉包装,用心保存好,封装在阁楼。
王朔上了一期《锵锵三人行》,以前只知道王朔喜欢吹牛逼,节目里,王朔提起阅读的内容和阅读量,窦文涛基本没啥插嘴的机会,梁文道也是基本都是在听,偶尔附和两句,这才知道,真正吹牛逼的大家,也都是读书的大家。
李敖很看不起王朔,李敖先生死之前,鲁豫去采访了他一次,满书房的书,老先生阅读量也是惊人。我没看过朔爷的书房,但是从年龄看,李大师阅读量还是要排前面的。李大师,最有意思的名言:比他帅的人,没有他有才华;比他有才华的人,没有他帅。
后来时局多喘,命运如剧,《锵锵三人行》被停播了,窦文涛老师又做了圆桌派,第一季有一期请了蒋方舟和史航,蒋小姐清华毕业是《新周刊》的副主编,史老师最大的成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谈话间,他们随便说了个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的作品《最后诊断》,互相就可以对弈一会,可见阅读量之大,窦老师,基本也是听的份。
《最后诊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被截肢了,他的腿放个旁边的架子上;这个病人突然跟医生说,说他已经被截肢掉的腿,有点痒,能不能替他挠一下。于是医生就走过去,给他挠了一下。”
那一期《圆桌派》的主题叫:魔鬼藏在细节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常说,不要去看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一个人做什么。
但是大部分人,你看他的脸就行了,他所有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写在他的脸上。
有人问,无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来了就知道了。是一个有群服和群歌的神秘组织;是一个人气、活跃度最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