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大连工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ldquo嘉
经过前期的精心安排和同学们的踊跃报名
广大学子精心撰写的文章
体现了我校同学
面对疫情,勇敢无畏的新时代青年精神
在疫情仍然不容懈怠的同时,坚守学术研究阵地
以饱满的学术热情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实验中
经过初步筛选
现有38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话不多说,快来让我们看看新鲜出炉的作品吧!
10葛慧
向上滑动阅览
坚守就是使命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舟共济、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国家危难来临之际,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仅是我的责任,对我来说更是一种荣誉。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年7月末,本以为疫情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没想到的是会再次降临在我的家乡——大连,甚至降临在我所居住的小区——碧海人家。短短的一个晚上,街道封路,救护车的声音不断回响在耳边,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好多天里,接连报导出很多病例以及每个病例的行动轨迹,其中我所在的小区就将近20例。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小区的居民们纷纷开始议论、担心、甚至于恐慌。起初,疫情降临的突然,社区毫无准备,由于瓜果蔬菜的短缺,很多没有囤菜的居民饿着肚子,孩子们也没有足够的营养食物。后来,随着社区政府的领导以及各个小区物业的配合,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慢慢的都送到了大家的手中。在大家的集体努力配合下,抗疫防控的各项工作逐步开展,人们的生活逐渐正常化。时至今日,当时的种种场景也会历历在目,铭记于心。镜头一:从坐在家中转战到48户人家在阳台上看着防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对楼道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消毒,不禁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全大连湾人都在居家隔离,不许下楼也不可以出门。为了配合政府对疫情的管控,需要每个楼都有一个“楼长”,负责统计48户人家日常用品的需求以及组织大家核酸检测。由于我毛遂自荐,成为了一名楼长,主动为社区分担压力。镜头二:五次核酸检测阳光很足,但是依旧没有打消大家的“热情”,刚开始第一次检测,小区所有居民一拥而至,没有顺序、没有纪律,整个场面乱成一团,人和人之间十分拥挤。通过后续政府领导的督促教导,大家的防空意识逐渐加强,在第二次的检测中,情况就明显好转,医护人员井然有序,工作效率极高;小区的居民也是按楼号下楼检测,并且在排队时有志愿者组织,至少相隔一米的距离。而我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喇叭使所在楼的居民下楼检测,并且每对户都进行登记,不可漏检,也不可以提前下楼扰乱秩序。在全部检测过后,还要核对每户家庭成员,一旦发现漏检,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检测。在后面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检测中,一次比一次进行的有序,大家都有一定的防控意识。非常感谢所有情系我们的政府领导、社区以及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和以及努力配合工作的的各位居民。正是大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疫情得到了控制。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要响应国家号召,在积极配合国家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努力科研,不懈奋斗。在校的每一天我将从以下方面做起:1、每天早睡早起,并测量体温,保持寝室清洁卫生并勤通风,出门时正常佩戴口罩;2、用餐前后洗手,并且隔座就餐,与周围同学保持距离;3、实验室里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防疫的同时也要注意实验安全。作为一名研二研究生,即将进入毕业论文实验阶段,所要面对的是层层困难险阻,能做的就是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掌握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概况,梳理当前所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当有了新颖的想法及时与导师沟通,征询导师的意见看看想法是否可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疫情下的科研稳步而高效的进行。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感谢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无名英雄,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可以在疫情的笼罩下安心学习。在抗疫的这条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当在肩,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加油!11付凯月
向上滑动阅览
践行青年使命,谱写青春华章年伊始,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开来,这时的我刚刚结束一场有关我人生抉择的一场大考——研究生升学考试,只身一人来到另一个城市实习!疫情蔓延的消息笼罩在整个办公室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这群实习生大都不是本地人,不安、恐惧一夜之间席卷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在这场不知如何才会停止的灾难中,有多少人会丧失自己宝贵的生命?有多少人正在与疫情展开斗争?我们又该做些什么?这一个个的问题都在敲击着我们的内心!当代青年,身肩时代使命,我们也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致敬医护人员,其中有我们的姐妹亲人,同学朋友!他们其实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危难之际,总有一些普通人,愿意为我们以生换死。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儿子或女儿,又是谁的父亲或母亲。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此次全民战“疫”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我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每逢重大挑战与考验,中国人民总能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中华民族是一个直击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面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人民愈发团结一致、风雨同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与强烈归属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书写了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明、培育了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充满热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每一步发展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每一名中华儿女都要为国家强盛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为身为一名中共党员而信心满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人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热爱祖国、为国奉献,才能实现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困难,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困难。在党中央全面部署、统一指挥下,各行各业、各族群众把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抱着与国家携手共克时艰的决心,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医护工作者全力救治患者,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构筑抵御疫情防线,人民警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小哥等坚守岗位,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辛勤工作。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对一定能战胜疫情的信心,让中国人民在危难面前更紧密团结起来、更积极行动起来,迸发出坚不可摧的力量。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当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不会一帆风顺,有惊涛骇浪,也有暗礁险滩。中华民族是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来之不易,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破坏我们的大好局面,必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古往今来,少年一直被寄托以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希望,而作为当代研究生的我们更要肩负责任,担当使命。初高中的时候,有老师偶尔会在课堂上提及03年的SARS非典,但是十七年前的我们还是四五岁的孩子,并没有什么记忆可寻。今年的寒假,我们面临了新冠肺炎的疫情,可以说一起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发生,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们是时候该静静地坐下来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了,我们要为以后面临的未知风险做好充足的准备。国内疫情现今得到了初步稳定,可是国外疫情还仍在肆虐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一种居安思危意识,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我们有中国这个温暖的家!让我们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兢兢业业做好科技创新!科技兴国,人才强国!12张乃丹
向上滑动阅览
抗击疫情潜心科研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全国正在经历一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总体阻击战。疫情蔓延至全国,各地乡村纷纷出现封村、封路等管制措施,十分不利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在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下发展好农业经济,这是年三农领域各界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这对于学习农业管理专业的我而言,势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新冠疫情不仅对农业有着如此之深的影响,对其他各个方面也是如此。而且在抗击疫情方面,面对海量的疫情信息和五花八门的防护手段,大多数人分不清真假,有人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诚然,恐慌是比病毒更可怕的传染病。抵御疾病,对抗谣言,最强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服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精神贯穿于疫情防控的始终,科学精神虽然听起来很宏大,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是很简单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事,尊重科学和常识,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依归。
由此各大高校势必需要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疫情防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高校需要贡献出科研成果。唯有弘扬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地分析和解决面临的科研难题,才能对疫情防控做出高校的贡献。疫情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是高校大显身手的时候,面对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学需要在科研上做出表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疫情当前,高校在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压力,必须勇于创新和变革,变压力为动力,如此才能发挥引领作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而且,大学作为一个开放包容之地,需要靠合作达到共赢,还要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努力为推动国家治理,为有效应对挑战提供更多新动能。不仅要与国内开展合作,还要有全球视野,扩宽国际合作渠道,培养全面型人才,共同应对疫情,秉持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上凝聚更多共识,共建地球美丽家园。
钟南山院士曾提出“科技工作者应该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诚实、崇尚协作”的五点精神,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是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务须具备的核心精神。身为研究生的我们做为科研的新力量,更应该身体力行做到钟院士提出的这五点精神,同时加强自己的防疫意识和科研精神,以身作则,为抗击新冠疫情尽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要立志于科研事业,一方面确定一个现实的目标,另一方面把这个目标看作最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中,把握心理优势,不要被突然来袭的疫情吓倒。其次,选择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选方向很重要的两点是新意和应用价值,一定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注重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现在的我处于研一正好可以将疫情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期间还需要有勇气,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需要足够的勇气,这和对抗疫情的精神是相似的,我们要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奋斗,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往往偏爱科研中的那些勇士;具备一定的勇气之外,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多作交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科研心得,交换思想,共同进步。最后,科研成功也需要智慧,人生观的形成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生观确立的正确与否将决定一个人一生事业上的成败,做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新冠肺炎给治愈者留下的,是对病毒的免疫力;抗击疫情给社会、给国家留下的,是遵循科学规律办事、运用科学精神发展最强大的免疫体系。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学防治,潜心科研,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尽快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13常梦竹
向上滑动阅览
抗击疫情匹夫有责
年的春节,原本与以往的时候一样,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像往常一样踏上回家的列车,吃年夜饭刷朋友圈看春晚,然而这仅限于脑海中对于新年的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迎接我们的并不是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也并非亲人的团聚,而是让人震惊的传染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最开始疾病传播的时候,人们也并没有意识到它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我清晰记得春晚的节目被临时插入了诗朗诵,而诗朗诵的内容正是为了那些抗击疫情而奔赴武汉的白衣天使致敬而安排,春晚的节目过后紧接着画面转向了武汉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医护人员正在排队准备连夜到达武汉,救治那些已经进行核酸检测并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武汉的医生开始穿起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和N95医院忙碌着,一个两个三个病例,在短短几天内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心惶惶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是否还记得今年春晚的那句话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因为爱是桥梁,正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如今还平安的我们,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事态的严峻,并在短时间内调动医护人员重返工作岗位,共同战役体现了大国的能力和担当。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医生成为了战士,医院变成了疫情攻坚的主战场,随着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多,防控疫情的工作人员刚开始可能心里会有些对于未知的恐惧或者担心,但是,感觉穿上那身防护服的那一刻,所有的担心和忧虑都转换为了抗击疫情的动力和责任,因为是医护人员穿上大褂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就是逆行者,在危急关头拯救生命就是拯救自己的国家。曾经是’非典战神’的钟南山先生已经年过六旬,但是在疫情爆发之际毅然决然站出来带领武汉医护人员共同抗击疫情,不仅如此,疫情期间,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战役而做出的努力,除了医护人员,还有那些唯一情默默付出的人们,口罩厂复工,为人民提供源源不断口罩的工作人员。无接触配送的物流超市,门前为顾客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以及健康码的应用,都诠释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感动来源于世间的温情,正是一个普通普普通通的人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数九寒天,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然而在这个寒冷的夜里,且有部分人来到了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工作人员申请加入志愿者服务,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战役,在这平凡的一年里,留下了很多不平凡的影子。这些人们大多都是社区居民,由于疫情被迫在家隔离,他们申请的志愿者工作在社区门口为来往车辆的车主测量体温以及登记工作。服务于社区内部的居民,为他们发健康卡以及体温登记表,保证社区内部的安全隔离措施,同时还有很多人选择积极响应国家和医疗工作者的建议在家隔离,不给社会添麻烦也同样是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样在家中隔离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对于我们室内设计专业来说,疫情期间可以针对疫情后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并设计方案,疫情期间产生很大方案设计,大多以疫情后的改造方案设计为主题,比如疫情后大连星海广场设计方案、疫情后适老化室内设计等等,对于疫情后改造设计方案的论文知网上也能查到很多,趁此机会可以努力钻研学术方面的问题,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努力科研,不懈奋斗。
任何时代下,我们各行各业都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给别人带去温暖与爱,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奉献和勇敢,需要榜样的力量,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面对共同的难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思考疫情过后的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疫情后未来设计的发展是什么样,于是产生设计思路,比如智能化虹膜测温技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错峰模式在空间设计的应用,以及装置设计怎样体现人群密度,反应空间人流量数据等等,做到履行战疫职责,勇担科研使命,为社会和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也是爱的传递。
信念可以让人变得坚强,相信自己的国家可以度过这个难关。因为信念可以让我们战胜病魔和渡过难关,因为有爱,才让我们是社会变的更加光明,因为有爱,才能将人世间的温暖播撒人间,因为有爱,所以我们才能共同抗击疫情,共同用信念,架起一座捍卫生命的桥梁,抵抗外界的种种困难与危害。
14倪巍洪
向上滑动阅览
抗疫警钟长鸣工大时刻前行万古新声彻九州,疾乱烟雨降江楼。病虐桀桀危亡难,吾心灼灼护国安。——题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大连工业大学认真学习党中央精神、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