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笔记思想实验和人生剧本
这是大瓶子的第4篇文章
最近听了两场男神刘擎教授的讲座,一场上海图书馆的“探寻思想史上的未解之谜,哲学中的思想实验”和线上的“从主流成功学抽离,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非常喜欢刘教授朴素又真诚的分享,刘教授也在讲座中特别阐述了自己讲话总是有很多英语的原因,就和我在北京读了四年书,讲话不自觉地都带上了儿话音,杭州待了三年,又把儿化音全都去掉了(扶额),“好的呀,是的呀”开始出现,来上海了也开始跟着上海同事讲“侬晓得哇,侬恰饭了哇,个么侬口罩戴戴好呀,侬覅忒搞笑了好伐啦”是一样的道理(刹不住车了哈哈哈是不是很洋泾浜(就是不标准)),刘教授在美国待了十年,也自然的讲话带上了没那么标准的”英语口音“,大家大可以把英语当成一种方言,不要对自己的语言这么没有自信,哈哈哈哈。下面是一些讲座笔记,分享给大家~
导言:哲学与批判性思维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而人类天性当中就怀着对求知的欲望。因为对世界的惊奇而要知道究竟,然后就有了哲学的探究。
但哲学的探究最后未必能获得确切的答案,许多重大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仍然没有”定论“,仍然是”未解之谜“,比如现在人总在问的”人为什么要活着“,属于人生哲学的范畴,没有一个哲学家论文的主题是”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哲学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那么哲学因此就徒劳无用吗?
实际上,获得最终的标准答案并不是哲学的全部意义,甚至不是其主要价值所在。
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揭示思考所隐含的前提,探明其中可能的逻辑谬误,转变追问的视角或焦点,辨析问题的关键与困难所在等,这对于我们探索政治世界同样重要。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反教条的。
”思想实验“(thoughtexperiment)是批判性思维的”利器“,也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思想实验大概分为三个领域:
认知领域:真假问题(true/false)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
道德领域:对错问题(right/wrong)社会层面上的道德问题
伦理领域:好坏问题(good/bad)个人角度的伦理问题
认知领域的真假问题世界是”实在“的吗?Whatisreality?
马克思主义从小教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电影黑客帝国(Matrix)里有一个缸中的大脑,开脑洞的在质疑“实在论(realism)”,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的幻觉。一个唯心论者如何证明世界是存在的,其实到现在也没有答案。你也许会觉得这些都是“吃饱了撑的”才会去想的问题,那么你说的非常对,人就是“吃饱了撑的”的物种,只有人才会“无病呻吟”,“有病呻吟”的是动物。
同一性问题什么是Identity(同一性/身份)?
特修斯之船(TheShippfTheseus)的零件都被换掉了,那么这艘船还是特修斯之船吗?人的器官全部被移植更换了,那么你还是你吗?华东师范大学校址搬迁,新校区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NarrativeSelf,叙事性自我。身体、记忆、身份都不能代表自我,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我们能讲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连贯的、内部自洽的、一体化的故事,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Identity,有了同一的自我。并不是先有自我,后有故事,而是因为可以讲述这样的故事,才建构了一个自我。
存在主义中,人是在绽放的、不断成为的、Be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