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牧歌教育论语读书会第34期
解悟经典,修身治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34期论语读书会
.4.12周二
地点:#腾讯会议:--
在心灵空间,你安居其所了吗?
牧歌教育论语读书会邀请你来
与我们共同碰撞,共同成长!
《论语》为政第二2.18则
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孔子这段话是回答子张怎样能够做好官。孔子教导学生要慎言慎行,言行不犯错误。他认为,身居官位者,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但是主张要把官做好,还要做好官。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虽没怎么受到诸侯国君的重用,但他论为政为官的言论却还是为从政者所重视和推崇的。他弟子三千,其中有好些就是专门向他学习求官为官之道的。在学有所成的七十二贤人中,就有不少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子张就是其中之一。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正是年轻有为、意气昂扬的时候,便很坦率直接地问老师怎样求得官职。孔子也不迂腐,耐心地教他该怎样做,因为年轻人容易果敢有余而不够细心,所以孔子一再强调要慎言慎行,做到言语少错误,行动上少有懊悔,官禄自然在其中了。
书友们交流心得感悟关键词:生死士位
生——活的精彩,活的坦然,活在当下,不再担心任何事,练习时可以全然把手机放下;
死——生前有价值,生下来不是来享受的,是输出价值的;
士——做人;
位——做事。自己目前认真做好身IN-空瑜伽早课,铜锣练习。
立即行动:
1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2让与我在一起的人很舒服;
3不评判自己,“定”了踏实。
关键词——位
位:身份定位——做一个主动者,承担者,责任者。
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
家庭:之前对家务有些排斥,现在是喜悦的开心的为家人准备;
妈妈:输出自己的社会价值,成为孩子的榜样,引领影响孩子;
妻子:之前如果老公有情绪波动时,自己也烦,现在主动去关心“亲爱的………”
女儿:多听妈妈唠叨,“好的,妈妈”。
抛出问题:
1孔子时代平民做官很难,当代考公务员也需要充要条件,那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和起点?
2多闻多见、阙疑阙殆、慎言慎行、寡尤寡悔,相当于道家的无为。为官乱作为会扰民,作为父母乱做为会怎样搅扰到孩子呢?我们父母怎么做是正确的作为?
这一问题抛出引起了大家积极的讨论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幼儿园就是起跑线了,
出生前5年的父母状态也是孩子起跑线……
牧歌老师解答:
1、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点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我们这个起跑线必须要具备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明白我的的思维,我的格局到底在哪里?第一点就是要找比我们自己格局更大的人进入这个圈子。这个是能够立即解决父母格局问题的一个核心方案。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不选,不选是因为第一自我骄傲,第二自我的认知过程当中认知不到这一点。这是第一个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2、要来自父母的思维,那什么叫父母的思维呢?比如说你看我们这么多读书会上家长朋友反映的问题,包含我昨天上午做个案等等,都是一直就是孩子怎么不听话呢,上网课气死我了,一堆的这种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父母根本不懂得人的成长规律是什么?如果我们要知道人的成长规律,人和其他所有一切的系统不同的地方,唯独只有人是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的一丁点的输入端的变化,输出端就有相当大的改变。
现在焦虑的家长来找到我们之后,指导他们有效果,为什么?就是原本他们是把人当成简单系统去做了,你语文要多少分,数学多少分,英语是多少分,物理是多少分,......但是你会发觉好像分也都提上来,但是依然放不下担心。
我们辅导过的家庭中,孩子的成绩并没有立即发生多大的改变,但是全家人都开始放松,进入到另外的一种能量上来了,为什么?因为在输入端——父母的认知。放松不等于放纵,相信孩子不等于盲目相信孩子。所以当我们父母有了一定的这种底层逻辑和思想的时候,就明白了,原来我是在输入端这么一丁点的变化,比如先做好自己,我怎样做爸爸,我怎样做妈妈。我怎样给爸爸礼物,我怎样给妈妈礼物,做好引导孩子的环境和土壤。同时爸爸要做靠山,妈妈要说话好听一点,要做有“妈妈的味道”的家庭。只要做到这些最简单的东西,孩子就会立第一时间开始有变化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辅导过的家庭百分百在这一点上都是有效果的。从父母的格局思维进行改变。对父母来讲,第一点要做的还不是说我一定要在哪个方向成为孩子的榜样,是我要做好自己,有格局,有思维,要明白什么是格局,什么是思维。
3、从孩子的角度,他的起跑线是什么?孩子自己的特质是孩子天生带来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会不同。我孩子还没出满月的时候,我老公就说这个孩子一定是那种很沉稳的孩子,看各种眼神,动作表情都能表现。找到孩子的天赋领域,父母要激发和帮助孩子找到天赋领域,可以运用时间轴,通过实际发生的事件找到孩子的特质,从现在开始不晚,我本人是在王琨老师的课上才找到自己的天赋。
4、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这是我们孩子人生的起点,因为关系决定一切。关系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懂他,并学会让他知道他是谁。所以沟通的技巧,其实最简单的就是高效沟通的法则,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需要反复练习,所有的事情用这个步骤去打磨。
书友们一边学习一边绘出了思维导图。
为大家高效学习点赞!
论语读书会精彩回放?牧歌教育论语读书会17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18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19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0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1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2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3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4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5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6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7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8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29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30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31-32期牧歌教育
论语读书会33期?
有的书只可陪你一夜;有的书却能伴你一生----它们是好书中的好书,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经典”。在古往今来浩瀚无边的书海中,它们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浮出水面,被人们记起,阅读,讨论。
读可一生相伴之圣贤文典,如清风拂面,令人身心朗乐,悦己明理,阅理识人!长寿安泰之法门也!
牧歌教育论语读书会邀请你来。
我们共同碰撞,共同成长!
牧歌教育私人订制式家庭成长计划
沉浸式落地执行,爱与陪伴
赋能个体成长,助力家庭幸福
让我们获得一个轻松、满足、成功和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