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与人交往时,这两个小细节特别重要,你注意
在和许多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和有的人交谈是一种乐趣,恨不得经常和他聊天;但和有的人却是一句话也不愿意说。
那些在交谈中给我们留下了好印象的人,或许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但他一定注意了某些细节,在那一瞬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或许仍然是一个交谈中的细节,让我们对某人的品行彻底失望,从而再也不愿意和他说话。
如果一个人不注意交谈时的一些细节,那么无论他打扮得多么华丽,讲话多么高深,还是会让别人反感。
而往往一个不经意间展露的良好细节,也会让别人感觉到尊重,更愿意坐下来和你一起交流了。
席勒说:”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因此,再和他人交流时,我们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而我们之所以要注意和别人交谈时的细节,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对他的尊重。
一、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就不要一直追着问了
有一位同事,平时总是喜欢说笑,和周围的人关系都不错。
这天,他一个要好的朋友家里突遭变故,情绪非常低落,一整天都无精打采地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我们看他这么难过,稍稍安慰了她几句之后便离开了,但也一直留心着她,怕她伤心过度,做出冲动的事情。
这时候,那位同事听说她难过,从门里冲了进来,上来就一直问她:”你怎么样了?怎么回事啊?“之类的问题,她哭得更加厉害,然后直接跑回了家中,不再理他。
这位同事反而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明明是来安慰她的,不仅没有人感谢,反而都在生他的气。
显然,这位同事不懂得交流时应注意的细节,尤其是没有思考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最后惹得别人生气,周围的人也不愿意和他交往了,只好悻悻地离职了。
因此,我们无论是安慰别人,还是向别人请教问题,一定要适可而止。如果别人一直不回答你,那很有可能是他想自己静一静或者有其他麻烦的事情。不注意这个小细节的话,很有可能让别人认为你对他不够尊重,从而影响你们之间的交往。
二、别人批评你时,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平静下来再解释
哲学家弗·培根在《人生论》中说:“对一个心持反对意见的人,讲话有必要谦和而委婉。
否则正像把盐撒入伤口,会使已有的成见更深。”
没有人能避免批评,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家,也会有人觉得他的作品不够完美。
面对批评,做出解释来澄清事实是必然的,但是人们往往是选择直接怼回去,说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最后由于自己错误的回应方式,就像在伤口上撒盐一样,让别人对被批评者的成见更深,从而一直认定他的批评是对的。
解决争执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双方都冷静下来,能够理智地思考问题的时候。
讲话和气一点,语速慢一点,让批评你的人冷静下来。然后再一条条地把他说到的问题进行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别人还会对你有很大的成见吗?
所以,面对批评,应该先缓和大家的气氛,等批评者冷静下来,再将他所批评的事情解释清楚。这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你的气度很大,就算是别人的批评也不会计较,这样周围的人就更愿意和你交往了。
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基础是相互尊重,而这种尊重往往反映在我们对细节的把握上。
不需要花言巧语,也不必低声下气,将交谈时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就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自然就会有好人缘。